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強烈建議搭配閱讀 "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核能或火力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II"
"陳立誠著《離岸風電大騙局》全書評析!!"

為縮減範圍集熱式,薄膜式,染敏式等冷門先排除,本棟最新的都在一樓,不需費時爬文,
歡迎質疑挑戰,但是請附上證據

擊潰本人的唯一方法是提出證據,就是

這麼簡單. 信口開河者小心自取其辱.



本文回答分兩部分. 第一台灣答,第二德國答,譯自Fraunhofer 2018年10月最新報告
Recent Facts about Photovoltaics in Germany ,建議全文閱讀.

===================================================================
===================================================================

問題1: 太陽能板有毒?

台灣答: 沒有毒.


有毒一說可能長期在民間流傳,直到「以核養綠」公投正方廖彥朋先生在發表會上擺出
水庫種電圖片,直指「太陽能板上的塗料是有毒性」,引起眾人關注與廠商不滿.

1.太陽能沒有塗料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公共事務委員會主委,天泰能源總經理陳坤宏反駁,有些業者在開發押花
玻璃時噴一層抗反射膜,讓光線完整進入,但成本很高,他們公司開發的一片也沒用過塗料,
實在聽不懂所謂「塗料」是指什麼?

2.太陽能模組不會遇水洩漏
模組出場前都要經過漏電測試,將模組泡入水中通入1000V電壓,不允許有任何物質洩露.
模組板泡水七天且水質不得含25項主要重金屬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安全無毒也符合
飲用水規定,才能符合SVHC、REACH標準.

3.太陽能板用水清洗,非化學藥劑.

4.太陽光電板結合浮筒鋪設在水面上,僅浮筒接觸到水.
浮筒均採高密度聚乙烯材質,郭軒甫不平的說,加州甚至將聚乙烯所製的遮光球放在水面,
防止水庫的水蒸發,難道這也是在毒殺民眾?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5.全球安裝太陽光電模組超過160億片遍及200多國,未曾聽過太陽能模組引發中毒.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 太陽光電沒有毒,對於有毒是什麼不講清楚,只是戴一頂帽子.

德國答: 文件問題19 Do PV modules contain toxic substances? 太陽能板含毒?
視採用的技術與材料而定. 矽晶型含鉛,銲錫也含鉛,無法保證永遠不進入環境中,鉛可用
其他金屬代替(成本稍貴),除此外沒有含毒物質. 部分廠商玻璃含銻,隨意棄置可能滲入
地下水,研究指出有類似砷化合物的毒性.



===================================================================

問題2: 太陽能製程有毒?

答: 在多個階段產生不同毒性.


1.採砂過程可能導致工人染上矽肺病.
2.純化矽的過程,會產出大量四氯化矽,大部分製造商會將其回收,因為所消耗的能源比從
最原始的原料(二氧化矽)來的少,所以回收四氯化矽能省錢. 但設備需要花費上千萬美元,
不肖業者或任意傾倒,形成嚴重汙染.

3.製程中使用氫氟酸,極具危險性.
4.廢沙漿是晶圓切割過程的廢棄物,過去15年,大概90%廢砂漿都沒有處理.
傾倒地點包括桃園、苗栗、彰化、雲林、高雄、屏東、台東,擴及7個縣市,請見問題3.

可參考核能所報告,太陽能板製程跟半導體產業部分類似,回收相關技術也是依附其上.



===================================================================

問題3: 廢沙漿是什麼? 怎麼辦?

答: 矽晶圓切割產生的廢棄物.


不肖業者把廢砂漿中有價值的乙二醇取走後,把剩餘汙泥堆在租借的鄉間倉庫,倉主
察覺有異通報環保局,方始事件曝光.

後來成大與民間業者合作,突破關鍵性的分離純化技術,有效分選出矽,碳化矽,已陸續
輔導回收業者,將分選產品提供給陶瓷業,玻璃業,耐火材業,鋼鐵等製造業,做為生產
過程添加的原物料之一.

成大資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偉聖: 太陽能板廢棄物矽污泥,是過去太陽能板進行晶圓
切割時之產物,但現已有完善的技術可以進行資源循環處理,未來不會再有這類廢棄物,
但過去未妥善處置之廢棄物仍待處理(新製程用鑽石線切割,沒有廢沙漿).

影片詳細解釋廢沙漿問題怎麼來的,如何處理.




===================================================================

問題4: 產生如此多廢沙漿,以後還得了?

台灣答: 太陽能板幾乎全數外銷,業界年產10GW,但2018台灣只有2.3GW,2020年5.8GW.


汙泥是賺外銷財造成,跟2025綠電政策沒關聯.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兩位表情僵硬?)

德國答: 文件問題8 Does installing PV only create jobs in Asia?
裝太陽能只讓亞洲人拿到工作機會?
No,但過去幾年德國人已經丟掉很多工作,並意有所指地談到China跟「其他亞洲國家」.



