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
學校應全面提供各式母語 供學生選修。
苦難的台灣過去雖然確實在國民初級教育中
使台語運用受到擠迫
但是,
也不能因此而倒過來改採 非選修教學。
畢竟,母語的原意 是指 母親在說的語言。
現在的台灣,多元族群早已發展到讓世人刮目相看的地步。
如何讓台灣未來的各種政策,都能以
最現代化的觀點入手
每一個面向,都展現先進民主國家該有的
人性「尊重」:
服務型合理施政 而不是 落伍型強勢控政
才是台灣能更為昂揚傲視世界的唯一基礎。
*強開服貿大門,就是一種莫名其妙的
強勢控政,沒革命已經不錯了!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高雄市市長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日前提出政見,其中一項政策指稱,「母語請你回家學,不要在學校浪費學校的時間」。引來本土語言團體不滿,台大研究生協會前會長周芷萱也對此反問,難道學「中文跟英文就比較高級」?
韓國瑜日前主張,高雄市的校園推動中英文雙語教育,而母語則讓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自己在家裡教,韓國瑜斬釘截鐵地說:「不能使用學校的時間跟資源!」他主張,將母語經費改為獎金,父母在家教得好的、通過檢定再發放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