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灣大學生紛出走 寧赴陸重讀

高中畢業生紛紛選擇離開台灣,連已就讀大學的台生也留不住!美國肯恩大學中國校區大一台生蔡葆淇,原本就讀台灣某知名私校公共衛生系,卻因制度缺陷,選擇轉學並重讀大一;諾丁漢大學中國校區台生謝昀珊則是在台灣中部某國立大學讀了半年後選擇轉學,怕待在台灣「溫水煮青蛙」沒有危機感。

蔡葆淇從小就以醫護方向為職志,但當初學測沒考好,她在多方考量之下,決定留在台灣,讀北部某私校公衛系。

台專業證照法案牛步

問題是台灣的公共衛生師還沒有專業證照考試,相關法案從2014年考試院審核通過後,現在還躺在行政院,連立法院都還沒進。「老師只叫我們努力念書,像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等,說以後一定會考試、會有這個職位,但現在根本連影子都沒有!」她認為,台灣不尊重專業,在台灣讀公衛太沒有動力,大一那一年非常不快樂,決意換換環境,「既然中國這麼大,我要來看看。」

蔡葆淇說,現在大陸發展得很好,政治、經濟面已經超過台灣。她用高中成績加上雅思6.5分,成功申請到美國肯恩大學中國校區心理學系,並自願從大一讀起。

「其實在台灣時我就讀過普通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可以抵學分;但這裡是用英語教,教授教法也很靈活,不是照本宣科,所以我想再學一次!」蔡葆淇說,很奇怪的是她在台灣沒方向,來到大陸卻找到方向,決定以後去美國讀博,「這裡的同學都很有理想,我覺得自己有往前進,感覺很好。」

來大陸之後,母親朋友已在念大學的小孩紛紛問她怎麼申請的,每天晚上電話接不完。

新環境更激發學習力

謝昀珊是北市華江高中畢業,錄取中興大學外文系,念了半年,就以國際學生入學管道申請諾丁漢大學中國校區,讀英語言與文學。

「主要刺激我的動機是:台灣太小,我想跳脫舒適圈!」謝昀珊說,台灣很容易溫水煮青蛙,沒有危機感;考量諾丁漢大學中國校區離台灣近,又是全英語環境,她順利申請上之後就大一開始念,感受不同的上課氣氛。

受訪時謝昀珊才上了3天課,就覺得很不一樣:「其實我認為兩邊學生資質沒有不同,但在台灣,老師要花很多時間引導學生,學生才願意發言;在這裡學生比較主動,不會畏懼表現,可能是環境不同吧。」

謝昀珊說,透過申請過程,讓她更了解自己:「就是想離開台灣去外面看一看,就算我這次沒有申請過關,大學畢業後也會出國!」不後悔重讀大一,她也更珍惜這個重新出發的機會。
2018-10-02 6:26 發佈
我想大概又會有小綠綠之類的來酸吧

我站在第三方角度,在日本面試中國人台灣人

能力先別說,就是覺得台灣人少了幹勁

一副就是要我拜託你來上班一樣......

空谷101 wrote:
高中畢業生紛紛選擇...(恕刪)


少數幾個個案不值得討論。
你真是料事如神啊!果然樓上就來了!
軟體銀行 wrote:
我想大概又會有小綠綠...(恕刪)
空谷101 wrote:
高中畢業生紛紛選擇離...(恕刪)


這些個別能代表什麼?

講幹話的是太監 wrote:
這些個別能代表什麼...(恕刪)


那你們不是也常常拿個大陸的個案在說嘴嗎?

北一女小綠綠 wrote:
少數幾個個案不值得...(恕刪)


你好像都是用個案來討論吧
有時候還是要拿出數據來才能說服大家這個是個案還是潮流啊.....
大學本來就是靠自己,

如果要跑到其他國家才會覺醒的,

那就放他去吧,

其他人能夠在台灣就找到自己方向的只需要留在台灣,

師父領進門 修行在個人,

在大學特別的明顯,

在台灣或許大一大二的課比較緊,

大三大四選擇沒課出去玩, 窩宿舍睡覺,

還是沒課做研究, 這兩者的差異就很大,

把自己的怠惰怪罪到環境,

還不如說自己考不到台清交那樣競爭的環境,

花錢尋找競爭的環境是不錯的選擇...
空谷101 wrote:
台灣大學生紛出走 寧赴陸重讀...(恕刪)

其實我在看,現在大陸會吸引的五大人才

1 ) 環保永續 人才
2 ) 農村提昇 人才
3 ) 樹牧升級 人才
4 ) 未來交通 人才
5 ) 未來城市 人才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