2個好朋友的玩笑,
曹輸了,有開支票。
但沈覺得只是玩笑,沒當真軋支票。
所以曹說對,他有開支票。
但也不對,因為沈沒送銀行兌現。
以上是個人猜的。
john0002 wrote:
沈君山的圍棋很強,他覺得是玩笑話,沒當真。
所以沒軋支票,沒占別人便宜。
不管怎樣
還是本人去查一查
真相是什麼.........
沒使用,就說有給校長,但他沒去使用
如果被人長期都說沒捐
這幾十年來,真的要找時間查一查
對自己好,對大家都好..........
不能說人家拿去做其他公益用途.............
而根據報導,曹興誠今日也對此回應,表示他當時的捐款支票是直接交給沈君山,
沒有指定要捐給清大,沈校長可能拿去做其他公益用途,自己沒有過問。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今日指出,30年前的1500萬捐款,並未指名給清華大學,是抬頭(受款人)空白的支票。銀行主管表示,抬頭空白的支票,要查詢是否兌現、由誰兌現其實並不難,但支票屬個資,只有曹興誠本人可查詢,且因沈君山已過世,可說目前只有曹興誠可揭露這張支票的兌領狀況。
銀行主管指出,使用支票的目的,是為了省去攜帶現金的麻煩,且支票是由金融機構代為支付,因此要開立支票前,必須至銀行開設支票存款帳戶,後續支票的兌領,就是由該帳戶的存款支出。
針對曹興誠30年前的1500萬捐款羅生門,因曹興誠今日表示,他是交付一張1500萬元的支票給前清大校長沈君山,且支票沒有抬頭。銀行主管表示,沒有姓名的支票,就是誰都可以兌領,但因為金額高達1500萬元,不太可能領現金,且支票不能分次支付,一次得將1500萬兌領,因此,一定是存入兌領人的銀行帳戶。
曹興誠在A銀行開戶,若持票人至B銀行兌領,銀行間就需要進行交換,持票人需在支票背面,填上姓名及銀行帳戶,該支票經過交換,回到A銀行,A銀行在確認背書內容後,將1500萬存入B銀行。
銀行主管表示,無論支票從自行或他行存入,最終還是由A銀行的帳戶支出1500萬,且由A銀行留存該支票,因此,只要曹興誠對外揭露當年這張支票票號,並授權銀行至票交所查詢,絕對可查出最後這1500萬的流向,但相關資訊屬於曹興誠的個資,除非本人揭露,外界無從得知。
此案是起於翁曉玲臉書(Facebook)發文指出,1995年時任清大校長沈君山曾為了幫助清大募款,與曹興誠對弈,約定贏1個子捐1萬元。最後沈君山贏了50子(50萬美金),但該筆捐款清大表示並未收到,而曹興誠今日表示,是私下交給沈君山本人,支票並未指名給清華大學,尊重沈君山安排使用,而沈君山已於2018年過世。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