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台灣經濟發展有關,所以貼在這討論
萊豬早在今年一月就已經進口,再禁萊豬等同於撕毀國際協議,後果是什麼?
美豬公投議題
一直以來都是涉及外交/貿易/國際關係
而不是食安問題
從2012同樣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口
從未聽聞民眾發生任何食安事件
而目前訂定萊劑容許殘留量10ppb
需要到10萬ppb劑量才有毒性
等於一次要吃到半隻豬
或是一天吃33塊豬排吃五年才會有問題
目前CPTPP會員國皆有進口通過國際安全表準的美豬
若通過反美豬公投通過
勢必將嚴重衝擊台美經貿關係
而台灣遭受國際質疑是否認真看待自己的承諾
美國要的是契約精神,既然你的貨要賣給我,那我的貨也要可以賣給你,大家憑產品的競爭力去競爭,開放美國豬肉進口,台灣豬肉也一樣開放進口到美國,所以台灣豬農們不太會有反彈聲浪,因為有競爭力,開放貿易,台灣反而可以賺到豬肉貿易順差,就跟半導體一樣,台積電競爭力如果比Intel強,那為何要怕開放半導體貿易,台灣開放美國Tesla汽車進來台灣市場,也沒有強迫台灣人都要買Tesla阿,不喜歡對方的商品,可以選擇不買,但不能禁止對方的商品上架
台灣人不喜歡美國豬肉,可以選擇不買,但是按照契約規範,你不能單方面禁止美國豬肉進口到台灣的權利,就像中國和台灣的農產品貿易,中國突然宣布,台灣的鳳梨、釋迦與蓮霧有問題,可是台灣的農產品賣到美國或日本都沒事,不滿意可以選擇不買,但是中國單方面破壞契約,禁止台灣特定農產品出口,台灣人也覺得中國政府不合理
結果台灣人搞不好正在做,像中國一樣的外交操作,根本不符合契約精神
美國根本不在意最後台灣到底買不買,但在意你是不是有與國際接軌公平一致的貿易契約精神
四個公投案中,第18案萊豬是唯一若是通過,會因為萊豬在開放後一年後重新禁止萊劑豬肉進口,導致對其他國家造成影響的題目,也是為何我們呼籲大家在評估支持或反對時,請冷靜下來,將「食安維護」及可能的「國際代價」一起放在天平上思考。
我們認為,本案若是通過,天平就會失去平衡,對台灣衝擊大於利益。
====================================================================================
開放萊牛已經9年 每人每年吃2.7公斤
先看現況的天平。台灣在2012年馬總統時代、2020年蔡總統任內,分別進行過二次科學風險評估,結論都跟日、韓、星、紐、澳相同,就是採用國際標準無食安問題,而且針對內臟部分比國際標準更加嚴格。加上強制標示產地、國內禁用萊劑的配套,相信科學標準的民眾食安有保障,不相信標準的民眾只要「注意標示、吃國產豬」,更可遠離萊劑。美國萊牛開放9年,國人平均每年吃2.7公斤無中毒案件,萊豬占比更低(國產豬佔90%、美豬只有1-2%),中毒風險只會更低。在國際上,開放解決了困擾台美長達15年的問題,美國前任副總統跟現任國務卿都表示肯定,並認為台美將進入更為堅強的夥伴關係。現狀就是一個平衡的結果。
若是公投通過,將開放承諾收回,追求極致的食安維護,但對內教訓政府,對外也等於打臉美國、失信於國際,天平就會失衡。
失衡代價為何?過去15年間,因為不遵守國際遊戲規則(萊劑與狂牛症不用國際標準、又無科學證據支持)問題,台美最重要的貿易與投資會議(TIFA)停開了9年。若是公投通過,美國有影響力的權威學者認為會重挫台美雙邊關係,對台美貿易關係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不開會事小,但在台積電等紛紛赴美投資的今天,缺乏對話就失去官方協調、爭取公平待遇的機會。明年美國將啟動一個名為「印太經濟架構」的新協定,台灣因為「值得信賴夥伴」資格動搖,在首輪不受邀加入也不意外。
泰國已遭美國取消240億零關稅優惠
國際成本不止於此。最近很多意見批評政府錯誤引用泰國及歐盟經驗,其實泰國去年被美國以拒不開放萊豬進口標準為由,取消總值240億台幣的開發中國家零關稅優惠,美國談判總署(USTR)在2020年貿易障礙報告中明白指出(第489頁),沒有其他原因,就是泰國不遵守國際規則、不依據風險制訂萊劑殘留值導致,沒有錯誤引用。放在我國情況,台灣沒有類似泰國的零關稅優惠,但美國2018年起對鋼鋁產品課徵的25%及10%國安關稅,在韓國、歐盟等競爭對手都被豁免後,台灣還在繼續繳納;台灣過去對美出口鋼鐵製品超過新台幣1000億,公投案後要美國豁免有無可能?各位自行判斷。
再看歐盟案,歐盟因不採用國際標準開放6種荷爾蒙生長激素(是的,當時沒有包含萊劑),被美、加分別告上WTO法院而且敗訴後仍拒絕修正,遭美國申請進行1.17億美元的報復獲准,美國便開始為期10年的片面100%關稅制裁,而且每半年更新制裁清單,讓歐盟企業叫苦連天,加上歐盟事後不斷提出的科學證據都未獲WTO認可,迫使歐盟跟美國尋求和解。當時歐盟提出的方案包含現金賠償及給予美國牛肉零關稅待遇,美國接受了後者,同時答應只出口不使用包含萊劑在內的任何生長激素的有機牛肉,然而繼續保留片面100%關稅制裁的權利(2016年因不滿意歐盟執行方式,再度恢復部分制裁)。
時至今日,美歐每4-5年就要重談一次零關稅配額,外加黃豆等其他採購承諾,而且巴西等國也指控歐盟只給美國配額違法,迫使歐盟也需要分配零關稅配額給其他路人國家。這個案例的啟發是:1)美國不是吃素的,凡是不按國際義務一定會出手。2)歐盟堅持不用國際標準開放生長激素(包含萊劑),又無法提出有效的科學證據,十餘年來(以及未來)一直在付出代價。時至今日,這個代價(配額計算以及美國持續片面制裁)已經包含拒不開放萊劑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