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厲害,超超級厲害這是下一座護國神山?2023/02/06 12:11:20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被譽為「人類能源聖杯」的核融合能源技術,近年來在先進大國屢屢傳出開發新進度。但多數人並不知,自今年開始,台灣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邁向核融合技術商業化的國家。由台美兩地科學大老參與的台灣聚界潔能最近宣布,該公司發展獨步全球的「桌上型核融合系統」,最快三年後就可邁入全球商用市場。
前面發展70年都未突破前國科會主委、台灣聚界潔能副董事長李羅權表示,人類想要發展核融合技術已七十多年,許多大型跨團隊投下鉅資、打造規模龐大的設備,至今都不能突破關卡,為人類發展新能源帶來貢獻。聚界潔能發展的核融合技術,原理類似大自然閃電產生高電壓,進而讓核融合發生,開創出全世界核能源的創舉。從1950年代開始,人類發展核融合技術的主流有兩派:一為慣性約束核融合,最代表性單位是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LNL);另一為磁約束(magnetic confinement)核融合,目前法國興建中的ITER,就屬於磁約束核融合反應設備。李羅權說,聚界潔能的技術,獨立於這兩派之外開發出新式核子反應設備Alpha Ring Fusion Reactor,利用自然環境中的閃電原理,在實驗室中促成質子撞擊硼元素,進一步產生核融合後釋放能量。小型核融合系統漸起聚界潔能國際資深副總黃國興說,不管是美國的LLNL及法國的ITER,都是以建造大型電廠為目標,其體積規模大似美式足球場,投資金額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美元。由於規模太大,不僅技術門檻超高,且只有政府有能力興建。不過,近幾年來已有三家民間核融合新創公司參考LLNL及ITER的技術想發展小型核融合系統。聚界潔能開發的桌上型核融合系統,大小僅似一台桌上型電腦主機,這台桌上型核融合系統輸出電的能源初步只有1KW至10KW,但是現階段目標並不在發展電廠,劉宇環說,初期將做為家庭、公共場所的熱爐設備。事實上,針對聚界潔能對核融合增益比的進展,究竟要到什麼程度才能開始商業化?公司內部也曾經猶豫過。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曾參觀過台灣聚界潔能公司,他建議,「不需等到要取代電廠的規模才開始商業化」。前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也說,聚界潔能發展桌上型核融合反應器,想用小規模的能量,讓大眾及早享受到核融合在發熱及發電的好處。他強調:「不見得要做大就是最好,小而多量反而是一項新趨勢」。呂學錦說,聚界潔能的核融合反應器並不追求Q值(淨能量增益比)要大於10,只要能達到Q值大於1至4之間,讓社會大眾提早享受到核融合在發熱及發電的好處,這對人類社會或許有機會創造另一種新的貢獻。聚界計畫成立核融合能源園區依照公司計畫,台灣聚界潔能下一階段的目標,是淨能量增益率達到300%,輸出電力達10KW至50MW,將可裝置在各種電動車、船隻、工廠、辦公大樓和資料中心使用;更大型機種輸出電力達50MW至10GW,才會成為電力公司的發電主機。為了實現這一連串的目標,台灣聚界潔能也規劃今年起陸續爭取國內產業界合作,公司並已向國科會報告,有意在南台灣成立「核融合能源科學園區」,打造台灣成為全球新一代核融合能源產業基地。另外,聚界潔能的桌上型核融合系統,已有其他國際公司注意到其技術,正在其後跟進,所幸公司掌握了三十多項專利,目前不僅吸引了新加坡投資公司的興趣,聚界潔能公司也計畫今年上半年向美國能源部申請補助。
GuatingChua wrote:這個厲害,超超級厲害...(恕刪) 現在發展核融合的 托克馬克磁約束 裝置, 搞那麼大都還只能約束一下下... 台灣已經弄出桌上型的...厲害了! 我的台灣國!...
獨步全球阿,跟我們台灣的國防部一樣我們直接廣播驅離中國的軍機與軍艦美國的武器也太爛了,還需要用飛彈才可以把中國的氣球打下來美國應該跟我們買廣播武器吧GuatingChua wrote:這個厲害,超超級厲害...(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