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宅等於政府隨機發放的大紅包,跟正義沒有關係,不用一直掛在嘴上好像是德政。
原因是台灣的房價太高,連很多中產階級(例如自己開公司的、有不錯收入的、或是成功的YouTuber)都住著一間30年以上的房子,看到別人可以輕輕鬆鬆住新房子,我不相信這些人會有什麼好話。
供給量才一點點,又不可能雨露均霑,有些還能轉售,怎麼看都覺得有潛力成為腐敗的泉源
住社宅的都是什麼人,我只能說什麼人都有,不全然是弱勢,例如前陣子A7著名的黑道主委。
社宅是大量保留發給當地居民的大紅包
而這些當地居民之所有能有戶籍, 其實大多數都有自己的房子了
用自己高齡的父母或是剛成年的子女, 獨立一個戶籍, 就可以享受里民的高中籤率
以我居住的台北市信義區來講, 這個是廣慈社宅的身分別戶數分配表

以D區來講, 你在信義區有戶籍
你的組別分配總戶數是157戶, 參與抽籤的人數是1184人, 中籤率是13.26%
但你如果是在台北沒戶籍的本市就業就學戶
你的組別分配戶數是26戶, 參與抽籤的人數是1495人, 中籤率是1.73%
差了大概8倍的中籤率
以我來講, 我自己在信義區有房子
但如果我讓我爸去抽, 他就比北漂族多8倍的機會抽中
而廣慈已經算是抽中機率最接近的
健康社宅松山區居民的中籤率是20.61%, 北漂族只有0.83%, 差了24.8倍
之所以會如此, 是因為社宅不被當地居民接受
市政府急著衝高社宅數, 就跟當地居民利益交換
保留大量社宅給當地居民換取當地居民不反對社宅興建
所以社宅一般戶有三成保留給區里民, 另外六成也需要市民身分
非市民的北漂族只有5-10%名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