===================================================================

問題5: 既然政府有綠電政策,為什麼太陽能板產業陷入嚴重不景氣?

答: 承上,內銷量只能塞牙縫,起伏均來自外部因素,尤以531新政與貿易戰影響最大.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中國是最大市場(裝置量世界第一),531新政全名《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
補貼下調0.05元,裝置量限制到10GW,問題發布當下就已裝滿10GW,等於接下來都零補貼,
奇特的業界與政治生態,非常人能理解,請見今周刊詳實報導1,詳實報導2.

"導致太陽能產業陷入無窮盡的「慘業」,始作俑者是中國大陸. 長期以來,大陸太陽能企業
搶搭政府補貼,透過大量銀行借貸,負債比都達九成以上,大躍進式的野蠻成長,根本不理會
企業需要創造價值與獲利的使命,讓整個太陽能產業徹底扭曲變形.

這種高槓桿,無限擴充產能,長期不賺錢,一直需要靠政策補貼的運作方式,讓許多大型企業
出現破產倒閉,例如過去無錫尚德,江西賽維,還有今年六月底股票已從紐交所下市的英利.
如今大陸「六一新政」持續衝擊,更多企業已陷入關門邊緣."

第二大市場美國又遭逢貿易戰,川普政府2018年1月,對進口晶矽太陽能產品課以重稅,進口
容量達2.5 GW太陽能產品第一年增稅30%,之後每年遞減5%,時間長達4年.

單晶Cell(太陽能電池)效率較佳,成本也較高,過去無法和多晶競爭,但中國在政府補貼下其
單晶價格已低於台產多晶,故台灣多晶製程的廠商不得不裁員縮減生產線,細節請見報導.



===================================================================

問題6: 太陽能板退役後可回收?

答: 已規劃進行.


回收要有一定量才值得做,所以歐洲跑得比較快. 法國環保公司Veolia在當地打造
歐洲第一座太陽能專門回收廠,或見德國.

台灣2019年起設置每1000W要先繳交1000元回收處理費用,換言之不回收將損失
此保證金,隨意棄置另最高處300萬元罰鍰. 回收技術請參考





===================================================================

問題7: 太陽光電是基載?

台灣答: 能源局官方懶人包說明太陽光電不是基載,宣稱"政府說太陽光電當基載"的
網友請提出證據.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德國答: 文件問題16 Are PV systems capable of replacing fossil fuel and nuclear
power plants?
不,近期內看不到可能性. 太陽能跟風力能降低石化燃料使用,能源進口與碳排放量,除非
電網內有大規模的儲能設施,否則不能當基載.
太陽光電和風力與升降緩慢的傳統電廠(核電/煤電)產生扞格,這些只能當基載的能源應
盡速換成彈性高的電廠,像儲熱型汽電共生.



===================================================================

問題8: S-Q極限是什麼?

答: 科學家評估太陽能板吸光轉電的上限,約為33%,類似熱機之於卡諾定理. 不過S-Q極限
只適用單接合型,新式堆疊型太陽電池可突破此限制,相關技術請參考.


===================================================================

問題9: 台灣太陽能一天只工作3小時?

答: 當然錯,是平均每日發電量達3個滿發小時(full-load hours).


單片1000W的太陽能板在實驗室可持續發電,每年8760小時(365*24),發電8760度,此時
容量因數100%.

自然環境下夜間不發電,因此工作時數不可能超過一半(容量因數不超過50%). 再考慮
清晨傍晚光線不如正午,陰雨天等,容量因數很難超過25%. 台灣典型太陽光電時效如圖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發電約12小時,總發電量(紅色面積)相當於全功率工作3小時,即3個滿發小時. 可類比為
走走停停12小時,總移動量相當於全速衝刺3小時.

2020年全台平均容量因數約14.4%,能源局多用14.2%計算=每年1250滿發小時
=每天3.4滿發小時.

太陽光電除了日照也受到安裝型態影響,追日型容量因數最高,水面型其次,地面型再其次,
屋頂型最差.

德國答: 文件問題14.3 Do PV plants often operate at full capacity?
地面型每年978滿發小時,屋頂型892滿發小時,容量因數在10%~11%之間.



===================================================================

問題10.太陽光電多久能回本?

台灣答: 此指發電總量,是否超過從製造到報廢回收,整個生命週期花掉的能源.


至於太陽能板的投資者,能否靠賣電回收本錢並獲利,不在本題討論範圍.
回本的時間通稱能源回收期 energy payback time (EPBT) :
The energy payback time of a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is the time required
to generate as much energy as is consumed during production and lifetim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台電蔡志欣「太陽能發電系統生命週期浄能源分析與成本效益評估之研究」,單晶能源
回收期5.12年,多晶4.59年.

