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zbop wrote:我不是蛋農也一個多月...(恕刪) 陳吉仲爭議很多,尤其是政策上的錯誤、爭議,真的讓人覺得他不是主委合適人選尤其這次蛋荒1. 農委會明明掌控了種雞的來源與可以進口的數量,也知道這兩年禽流感造成成雞數量不足的問題,硬是堅持管制種雞進口數量2021全年20萬隻2022全年23萬隻2023全年預計提升為30萬隻為何不乾脆直接放寬到50萬隻的配額,讓種雞場自行決定自己要進口的數量?要知道,台灣沒有自己培育種雞品種的市場規模與產業,種雞都是進口品種。相較於蛋場,種雞場相對高市場規模較小。就算全面不管制開放進口,對相關產業的利也大於弊。種雞場彼此競爭下,蛋場的選擇越多,越能掌握汰換老雞的成本2. 怎麼會拿國人的稅金去補助進口的農產品?讓國外的農產品直接打擊國內的農產品市場?這,就是農委會現在在做的事。補助進口的雞蛋,讓進口蛋的國內售價近於國內自產的雞蛋。這樣搞下去,有多少蛋場願意投資更多資金在防治禽流感?設備成本高,攤提年限期間若是農委會再出包,農家的風險極高....
飼料漲價是整個世界都漲。然後其他國家的蛋可以便宜賣給你所以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土地上漲。土地上漲後有土地的人就會想現在漲了先賣掉拿到錢。買土地的人花很多錢所以租廠房的錢上漲、來租的廠房租金漲就要轉價到下一個。就好比說早餐店拿到的蛋貴了就要轉給來買早餐的。不然就一直進口、因為台灣政府不願意把土地的價錢壓下來,在其他國會把土地房子的價壓下來但在台灣好像就是不願意這麼做,反而會說土地房子漲了你們要高興因為資產增加了。反正就是你不壓土地的價錢最後就只好一直進口雞蛋。不然就只能接受漲價的蛋價。就只有這兩個能選。但我覺的政府會選進口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