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口貿易表現亮眼,以及台商回流,國外大廠不斷擴大投資台灣,國際貨幣基金IMF就預測,台灣今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超越南韓,而且差距持續擴大。
護國神山台積電,晶圓產線24小時運轉,提供全球產能,現在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台灣今年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超越南韓,而且雙方差距還會持續擴大。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韓國主要是在記憶體的部分,那反而市場對記憶體的需求,沒有像對台灣半導體的需求這麼樣的強勁。」
台灣半導體,全球市占率高,加上微軟和英特爾等外資擴大投資台灣,讓台灣外銷額在過去十年成長100%,以及從2016年開始台商「鮭魚返鄉」,在2019和2020年間至少就有209家台商回台,投資7千500億元,創造出超過6.5萬個工作。
南韓經濟則是過於仰賴大集團,一旦國際情勢變動反應也較慢,因此IMF預估,台灣2022年GDP至少成長6%,到3萬6000美元以上,而南韓只有增加190美元,為3萬4990美元。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台韓兩國經濟結構相當類似,所以意涵在於,如果未來不能持續拉抬台灣產業鍊的位階的話,也難避免南韓在人均所得方面再次超越台灣。」
台灣這兩年因為抗疫表現優異,經濟表現不惶多讓,才能超車韓國,不過專家示警,台灣高科技產業,研發製程等技術,還是要在前段班,否則未來還是有可能再被韓國反超。
台灣出口貿易表現佳 人均GDP將超越南韓
-----------------------------------
突然想到2008年馬英九剛上台時,台灣人均gdp1.8萬美元 同年的韓國2.1萬美元
雙方的差距僅3000多美元
2016 馬英九執政的最後一年 台灣2.3萬美元 同年韓國2.9萬美元
看看馬英九那8年 台韓經濟差距不但沒縮小 反而更擴大到6000多美元,現在則要反超了,
真是能力的差距啊!! 難怪蔡執政的這些年有一大堆的亂台公投!!
某黨或韓粉 共粉等親中勢力,真是超害怕國家太好 台灣太好 讓他們不好選 不好控制台灣的民意 哈哈

德國去年有34萬戶,因為繳不起電費被斷電。

德國因為缺電,企業工廠大量出走。
全德國已經有超過20%以上的工廠遷出德國,去別的地方蓋工廠。包括BMW和賓士等知名車廠。


德國煉鋼廠也因為缺電,經營不下去倒了。
---------------
很多人以為台積電去美國和日本設廠,是被逼的。
的確是被逼的,但不是美國逼的,而是被台灣缺電逼走的。


台積電目前台灣廠房,用掉了全台8%電力。
無法再擴建廠房了,因為缺電。
前幾天新聞,經濟部說台電備載容量只剩2%。
所以它怎麼有辦法在台灣擴建廠房,再新增下去,全台必定跳電。
全球缺晶片,台積電產能上不去,追根究柢,主要原因是台灣缺電。而台灣缺電原因是廢核電。
逼企業工廠出走。
那個什麼GDP贏韓國的,假設是真的,也只是短暫泡沫,很快就會因為缺電而泡沫破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