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蔡志孟:未來十年電力充足、綠電是未來主要市場主要交易能源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906701879-430104

台電副總兼發言人蔡志孟今天(6日)下午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大南方高峰論壇,以《電力淨零與電網韌性轉型之路》為題專題演講,

他表示,

至2033年包括半導體及AI發展都計算進去,用電量約增加2~3成,預計淨增加1,151萬瓩,而台電將提供電力達1,786萬瓩,綽綽有餘去因應AI的爆發生成長。

就電源結構來看,邁向淨零之路,未來再生能源會占6成,其中光風電會到40~80GW,風電會到40~60GW,燃煤燃氣不會不見,但需搭配混氫、混氨,及碳捕捉,氫能約會占1成,這是未來淨零的路徑圖。

再生能源未來會變成主要的交易市場,因此綠能要設法擴大。

至於有哪些機組發電設備適合來橋接?蔡志孟說,煤很好用,但排碳空污很高,未來逐步除役,轉國安及災防的成緊急備用機組。因此最好橋接的能源是複循環的燃氣機組。

他說,光電只要陰天下雨發電效率就不佳;風電也有間歇性問題,所以為何要橋接燃氣,主因建廠速度快,建廠面積不大,升載速度快,半小時可從半載升至滿載,燃煤升載則要四至八小時,核能更是以天來計,燃氣還有另一優點就是碳排量很低,複循環燃氣機組排碳僅0.35公斤,比燃煤每度排碳約0.8公斤低近一半。

不過,蔡志孟說,要邁向淨零之路,綠能必須設法擴大,它是未來主要市場,主要交易的能源,從目前至2033年,每個年度年年都會有綠電加入供電,包括光風電及地熱,每年至少有2、300萬瓩,光電及風能在台灣占很大優勢,以台灣和赤道比,是在南北迴歸線太陽效率較好,而風電在台灣海峽廊帶是世界三大資源之一;而台灣從北至南都有溫泉,意味地熱的蘊藏量也很豐富。

台灣電力究竟夠不夠?

蔡志孟指出,至2033年,台電將半導體及AI發展的用電都估算進去,未來淨增加負載約1,150萬瓩,較目前成長20~30%,但不計算再生能源,扣除除役大型機組,台電準備的淨供電能力達1,786萬瓩,以目前台電準備的發電量在未來十年是充足的,綽綽有餘足以應付未來負載需求。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906701879-430104
2024-09-08 9:36 發佈
支持民進黨萬年執政。
中褲褲

可空談未來路徑,現在再生能源才十幾%,要達到60%是在哈拉什麼,民國幾年達成呢?給個時間表吧!是2080年嗎?碳稅延遲開徵,還要繼續更多托詞嗎?鬼才相信

2024-09-08 11:53
nt24759 wrote:
https://www...(恕刪)

明明有便宜的綠電
卻硬要選貴的
當家作主只會敗家
花眾人的錢~肥自己的貓
這是在打童子賢的耳光嗎?
幾年前一直喊不缺電,不漲電價的人死那裡去了?
nt24759 wrote:
綠電是未來主要市場主要交易能源



捷豹表示賺慘了.........賺爛了.....
沒風的晚上,需電量全部用乾淨的煤燒....
看來,台灣還是那個錢淹膝蓋的年代,不過只有部份人有被淹到,其他人是拿錢出來贊助的。

現在台電的高官,顏色對就能當,專業就不需要了,知道配合民退黨圈錢就行。
nt24759 wrote:
燃氣還有另一優點就是碳排量很低,複循環燃氣機組排碳僅0.35公斤,比燃煤每度排碳約0.8公斤低近一半。
這個官員真厲害,到底在鬼扯甚麼?『碳排量很低』是甚麼鬼?
用複循環燃氣機組是排少一點碳,但是還是很多好嗎?

nt24759 wrote:
所以為何要橋接燃氣,主因建廠速度快,建廠面積不大,升載速度快,半小時可從半載升至滿載
對,燃氣電廠升降載快,但是沒人故意這麼用。
燃氣電廠升載時會產生大量的NO2,是汙染最嚴重的時候。

拜託,不要再以為燃氣電廠汙染少了。
燃氣電廠在高溫運作下產生非常大量的NOx。
自從大潭電廠運行後,只要風稍微小一點,
新屋觀音海邊一定是灰矇矇的。
這些官員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睜眼說瞎話,
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
nt24759 wrote:
https://ww...(恕刪)
記下來,十年不漲電費,不要買俄國天然氣.
leeluke168 wrote:
記下來,十年不漲電費...(恕刪)

美國要別國不要買
自己卻買一堆大賺特賺
應該要把台灣的利益放第一
而不是那些綠友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