德國答: 文件問題12 Does the manufacture of PV modules consume a lot of
energy?
視技術與安裝位置而定,以每年1055kwh/m^2(德國平均值)來說約兩年.
模組壽命20~30年計,至少能發出十倍於製造時花的能量. 風力發電甚至只要兩到七個月
就回本. 另份報告(以1000kwh/m^2/yr為標準),可見多晶2年,單晶約3.3年,不論台灣德國
多晶都較短.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延伸問題]: 風力發電的能源回收期?
答: 根據丹麥美國的研究,不論陸上或離岸風電能源回收期都不會超過一年.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員Karl Haapala與Preedanood Prempreeda,以美國西北
太平洋風電場的2百萬瓦(MW)風力發電機組為研究對象進行環境的生命週期評估.
其報告刊登在「可持續製造國際期刊」,認為製造2MW風力發電機組的能源回收期
是運轉5~8個月,而其使用壽命約20年.

因此,2MW風力發電機組在經過第1年持續運轉後,基本上已還清所有的自然環境消費,
其後19年,是完全零負擔的淨收穫.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

問題11.太陽能板逐年衰退?

台灣答: 多以每年0.7%~1%估算,20年可保證維持原始狀態的80%.

德國答: 文件問題14.1 Do PV plants degrade?
是的,一般假設每年下降0.5%,可確保20~25年.甚至30年仍保有80%的功能.

(以上應是多晶型太陽能板,單晶衰退更慢,壽命更長)



===================================================================

問題12.夏天冬天發電量差多少?

台灣答: 太陽光電99%以上為民間設置,以2017年民間為例,請看圖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注意裝置量持續增加並非固定的,至年尾已達年初的1.5倍(單位百萬度),
稍作校正後(逐月遞減4%)如下圖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

問題13.台電的太陽光電成本高達7.8元?

台灣答: 出自王姓電盲的搞笑,切勿當真! 除非做功德,否則發電成本不可能高於躉構價.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根據台電官網歷年裝置容量

2010年 0.5MW
2011年 5.6MW
2012年 3.9MW
2013年 0.5MW
2014年 5MW
2015年 2.7MW
2016年 0MW
2017年 0MW
2018年 0MW (11月) 共計18.2MW

台電成本受2011年,2012年與2014年影響最大,而這三年能源局對地面型太陽光電的
躉購價分別為7.33元,6.83元,4.92元(屋頂型更高),此後台電多年未建置,成本自然停在
老價格,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但2018年躉購價早已狂降到4.33元,王姓電盲依然以7.8元「官網價」估算彰濱太陽光電場,
2019年能源局公告費率如下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台電官方回應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敢問王姓電盲拿手機發文的同時,也堅持用七年前的費率繳費嗎?
2020年,台電公布的發電成本是...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

問題14: 埤塘種電就毀了?

答: 2017年12月桃園富岡繞37-B號池(埤塘)施工時將水抽乾引起的爭議.


當時選定水利會旗下的埤塘試行(水利會持有埤塘面積佔整體近半),廠商為方便施工立柱型
光電板,先行將水抽乾,引起環保人士不滿. 水利會人員回應,之前沒有相關經驗,當下附近
農民也無意見,未料引起軒然大波.



能源局回應埤塘冬季檢修也會把水抽乾,且該案施工完成會灌水恢復,不影響原有功能.
反對者荒野保護協會講師呂東杰論點歸納如下

1.立柱型提高埤塘的滲透度
2.太陽能板把熱能吸到埤塘,然後民眾再用這發電降溫「這很愚蠢」
3.拒絕種電,埤塘做為自然地景保留區
4.鳥類的影響

該呂姓人士不了解太陽光電(Photovoltaics,光伏)沒有「把熱能吸到埤塘」的神奇效果,
可能與台灣不曾採用的聚熱式太陽能CSP混淆,若全面禁止種電,干涉私人埤塘使用權.
報導指出種電埤塘沒有雁鴨科、潛鴨屬棲息,有人懷疑起飛降落都要水域助跑,太陽能板
覆蓋過多. 不過現有的光電埤塘每處覆蓋率不同,例如12-14號池看起來連20%都不到...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因埤塘面積小,依裝置容量可不經環評,被質疑是漏洞. 最後農委會出面制定「農田水利會
灌溉蓄水池設置太陽光電設施管理原則」,內容主要有

1.設置之總面積 不超過灌溉蓄水池滿位面積之50%
2.設施型態採浮力及高效率類。
3.如逢緊急狀況,須具可快速拆除之設計。
4.設施應與相鄰地形貌結合並保持自然景觀為主之特色,減低對周邊境之衝擊
5.施工前水利會應辦理說明會

日本同樣有農業用ため池(農用池塘)種電,佔面積比10%~85%不等(海外實績中有台灣?!),
當地人有無抗議便不知.

19% 兵庫縣加西市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37% 兵庫縣小野市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59% 兵庫縣加東市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85% 琦玉縣嵐山町(裝好裝滿)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結論: 請見目前已完工照片,水利會未來大概只能用浮力式,私人埤塘再觀察. .



===================================================================

問題15: 水庫種電就毀了?

