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滲透勢力:
總統大選即將於本月11日登場,外媒報導稱,2019年初以來,3起事件陸續發酵,有助現任總統蔡英文,獲得更多支持,而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中國對台、港的政策立場。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格蘭奇克(Joshua Kurlantzick),上月份以台灣總統大選為題的報告中寫道,民進黨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之間最大的分歧,展現在兩岸政策上。
二、中國滲透勢力:
台灣大選已進入最後決勝的倒數階段,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選前最後一個周末造勢可以用持續升溫、亮點增多來形容。港媒分析稱,除了諸如楊蕙如網軍事件、查水錶、林靜儀失言等,對整體選舉氛有一定影響。尤其是黑韓聲量下滑、母雞效應擴大,以及4日晚間台北政策發布會,更是值得注意的投票前一周形勢轉換的重大亮點。
從上述可知,不論美中,都有意滲透台灣的政治環境、經濟發展和社會環境,以藉此掌握(控制)台灣的未來走向。
因此,單方面親中(新黨、統促黨)與單方面親美(民進黨),都不會對台灣有任何好處(台灣為何要受他國控制?) ,選擇務實的中間路線(民眾黨、親民黨、國民黨),方能保有台灣的獨立性與安定性,而非受他國擺佈與利用。
tian wrote:
(恕刪)
中國現在是各種缺錢,美國是把中國貿易吃死,
那中國的美債要不要讓美國回購一些啊,畢竟中國這麼慘了,還是海外第一持有國不適當吧
兩邊都需要台灣高科技各種產業的技術。
電子產業確實全世界都需要臺灣,更別說中美了
中國需要台商去投資,怕台商跟其他外資一樣都跑了,
資本無國界,沒錢賺自然會跑,不過最近中國比亞迪可是已經搶了不少鴻海的訂單,京東方也開接蘋果的螢幕訂單
美國呼籲500大企業來台投資,還推薦各個同盟國來台投資,
美國的低端製造業本來就不行,不想從中國進口,自然想幫扶其他地方,但會來多少?有了再來說嘴!簽了一堆臺灣關係法,有執行嗎?就簽好看的,口惠實不至有什麼用?
差異立判。
差異早就判了,老美就只會嘴巴講講啊
玉衡2019 wrote:
那中國的美債要不要讓美國回購一些啊,畢竟中國這麼慘了,還是海外第一持有國不適當吧
電子產業確實全世界都需要臺灣,更別說中美了
資本無國界,沒錢賺自然會跑,不過最近中國比亞迪可是已經搶了不少鴻海的訂單,京東方也開接蘋果的螢幕訂單
美國的低端製造業本來就不行,不想從中國進口,自然想幫扶其他地方,但會來多少?有了再來說嘴!簽了一堆臺灣關係法,有執行嗎?就簽好看的,口惠實不至有什麼用?
差異早就判了,老美就只會嘴巴講講啊(恕刪)
美中貿易的問題,一直都是一邊打,這裡你怎麼解釋都不通,
變不了中國經濟需要美國的事實。
中國公司拿美國訂單這也是貿易戰在打的內容,
出口美國為主的訂單早已經開始外移撤出中國了,三星都跑光了,這都不會變。
光美國這兩年已經來台灣的高科技就好幾家了,
都是前幾大,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
自己去搜一下。
軍工講了這麼久,光是漢翔年底就面試5000人了,高雄造船廠也在動了,你還在問。
我覺得你LAG至少2年。
玉衡2019 wrote:
你不查數據也可以看看中立的政經節目好嗎?中國對外貿易實際還是增長的,美國的減少,但是中國對其他國家的增加,中美是互相需要好嗎,不然後面關係美國民生產品的關稅怎麼不敢課下去?
三星撤出中國那也是早就開始的事,你根本沒關注三星在中國的業務好嗎?三星只是手機生產線撤出,三星的手機現在在中國本來就沒有市場,關掉不是剛剛好?
但是看來你根本不知道三星在中國西安建第二期的半導體工廠
來臺的美企,你說的那幾家早就來了(恕刪)
怎麼變成你在跟我說美國的來不來?
是你5樓問『但會來多少?有了再來說嘴!』
是我在6樓跟你說已經來了的是哪些
結果你7樓說『來臺的美企,你說的那幾家早就來了』
明明都是剛來的,阿你是到底要怎樣?
好歹去查一下再來回覆。
問的也是你,打槍自己也是你==
你是真的有在看財經嗎?我看的都有在提,你是只看股票分析吧?
三星半導體根本跟台積電的就不能比,iPhone好像6的時候蘋果就做過一次實驗分兩邊下單晶片,結果台積電的不但效能更好、良率還更高。因為半導體產業牽涉軍工,美中打貿易戰也有打到這些,你有看財經如果還假裝不知道,根本跟沒看到重點一樣。
我覺得你一直在表面討論,像是在打賭別人不知道細節似的。
軍工產業的部分都是兆元產業,來不來關鍵在於美國台灣總統誰當選、受不受美國信任,你說你有看財經,你不可能不知道,漢翔最近有一天漲停7%多的紀錄,假的囉?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