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1月1日,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中華民國政府稱中美斷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則稱臺美斷交),指1978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簽署後的1979年元旦,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終止與中華民國之邦交、撤銷對臺北政府之外交承認的事件,連帶導致《中美共同防禦協定》失效,美軍撤除派駐台灣的所有武裝部隊。不久美國政府即改以《臺灣關係法》與台灣人民維持雙邊非官方關係。[1]此事也促成1980年代臺灣更加激烈的民主化運動。[2]
羅森伯格:2758決議未定台灣地位 對諾魯感到失望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台北16日電)諾魯以聯合國2758號決議及一中原則為由與中華民國斷交,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今天說,對諾魯的決定感到失望,2758號決議沒有決定台灣地位、沒有排除任何國家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也沒有排除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空間。
外交部昨天舉行記者會指出,台灣獲悉諾魯將以聯合國2758號決議及一中原則等理由與中華民國斷交,為維護國家尊嚴與主權,台灣決定終止與諾魯共和國外交關係。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Stephen J.Hadley)及前副國務卿史坦伯格(James B.Steinberg)14日抵達台北,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另譯:羅森柏格)隨行。
羅森伯格在今天上午的媒體座談中表示,對於諾魯外交轉向的決定感到失望,中國在爭取建交時做出承諾,卻經常沒有落實,美國將持續深化拓展與台交往,加強彼此利益與價值,同時持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社會。
她強調,2758號決議沒有決定台灣地位、沒有排除任何國家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也沒有排除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空間。
美國聯邦眾議院先前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法案主張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涉及台灣,將致力對抗中國試圖在國際組織扭曲關乎台灣事宜的行徑。
羅森伯格說,很失望看到有人引用2758號決議當作與台灣斷交理由,並不符合國際期待;美國對台立場清楚明確,為依循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台灣關係法及對台六項保證的一中政策。
她強調,台灣是蓬勃發展的民主社會與經濟重鎮,美國將持續維持雙方強健的關係,並持續深化美台經濟關係及拓展共享價值;同時,美國認為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符合各方利益,預期深化合作的互動也將得以延續。(編輯:郭無患)1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