答: 水庫湖泊只能用浮台式太陽光電,主要反對是基於景觀破壞與毒水疑慮.


國營事業台電,台水攜手要在水庫蓋水面漂浮型太陽光電,在立法院經委會遭藍綠立委以
影響景觀」齊聲反對. 綠委管碧玲更直嗆:「絕對無法接受,澄清湖不能裝置!」

面積占比最大應該是內埔子水庫,約10%,至於毒水未有任何證據. 下為歐洲裝置量最大
伊莉莎白二世水庫.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

問題16: 鹽灘地種電就毀了?

答: 荒廢鹽田種電似沒有國外例子供參考.


能源局從4314公頃國有鹽田,先排除國家級重要濕地,生態敏感區域,野鳥熱區,並與農委會,
鳥類保育團體,地方民眾溝通後,拍板定案立下102公頃的光電示範區. 其中80公頃為韋能
(速力),22公頃為天泰.

中華鳥會依然拒絕接受開發,理由是374公頃都在國際鳥盟認可的「重要野鳥棲地」範圍內.
幾經折衝韋能與天泰均同意將得標區域空出30%做為生態保育區,且從營運前到20年營運
期間進行生態監測. 過程請看環境資訊中心連篇報導.

2018年10月廠商進場施工時發現鳥況暴增,原因不明,可能是水位下降所致. 2019年1月
黑面琵鷺全球普查,台灣數量上升199隻. 不過該案2019年才全部完工,未來是否發生所謂
反光嚇到鳥仍不得而知.

中國有類似的是舊煤坑沉陷區,位於安徽省淮南,裝置容量世界第一.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

問題17: 公墓種電就毀了?

答: 不是把太陽能板直接蓋在墓碑上,是利用空地或已遷置的舊墓地種電.


國外案例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至於是否影響地理環境,就要請教專家了.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

問題18.農電共生就毀了?

答: 有分陸地上共生跟水上的共生,請看公視影片簡介.








===================================================================

問題19.什麼是鴨子曲線?

答: 傍晚後太陽光快速下降,其他發電機組須補上供電,當太陽能板逐年增加,描出的
供電曲線(扣掉PV部分)會形成鴨狀.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請發揮想像力,右邊是鴨頭左邊是鴨尾. 據模擬,台灣2025年鴨子曲線預估是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請注意,圖一為美國加州春天用電,尖峰在晚間,跟台灣冬季與周日用電接近,而台灣夏天
工作日尖峰在下午,即圖二. 圖一鴨脖子部分升載速度很快(3小時近13GW),甚至超過
圖二(6小時12GW),即冬天更難操作,台電也有類似預估,請續看問題19.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

問題20: 太陽光電是間歇性能源,如何調度?

答: 請先見離岸風電懶人包問題18與核能或火力懶人包問題27.


最簡單的理解方式,要克服兩件事
1.控制發電量始終穩穩地略多於用電量,且電網內電壓/頻率保持固定.
2.降低再生能源的間歇性,例如試著讓晚上仍有太陽光電可用,降低調度難度.
能源局簡介(注意綠色部分)(日本案例參考)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手段1:聯外電網
缺電時購電,過多就送走,然而送出去的電並不會憑空消失,收到電的外國要嘛用掉,
要嘛儲能,置之不理照樣會引起大停電,幸好多國間聯網可分攤風險,此條件台灣並不具備.

請注意歐陸電網使電力交換很方便,很多時候是基於價格,而不是為了調度,也就是即便
本國存在完全調度能力,也會因經濟性(便宜)直接向外國購電(私營電力公司以賺錢為目的,
不是以show出高超調度能力為目的),反過來說,主張台灣沒有聯外電網而直接跳到
「再生能源肯定行不通」,不過是見樹不見林且與事實相違,韓國,澳洲,日本與美國德州,
夏威夷州也是孤島電網.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韓國3020能源計畫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手段2:燃氣機組與抽蓄水力
CCGT升降速度快可配合再生能源,但過度操作反覆升降,效率會變低,且再生能源比例推高
讓燃氣機組容量因數降低(如愛爾蘭),每年分攤折舊增加,兩者都令成本上升,台灣正興建
多個燃氣機組.
抽蓄水力可選擇在發電跟負載間操作,彈性更大,過去行之有年的是夜間抽水白天放水,
未來可能建新的抽蓄電廠如光明(大甲溪)或翡翠水庫,用於應付第二尖峰用電. 缺點是
抽放間水資源耗損.

光明抽蓄電廠預定109年4月13日完成期末報告,初步評估若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預計花費
10年時間興建,其中包括3年前置期及7年主體工程.


手段3:其他儲能裝置
抽蓄電廠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電網級儲能裝置(99%以上). 這裡介紹其他儲能技術.

3A:電池,鋰電池,鈉硫電池,液流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較被看好. 台電的太陽能+風能+儲能,
蓋在七美島.

