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的民主選擇
讓投票活動變成藍綠、年輕年老、本省外省的鬥爭
在歐洲,是工人階級與資本階層的鬥爭
而在台灣,卻是年輕人與中老年人的鬥爭
這是令人唏噓的一件事情
年輕人從叛逆期開始認識世界
對自己的成就充滿希望,對固有衝撞以期望達成理想
這是一件好事
卻也成為有心人士操縱的一項利器
整體社會的發展進步,本就不快
每年能3%~5%就算還不錯了
而年輕人所希望的是能大步前進
每年+10%、+20%,甚至+50%、+100%的前進
這也造成龐氏騙局、詐欺集團多是年輕人所組成
所求的就是在既有社會下取得快速的成功
在不進步自身的狀況下最快速的獲得成就
一些有心人掌握這種心理
推出的政治口號是 "改革" "快樂" "希望" ......
用華麗的口號,漂亮的外表包裝,能言善道的口才,巧言令色的心態
獲取了很多對社會不滿與希望快速成功的人
藉著這種力量組成政黨參與競選
年輕人之所以總是選錯邊
都是被漂亮的口號與外表所迷惑
如果候選人跟你說,社會不可能進步那麼快,負債難解,改革也難公平
那你會投給這個講實話的候選人嗎??
太難!
這也是為何政客敢用 "最會做事" "最會還債" 等近乎詐欺的片面說法長年掛嘴邊
但大多數年輕人無法判斷這種漂亮說法的真實性
幾十年前,我就聽某位黨外大佬說過
現在學生年輕人對我們的支持度大約有7成
再過十幾年老芋仔也死得差不多
我們就能永遠執政
(十多年後,電視名嘴也有談這件事情,那時我才知道
原來這些大佬對很多人用這套說詞,來招攬人加入)
而這麼多年過去,按比例算,國民黨應該滅黨了
實際上卻沒有
很顯然,有一大部份年輕人隨著年紀增長見識多了
發現年輕時代的理想和衝進,只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罷了
世界不是圍繞自己轉的
但也有一部分人,無法接受現實,因為這是一種自我否定,不容易
會繼續堅持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堅定支持的政黨,這就形成信仰
也就是死忠的
年輕人支持的對象,都只是一種心理依賴罷了
想說這個對象可以快速改變社會,快速解決問題,讓我們快速取得成功
但卻不瞭解社會的實際運作
而這些政客也絕對不會提起,只會在嘴邊說得很漂亮
例如把國家還給你、讓人民當家作主
讓你覺得投給他,自己就完全掌握自己的未來
那些其實都是虛幻的話術
讓他們取得政權的話術而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