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郝柏村回憶錄談失掉大陸的原因

國民黨為何敗給共產黨?

士大夫官僚習氣,難敵工農群眾的紀律嚴明
1945年到1949年,是蔣公從巔峰到谷底的五年。退休後,我讀完蔣公日記,這是近代中國珍貴的史料,有助於還原歷史真相。現並依此脈絡就大陸變色原因作一總結。

國共鬥爭,從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間,兩黨體質有根本的差異。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從工農群眾中起家,毛澤東的領導風格,徹底鬥倒內敵而不留殘渣,並以其內部檢討、坦白乃至批判的方式,形成黨的精純,領袖的權威,尤其是基層、農村的扎根,形成其黨的堅強戰鬥力。

故共產黨在毛澤東領導下,是一個思想堅定、組織嚴密、紀律嚴明、基層落實的戰鬥體。

國民黨自創黨以來,是以讀書志士起家。

國父創建三民主義,思想、理論雖均優於馬克思主義,但自北伐以後,蔣公以軍事權力經歷了14年,才取得正式黨權,故黨權乃依附於軍權。蔣公在內部權力鬥爭中,因受儒家思想恕道的影響,故對其政敵都是適可而止,形成共存的妥協,故在黨內,形式是集權一身,實際是組織鬆散、紀律不嚴;更由於黨的組織發展以知識份子為主,形成士大夫習氣與官僚作風,不能深入社會基層,尤其不能植根於農村社會,與共黨比較,其戰鬥力是脆弱的。

因之,毛澤東的三寶:黨的建設、武裝鬥爭及統一戰線,其體質是以黨來掩護軍,黨的發展與深入社會農村基層,在軍之前。

國民黨正相反。蔣公既以軍權為取得黨權的基礎,因此黨的發展,依賴軍事保護。黨不但不是軍的前衛和後支,黨的存在依軍隊保護,軍隊到哪裡,黨才到哪裡,黨反而拖住軍隊,軍隊完全失去機動力。因此在共黨控制區裡,國民黨很難生存發展;國民黨控制區裡,潛伏的共黨幾乎無所不在。

但蔣公對於抗戰期間敵後地區的兩黨鬥爭,國民黨完全失敗的原因,未認真檢討反省,以致抗戰勝利後,對中共的實力判斷錯誤。

失去在大陸建設國家的機會,是蔣公一生的最痛。就戰爭而言,常說「勝則全是、敗則全非」,但是就蔣公的大陸失敗而言,勝則未必全是,而敗則未必全非。從歷史長河觀之,蔣公仍在「是」的一面,確定了不朽的地位。

蔣公對於文告非常重視,每親擬題綱,乃至字斟句酌。但發表以後如何貫徹則不如毛澤東,後者對共黨領導採全面學習制度,以期統一思想。

蔣公每月所思大事、小事,常以手令交辦,但似大多成為虛文,亦為國民黨士大夫風氣、官僚作風使然。凡此都是基本弱點,但蔣公對於領導國家的大方向,是非常明確的。
(摘錄自第6章〈大陸失敗的原因〉)
2020-10-28 6:03 發佈
郝柏村新書發表會

郝柏村在這場新書發表會中感慨說,中央政府遷台後,黨政要員對於大陸失敗原因都諱莫如深,當時他是一個校級軍官, 大陸鄭州、徐州、瀋陽,及最後的重慶、成都淪陷,他都在場,但卻無法知道何以失敗如此之快。
...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擁有數百萬大軍及美援軍事裝備,四年卻在內戰中失敗,政權土崩瓦解。原因何在?
個人覺得現在思考kmt為何會輸給dpp比較重要
看看當時國共兩邊的軍隊差距

國軍
正規部隊人數430萬人,作戰裝備以美械、蘇械、日械武器為主,飛機900餘架,各類艦艇上百艘,陸海軍三軍兵種齊全。

解放軍
部隊人數約為127萬,武器裝備小米加步槍,僅有陸軍,沒有飛機,沒有軍艦。


雙方差距這麼大,國民黨怎麼會丟掉大陸退守台灣? 不覺得很奇怪嗎 ?
所以在軍事力量外,一定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導致國民黨一敗塗地。

關於這點,郝柏村在回憶錄裡一如他批評蔣一樣未認真檢討反省失敗的原因,只隱晦指出國民黨腐敗不得人心。

「槍桿子裡出政權」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看李天豪老師的影片,一些歷史課本不告訴你的數據及被隱藏的歷史片段,給你什麼啟示?
1/5

2/5

3/5
看看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就知道为什么国民党会败走大陆了。
失掉大陸的原因,超簡單
因為當時郝柏村在國民黨呀
yngtom29 wrote:
雙方差距這麼大,國民黨怎麼會丟掉大陸退守台灣? 不覺得很奇怪嗎 ?


戰後美國斷絕對國民黨的援助,蘇俄則大力支援共產黨,就這麼簡單。

你思想再堅定,也抵不過一顆子彈!台灣的 228 起事,不就被殲滅?因為蘇俄援助不到!
jeel54321 wrote:
戰後美國斷絕對國民黨的援助


你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美國把國民黨接到台灣叫做斷絕援助?

美國無條件給國民黨十億美金叫斷絕援助?
ltelung

美國把國民黨接到台灣? 這唬爛話你也信!![笑到噴淚]

2025-02-17 14:08
yngtom29 wrote:
看看當時國共兩邊的軍(恕刪)


如果只是這麼單純的看軍事力量~
那國民黨怎麼推翻滿清的?
朱元璋怎麼推翻元朝的?
yngtom29 wrote:
關於這點,郝柏村在回憶錄裡一如他批評蔣一樣未認真檢討反省失敗的原因,只隱晦指出國民黨腐敗不得人心。

「槍桿子裡出政權」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