3B:空氣液化. 以液化方式儲存空氣,待需要時恢復為高壓氣體發電,原理見中國報導.
3C:重力儲能,看起來不適合地震地區.
3D:飛輪,空氣壓縮(CAES).
3E:熔鹽儲熱,常用於國外CSP電廠(集熱式太陽電廠),延長工作時間到太陽下山,能否
適用風電或太陽光電未可知,國外有研究將其與核電或燃煤電廠搭配,增加調度彈性.

經濟部聲稱2025年將裝置590MW儲能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相關技術種類很多,請參考資料一,資料二.

手段4 製氫,將電轉成氫氣儲存,利用氫氣可燃燒且無汙染特性增加使用彈性,沃旭能源將
首先使用在離岸風電,中國也有相關的計畫.

手段5 氣候預報
手段6 新電網技術
手段7 棄風棄光
望文生義,既然無法調度,直接棄電,以中國為例過去的棄風率(與棄光率,數據較少)是
2011年 16%
2012年 17%
2013年 10%
2014年 8%
2015年 15% (12.6%)
2016年 17%
2017年 12% (6%)
2018年 7%
棄電率5%以下就算高水平.

案例解說1:
目前全世界最成功的儲能首推Tesla在澳洲興建的Powerpack系統. 第一個建在Hornsdale
風電場旁,容量100MW/129MWh,造價6600萬澳幣,第二個建在Lake Bonney風電場旁,容量
25MW/52MWh,造價3800萬澳幣. Powerpack已證明能應對電網的低頻事故.

Tesla目前最新產品Megapack,預計為加州蒙特雷灣Moss Landing計畫採用.

實例解說2:
日本的儲能系統使用範例(中文解說).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北海道規畫興建240MW/720MWh的大型儲能系統,採三菱技術.
身為「當事人」,台電調度室的看法尤其值得關注,強烈建議擊點資料1,資料2.
網路上更有台電退休資深員工,分析各國調度實務之驚人大補帖,絕對值得一看.



=======================================================================

問題21: 離岸風電有計畫,太陽能計畫在哪裡?

答: 請參考太陽光電單一服務窗口.


=======================================================================

問題22: 不管啦反正再生能源就是貴就是不穩,就是不想用,怎麼辦?

答: 最便捷的方法是發起公投,"您是否同意:廢除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達成2025非綠家園?"


=======================================================================

問題23: 什麼是綠電憑證,跟認購有何不同? 為什麼Google抱怨買不到綠電?

答: 綠電認購是綠電憑證交易的前身,現已停辦,中間轉折跟Google有點關係.


前文說過,再生能源由台電躉購,因價格較貴,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有提供電價補助,台電
把這些錢分攤到電價中,經折扣後讓企業或民眾認購.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以2017年為例,費率1.06元/度,可認購量約13億度,只被認購近2億度,這2億度電價
會比平常再貴上1.06元,即2億餘元,杯水車薪.

公開資料,企業認購第一名為台積電1億度(認購上限值),個人認購台灣名人中
認購最多的是立委段宜康1萬度,某賴姓民眾更達3萬度之多. 下為企業認購15強.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既然綠電全由台電躉購,理論上做為調度方台電當然知道發了多少綠電,可避免超賣
(10億度綠電卻收人家11億度認購),基本確保了認購的錢花都在再生能源上,但嚴格
意義上,這卻更像是一種「認捐」.

類似買了一張刮刮樂發現沒中,感覺自己幫助到社會弱勢,實際上卻沒有任何憑證.
2016年便出現所謂Google認為綠電不夠綠的的爭議.

當時很多人誤會Google希望風電或太陽光電直接牽電纜到門口供應,甚至自行建造
綠電廠以確保100%純度,對此Google特別出面闢謠,歸納如下

1.沒要自蓋電廠.
2.100%純綠並非網民腦補的牽專線直接供電,是買下與用量相同額度的綠電.
3.綠電要通過第三方認證,由台電代輸.

4.在地採購,要求親自與綠電廠簽約,若在台用電卻購買他國憑證抵換,雖然乍看之下
也行得通,但在Google眼中亦屬不純綠電.

為解決多重問題,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綠電+憑證交易將可與傳統躉售併行,幾項特點

1.前述補貼取消.
2.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再生能源憑證中心負責認證.

3.這是買方與發電方間的交易,對綠電廠來說等於多一種選擇(原只有躉售台電單選,
現為二選一),因此隨著綠電+憑證交易量上升,台電實際躉購再生能源電量將下降.
(半途業者想轉回台電躉購亦可,價格以該裝置最開始供電時的價格為準)

4.電證合一,需要憑證者若無法自蓋電廠,只能靠買綠電取得憑證.
5.滿1000度電才發一張憑證,加上手續繁瑣,可能造成民間小額購買困難.

2019年1月Google終於宣布簽下綠電採購合約,邁開在台灣的第一步. (台電代輸報價單)



=======================================================================

問題24: 如何認證?

答: 電量還是靠電錶計算,再加入查核機制.

