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幾天貼出林環牆和彭主播搞內鬨之後,
今天更勁爆,
是彭主播直接和自己搞內鬨,
哈哈哈~
話說2019年12月28日,就在總統大選投票前兩個星期,
彭主播在他的機關報《呷新聞》丟出了一個XX彈,
聲稱教育部所出示的1985年9月10日駐英外館查證蔡英文學歷屬實回函,
上面的官印是變造的:

當天晚上,
彭主播更在自己的節目上大作文章,
直指這是偽造公文弊端:




隔天12月29日繼續加碼:

之後當然不時又拿出來重提囉。
其實,如果對當年台灣國際處境有所了解,
根本一秒鐘就知道這根本不是什麼變造官印,
而是台灣外館對內、對外兩塊招牌的慣例,
簡單講,
同一個駐英外館,對內依然是國家的正式編制機關名稱「駐英國代表處」,
但對外只能自稱「自由中國中心」。
就像駐美代表處對內的正式編制機關名稱為「駐美國代表處」,
但在美國對外只能自稱「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所謂1992年才由自由中國中心改名為駐英國代表處,
這是指對外名稱,
但在1992年之前,對內行文一直都是以駐英國代表處為稱呼。
從國家檔案查詢系統也能證明這一點,
光是搜尋1981年到1992年4月15日之前來文機關或發文機關為「駐英國代表處」的,
就多達359筆:




其實從行政院公文中也可以看到,
自由中國中心向來就只是駐英國代表處的對外名稱,
隨時可能因國際形勢而改名,
但對內的正式編制機關名稱,一直都是駐英國代表處:

如果能調出當年由駐英國代表發給國內公務機關的公文,
一定能找到「駐英國代表處」關防印。
果不其然,
彭主播今天在自己的節目上秀出了國史館所保存1982年6月18日駐英國代表處的發文函件,
上面清清楚楚就是「駐英國代表處」的關防印,
而且和前面《呷新聞》和彭主播在節目上所指控的教育部所示公文的駐英國代表處關防印,
根本就是一模一樣啊:

彭主播怕大家看不清楚,還貼心地局部放大呢:

比對者可能嫌當初《呷新聞》拿來比對的1985年公文關防不夠清楚,
另外又拿了1984年7月的公文關防來比對,
結果就是:
1982年6月、1984年7月、1985年9月三件公文的關防印完全一模一樣啦。
所以,
現在是怎樣?
彭主播現在是要改變立場,
認為1984年、1985年確實有「駐英國代表處」這個機關名稱存在?
確實有「駐英國代表處」這個關防印的存在?
並不是1992年4月15日之後才有?
蛤?
那從2019年12月28日一直到2021年9月7日,
這麼多疑英派門下,這麼相信彭主播當年的指控,奉之為鐵證的,
都被彭主播耍著玩嗎?
當年在M01上還有人拿關防印上是黨徽、不是國徽,在大作文章欸。
一直到前天9月6日,都還有人據此寫一大篇文章在罵的欸:



當然,
我是還沒看到彭主播引用的這份1982年6月18日公文,
所以也不敢斷定這個關防印的真假,
因為彭主播以可疑資訊當鐵證的前科可是累累如山啊。
不過,
至少對於彭主播能以今日之我挑戰昨日之我的勇氣,
我仍要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哈哈哈~
20210909補充:
查了一下國史館,果然有1992年4月15日之前的「駐英國代表處」關防,
和教育部出示的兩封公文上的關防一模一樣:
1982年6月30日駐英國代表處來函:


1985年2月8日駐英國代表處來函:


第二封公文更可愛的地方是,
順便解決了彭主播最近聲稱的公文字號章手寫塗改:

好了啦,
公文字號章塗改,英代73新296號不是唯一的特例,
這樣可以了嗎?
哈哈哈~
我還可以更進一步幫彭主播解答一下:
英代73新那個公文章是先塗立可白,再手改,
就像前面那封1985年2月8日公文一樣,
只不過彭主播看到的是黑白影印,分辨不出來而已啦。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
自己沒看過、沒聽過、沒經歷過的,
不代表就不存在、就造假。
就像留台、留美的都以為論文前面一定會有指導教授、口試委員簽名,
一看到留英的論文沒有這東東,就一口咬定是造假,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