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別再抱怨商圈實体店倒閉潮了,消費者早就變了,電商才是未來!

經濟不景氣,為何百貨變多、網購爆量、四處有人在排隊?
經理人月刊

當外界在說流量變貴、電商市場難做的現在,旗下有好吃市集、生活市集團購網的創業家兄弟董事長郭書齊卻說,「 我一點都不覺得電商寒冬來了。 」自 2012 年成立至今,創業家兄弟營收連年創新高,去年正式突破 50 億大關;2016 年創立的 B2B2C 行動電商平台松果購物,也不到兩年就開始穩定獲利。

這樣高速成長的成績,的確給了郭書齊一劑強心針,但除此之外,他也表示,外界看見的電商話題,大多是蝦皮進軍台灣後補貼大戰開打,競爭變得擁擠、資本必須雄厚,但如果你把思考層次拉高,試圖看見產業的全貌,就會發現 「今天的競爭市場絕不是土豪之戰、電商寒冬,只是零售業的消費板塊移動。」

從買房轉向買消費品!台灣成為全球前十大電商市場
郭書齊說,過去提到台灣大廠都圍繞在 IT 產業,而他們通常以 OEM、ODM 代工,外銷市場為主力,所以總覺得台灣內需市場很小,

「但零售的世界不一樣,台灣可能比多數國家都來得有消費力。」


1. 台灣家樂福每年創造的營收,在全球家樂福裡排名前 5
全球有 500 多間好市多(Costco),但單店貢獻營收最高的 top 10,台灣佔了 3 家;家樂福佈局全球,

台灣家樂福的獲利能力也名列前茅,根據 經理人月刊在 2017 年的訪問,台灣家樂福為集團創造的營收是全球前五名。

乍聽之下不合邏輯,也和過去多數人的假設完全相反,郭書齊卻認為這是連年「經濟不景氣」「年輕人薪水凍漲」造成的結果。
以前的消費者出社會賺錢,都想存錢買房,但現在年輕人一畢業就知道買不起房子,乾脆把這筆原先要存起來的錢拿去買手機、吃美食、享樂,「表面上看起來是經濟不景氣,實際上大家的可支配所得卻有非常高比例跑到市場上。」
別再抱怨商圈實体店倒閉潮了,消費者早就變了,電商才是未來!
2019-03-12 2:04 發佈
2. 7-11、寶雅一家家開,沒有海外市場也能成長
市場上的錢多了,不只讓電商興盛,百貨公司、賣場也一間間地在蓋。郭書齊再以統一超商為例,不僅一開始沒有考慮跨足海外,也能保有成長機會,又或是前陣子宣布將開設男性專屬新店型「寶家」的寶雅,1997年成立至今也不曾到海外開任何一家店,持續在台灣開疆闢土,股票市值也衝高,表現亮眼。

換句話說, 做零售、做電商,比起貿然開拓海外市場,專注經營台灣市場,找出和競業的差異、強化服務,可能才是關鍵。

3. 真正的網路原生代,才剛要成為消費主力
上面兩個論述是現象,但郭書齊還看見未來的機會。他說,2019 年正是 1997 年的新生兒要踏入職場的時期,他們是一出生就擁有撥接上網的網路原生代,正要開始工作、擁有所得,將成為下一步推動電商成長的消費主力。

零售市場下一個戰場:實體通路攻體驗,線上平台拚順暢度
郭書齊分析,在實體零售和電商並存的時代,雙方為了存活,也慢慢出現有趣的變化。

1. 實體通路:提供非去不可的理由 既然商品交易比不過網路購買的方便性,現在許多百貨選擇提高餐飲比例,像是微風南山餐飲占比高達40%, 同時增加「現場體驗」的設計,不再賣玩具、繪本、教材,而是開課教你畫畫、捏黏土、做機器人。
台灣95%一般商店街 透天實體店面,並沒有提供消費者非去不可的理由!

倒閉洗牌是必然現象,除了便利商店比較不容易被取代!

2. 電商:金流、物流都得面面俱到
電商不只是經營線上平台而已,還跟金流、物流息息相關,因此把消費者的購物流程拆開來看,支付工具、物流速度、品質穩定度等都是會影響消費體驗的重點。當零售市場的競爭態勢愈來愈緊張,只要這當中有其中一個環節沒做好,就可能失去消費者的青睞。
結構性不同(營運模式成本性質完全2回事),電商倒掉的你看不到(相信更多更快),人口紅利即將大幅縮水,台灣薪資倒退17年物價上漲24%等等……一堆問題這裡談到的太……

東區租金逼迫店家提高商品價位(變相把產品精品化的價格),大賣場可運用資金充裕零售民生必需品為大宗,買不起精品還是得維持基本需求

(電商)(大賣場)也有優勢衝突的地方(出門走走)大賣場,(送貨到家)電商……台灣就是小巧(人口密度,經濟模式)容易使消費人口往單一市場聚集更別說相對的(停車問題),哪裡方便停往哪走
george721 wrote:
結構性不同(營運模式...(恕刪)
台湾发展那么久了!根本不可能有人口红利,别傻了! 台湾有的是外劳红利,不过外劳人数突破60万,也已经逐渐到高峰了! 外劳红利也快消失了~
PCHOME跟奇摩剛開始搞電商可是連續虧損了很多年,而其他電商撐不下去倒掉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蝦皮剛上線營業時的幾個月,也是花了很多錢打廣告,也倒貼不少錢在做活動補貼。做電商花的錢比開實體店面的成本高非常多,這就是為什麼實體店面不會消失。
實體店面也可以跟電商合作,對地段的依賴就能降低,相對的就能減少營業成本,這對雙方都有利,並不會是電商取代實體店面。

大韓吉利 wrote:
經濟不景氣,為何百...(恕刪)


對某些人來說

想盡辦法找新聞來黑政府才是重點

大韓吉利 wrote:
「郭書齊再以統一超商為例,不僅一開始沒有考慮跨足海外,也能保有成長機會.」

統一超商是國外引進的.....

seatree wrote:
PCHOME跟奇摩...(恕刪)

這些電商做的是平台,
和實體店概念有所不同.....
bian0728 wrote:
想盡辦法找新聞來黑政府才是重點

那是您太玻璃心,
看到標題就發火,
通篇哪裏黑到現任政府???

cckm wrote:
那是您太玻璃心,
看到標題就發火,
通篇哪裏黑到現任政府???(恕刪)


玻璃心???
從我的回文通篇哪裡看到我發火???

事實上倒閉根本不是問題
店家倒閉一直都持續進行中
會一直被媒體放大報導無非是為了黑政府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