需用標準局認證電表並鉛封. 由於再生能源看天吃飯,可用天氣概況(或比對附近發電量)
做查核,避免以少報多. 請參考再生能源憑證中心解說.


=======================================================================

問題25: 為什麼需要綠電認證?

答: 企業需求,尤其加入RE100宣告使用再生能源的企業,都需要認證過的綠電.


RE100邀集100家企業(實則超過),宣告100%使用再生能源,不過加入不等於立刻使用
100%再生能源,達成日期可讓該公司自己設定(SONY訂2024年),最晚2050年要達成.
排第一的Ikea就下手多座風場,例如Hoopeston,Cameron County與離岸風場Veja Mate.

RE100中台灣公司只有兩家,可是一旦成為RE100供應鏈成員,就可能面臨跟Google
一樣買不到綠電的窘境,例如蘋果就將再生能源要求推向整個供應體系.



=======================================================================

問題26: 若達不成100%,能強迫企業起碼「部分使用」綠電嗎?

答: 只能靠修法.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內容包含明定用電契約之契約容量在某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
(俗稱的用電大戶),強制使用一定比例綠電. 若以5%估算約75億度,已經超過較低價的
競標離岸風電年發電量,所以離岸風電懶人包中才說有可能全由用電大戶收購,台電
躉購歸零.

2019年4月12日通過修法,並未明訂用電大戶需使用多少綠電,可能交由地方政府決定.
目前公開訊息經濟部打算分階段實施,最終目標是大戶10%使用綠電.

2019年10月初步拍板用電契約容量5000瓩以上的用戶,5年內透過自設,購電或買憑證,
代金等方式,使用10%綠電.

台積電則喊出20%綠電80%燃氣用電訴求,並預定在屏東自行開發1GW太陽光電廠.



=======================================================================

問題27: 西班牙高達54%是太陽光電,導致電費赤字?

答: 西班牙除了太陽光電還有聚熱太陽能電廠(CSP),實際情況如下.


所謂54%太陽能出自於朱姓電盲發表的媒體專文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根據2014年西班牙電力報告,太陽光電只佔該國電力3%,聚熱太陽能發電1.8%,合計4.8%,
朱姓電盲將數據造假十倍以上.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就算2017年,太陽能發電也只成長到5.2%. 電費赤字要考慮該國特殊的15年分攤計費
方式,2013年赤字實際上是2012年赤字的1/15,加上2011年的1/15...以此類推15年,
絕非2007年高額補貼單一事故造成,何況2008年金融風暴後,西班牙已出台多個法案
壓制赤字,詳情請見西班牙近期再生能源制度變革.



=======================================================================

問題28: 什麼是「需量反應」或「需量競價」?

答: 壓抑尖峰用電,從用戶端控制發電量的方法.


問題20中的調度方法,目的都是負載追隨,即「用戶需要多少,電網就供應多少」,長久下去
卻引發新問題. 由於用電尖峰持續上升,被迫興建新電廠,但花大錢蓋新電廠,只為支應少許
尖峰用電時間(比如夏季5個月,每天兩小時總計才300小時),實際上不划算.

所以與其無限制供應,不如從用戶端減少用電,即事先與用電大戶約定,在尖峰用電時間減少
用電,並給予電價回饋,如果電價回饋的支出比蓋新電廠還省,雙方都有利可圖,原因之一
就是尖載通常是最昂貴的電力.

這種調度稱為需量反應,而決定哪個用戶減少多少電,回饋多少金額,則稱為需量競價,台電
目前在其需量競價平台進行(一般用戶無法登入,可參考歷史資料).

例如台電統計2016年5-12月,台電以需量競價向用戶買電的金額是3億6677萬元,如果沒有
需量競價,台電的供電成本4億3054萬元,需量競價省下6377萬元.



=======================================================================
2019-01-17 13:44 發佈

stunmaker wrote:
強烈建議先閱讀前篇...(恕刪)


哦! 為何不提 效率比較 「高」 的太陽能塔? 要提 太陽能版 呢?

看來 歐、美、中 都是傻瓜,專用不好用的東西, 台灣獨步全球?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鬼扯一堆!

我就問你既然不能當基載,那怎麼取代核能?

晚上怎麼辦?陰天怎麼辦?用愛發電補缺額嗎?民營企業自已要建發電廠就是怕台電電不夠,自已用就好了為啥要調度給台電用?如果專門民營建電廠給台電用,那為啥不台電自已建,是要圖利財團嗎?

價格是不是比核電貴好幾倍?為啥歐洲各國政府一不補助就倒一堆公司?還又怪中國勒!

這麼好用為啥德國還要向法國買核電?為何還要用負電價強迫外國用電?為啥歐洲各國都不想幫德國用電避免自已的電網受損?

你再怎麼鬼扯,說德國多好多好,現實就是台灣要廢核用綠電就是把火力增加去補核電差額,現實就是德國一堆人用不起電,還要向法國買核電用,自已又用火力發電汙染空氣又造成溫室效應;現在世界各國的共識就是用核電降低溫室效應救地球。
把擁核和反綠電畫上等號?

