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台電官網資料,
平均電價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196&cid=4233&cchk=7787ca65-80c1-4ea8-8988-6a4ec1e15e55

發電成本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196&cid=4234&cchk=f2a96850-f33e-4d23-b630-8fee00cd1a76

發電量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12&cid=120&cchk=f3a1b1e0-03e5-45fa-b72e-b28c5cb94f37
111年及112年的平均電價分別為2.7246及3.0727元/度,
核電111年與112年的發電量分別是229億度及171億度,發電成本分別是1.49元與1.39元
所以核電所貢獻的盈餘分別為282.9億與288.6億,如果與以往核電年發400億度的情境相比較
111年與112年的減核代價分別是210.9億與384億
再生能源111年與112年的發電量分別是216億度及243億度,發電成本以外購電力計算,分別是4.75元與5.2元
111年與112年的增綠代價分別是438億與517億
所以這二年減核、增綠的代價分別是649億與902億,分別佔台電當年度虧損2675億、1985億的24%與45%。
整理如下表格

雖然綠電已造成台電重大虧損的原因之一,但量能仍嫌不足,未達政府目標,而核電已如期或提前下線
只能靠加大火力發電比例來因應,由下圖依能源別繪製的趨勢圖可看出這幾年燃煤沒什麼減少而燃氣比例則大幅增加

而火力發電不管是燃氣或燃煤,這二年都因烏、俄戰爭而使燃料成本大幅提高
所以燃料費用大增只是台灣這幾年能源轉型的必然結果,只是碰到戰爭這個因素將它放大而已
政府一直告訴我們要展綠、增氣、減煤、非核,卻從來不提這些能源轉型的經濟代價
台電自詡與台灣物價上漲的消波塊,卻把自己的核能這個消坡塊給削了,讓自己直接面對燃料費用高漲的海嘯第一排
其結果最後還是由全體國民共同承擔,如果低價的核能持續降低(明年即將歸零)、高價的綠電未能由真正需要的人來承擔
那每年的虧損還是會持續下去,淨零排碳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