我不反綠電,但是請做到總統承諾的不漲電價
我反對的是使用高汙染的燃煤及庫存風險高的燃氣做基載電力
simonbluee wrote:
我就問你既然不能當基載,那怎麼取代核能?


誰說要取代核能??


simonbluee wrote:
晚上怎麼辦?陰天怎麼辦?用愛發電補缺額嗎?


台電工程師說明



simonbluee wrote:
民營企業自已要建發電廠就是怕台電電不夠,自已用就好了為啥要調度給台電用?如果專門民營建電廠給台電用,那為啥不台電自已建,是要圖利財團嗎?


台電專業解說
民國80至85年間台電公司之電源開發計畫因民眾環保意識提升而受阻,導致夏季供電備用容量率
約僅5%,造成民國80年限電14次、83年限電16次等多次限電事件,影響經濟、社會及民生至鉅。
經濟部為解決電力不足之窘境,自民國84年起公告開放之民營電廠(以下簡稱IPP)興建,由台電公司
收購其電能。隨著IPP加入電力系統調度,逐年將備用容量率由民國84年的4.7%提升至民國93年起
均維持在15~20%,擺脫限電、停電之陰影。


simonbluee wrote:
這麼好用為啥德國還要向法國買核電


2018年法國又向德國買電



simonbluee wrote:
為何還要用負電價強迫外國用電?為啥歐洲各國都不想幫德國用電避免自已的電網受損?


德國官方報告點明此問題
德國聯邦網路局於2017年4月11日發布「最低生產報告」。
該報告指出,傳統發電機組基於其技術層面之限制,在面對電力批發市場的價格訊號無法靈活
反應,因此即便在預知電力供應過剩之情況下,仍需讓機組維持運轉,此為導致電力批發市場
價格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全由再生能源供應過剩所致。
BNetzA調查後發現傳統電源如褐煤、核能與硬煤發電機組為維持電廠穩定運轉的低性能限值
及相關技術因素,是使其無法停止運轉的主因。此使得當電力市場供過於求甚至出現負價格
訊號時,大量的傳統發電機組無法因應調整輸出


stunmaker wrote:
誰說要取代核能??...(恕刪)


1. 那太陽能是不是花錢當凱子做環保?台灣有德國有錢嗎?

2. 還有你說的夜間抽蓄早在幾十年前就在用了,國中高中好好上課的人都知道的常識,拿來唬爛笨蛋當解決方案喔?不過還是不夠補足啦!這麼好用德國為啥不用?就是不夠啦!

3. 我的主要問題你不敢回答嗎?民營公司自用的電廠為何要把自已需要的電給台電用?而且你還是沒解釋為何台電不自已建電廠而用不合理的高電價向財團買電,那是因為台灣父子要圖利財團的時候建的啦!

4. 法國向德國買電?然後呢?有德國向法國買的多?

5. 負電價問題你的解釋大家都知道,然後呢?有解決方案嗎?還不是花錢去強姦外國的電網。

整篇避重就輕,大部份都在打高空,標準的文青筆法。
simonbluee wrote:
1. 那太陽能是不是花錢當凱子做環保?台灣有德國有錢嗎?


太陽能價格高過火力跟核能.


simonbluee wrote:
2. 還有你說的夜間抽蓄早在幾十年前就在用了,國中高中好好上課的人都知道的常識,拿來唬爛笨蛋當解決方案喔?不過還是不夠補足啦!這麼好用德國為啥不用?就是不夠啦!


既然是用了幾十年的技術,為什麼突然就不被信賴了??
而且也沒有人說光靠抽蓄就夠了.


simonbluee wrote:
3. 我的主要問題你不敢回答嗎?民營公司自用的電廠為何要把自已需要的電給台電用?而且你還是沒解釋為何台電不自已建電廠而用不合理的高電價向財團買電,那是因為台灣父子要圖利財團的時候建的啦!


最支持核電,最反綠能的陳立誠先生回答您
PART1: 為什麼要向民營電廠購電?


PART2: 台電向民營電廠購電買貴了嗎?



simonbluee wrote:
4. 法國向德國買電?然後呢?有德國向法國買的多?

simonbluee wrote:
2. 國中高中好好上課的人都知道的常識


阿拉伯數字不認識?? 國高中沒有好好上課?? 數學老師常請假?? 再貼一次

2016年 德國買法國4.6TWh 法國買德國14TWh


2017年 德國買法國3.8TWh 法國買德國17.5TWh


2018年 德國買法國6.5TWh 法國買德國14.8TWh


法國從2012一路買到2018



德國售電收入



simonbluee wrote:
5. 負電價問題你的解釋大家都知道,然後呢?有解決方案嗎?還不是花錢去強姦外國的電網。


怎麼解決?? 中國都告訴你了,讓台電再告訴你一次





stunmaker wrote:
太陽能價格高過火力...(恕刪)


1. 然後呢?你有回答我的問題嗎?那為何不用便宜又零汙染的核能發電?反而要用汙染很大的火力?

2. 誰說不信賴抽蓄了?是跟本不夠,抽蓄不夠那怎辦?用愛發電?

3. 既然台電自已的成本比較便宜,那為何不自已蓋?不就是一堆環保流氓在卡?

4. 好棒棒,既然德國出口電力大贏,為啥德國電費比法國貴?空汙比法國高?現實怎麼這麼殘酷?
這裡引用ptt的文章:
資料網站:https://goo.gl/gQMnUU
該站資料來源(各國官方數據): https://github.com/tmrowco/electricitymap#data-sources

這網站提供了歐洲各國電力幾項主要資訊,包括:

1. 各類能源之最大及實際發電量 (包括:核.燃氣.燃煤.風力.太陽能.水力發電等)
2. 各國火力發電產生之污染量
3. 各國間之電力輸送現況
4. 各國電價: http://imgur.com/a/O5zis

數據很有趣,我們可以發現
政府口中的德國和實際的長的竟然不太一樣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客觀的瞭解,火電/核電/綠電在歐洲的現況
也讓你思考,台灣未來的能源應該長成什麼樣子。


資料簡單整理如下:
-------------------------空汙---------------------------
法國 vs 德國 vs 台灣 單位
碳排放 43g 415g 538g CO2eq/kWh
化石燃料佔比 5% 53% 86%

--------------------------------------------------------

德國 以煤養綠 民生用電每度10.4元 工業用電4.62元
法國 以核養綠 民生用電每度5.3元 工業用電3.51元
台灣 火電+核電 民生用電每度2.8元 工業用電2.76元

德國社會在綠能上,電價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空汙卻仍與台灣相當居高不下。

我們可以看見德國的空氣汙染不但為法國的十倍,電價也為台灣之數倍

也就是說德國在努力了多年之後,環保與潔淨能源似乎在德國成了假議題
德國在經濟與環保上,落得兩者皆輸..(原因請見下表。)


---------------------能源佔比---------------------------
法國 vs 德國 vs 台灣
核能 72%(62%) 15%(83%) 9%(55%)
燃煤 0% 36%(43%) 33%(85%)
燃氣 5%(25%) 4%(9%) 45%(93%)
風力 4%(23%) 6%(7%) 1%(8%)
太陽能 6%(48%) 5%(7%) 0%(0%) 台灣現在是晚上

數據說明: 該能源目前所發的電佔全國的當前用電之比例(括弧內數據表示,該能源之負載量)


5. 如果可以停機這麼簡單,那為何要用負電價花錢找別人把用不完的電用掉?
simonbluee wrote:
1. 然後呢?你有回答我的問題嗎?那為何不用便宜又零汙染的核能發電?反而要用汙染很大的火力?


對核電有興趣請看懶人包,答案都在裡面,而且沒有人說不能用核電.
核電佔比超過50%的全世界只有法國,比利時,匈牙利,烏克蘭,斯洛伐克五國.


simonbluee wrote:
2. 誰說不信賴抽蓄了?是跟本不夠,抽蓄不夠那怎辦?用愛發電?


抽蓄以外的N種調度方式都在上面.


simonbluee wrote:
3. 既然台電自已的成本比較便宜,那為何不自已蓋?不就是一堆環保流氓在卡?


台電已經回答過,沒關係再回答一次



simonbluee wrote:
4. 好棒棒,既然德國出口電力大贏,為啥德國電費比法國貴?空汙比法國高?現實怎麼這麼殘酷?


法國使用大量核電,德國選擇當綠能先驅,且大量使用燃煤,至於殘酷? 世上殘酷的現實可多了

法國核工巨頭Areva長期鉅額虧損,2011年虧損24億歐元,2012年虧損9千9百萬歐元(Penly 3號機
計畫取消),2013年虧損4億9千萬歐元,2014年虧損49億歐元,2015年虧損20億歐元,2016年虧損
6億6千萬歐元. 法國政府最終出手拯救Areva,由法電(EDF)收購反應堆部門,燃料棒與回收業務
分拆為新公司Orano.

2018年芬蘭Olkiluoto 3成本超支(由32億歐元暴漲到85億歐元)且機組遲遲無法完工,Avera被迫
賠償4.5億歐元.


simonbluee wrote:
5. 如果可以停機這麼簡單,那為何要用負電價花錢找別人把用不完的電用掉?


德國有綠電優先併網,棄電率很低,當核電跟煤電降載不及只能送出去.



說到夜間抽蓄,我今年過年在水里住一晚,竟然聽到水庫廣播說-今晚要放水,請民眾注意不要離岸邊太近,以免危險。

我國中時學到的是水利發電是晚上抽水,白天放水,怎麼那天晚上在抽水。

連當地民眾也霧殺殺。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