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台灣政壇養網軍殺死民主害死台灣

台灣政壇養網軍殺死民主害死台灣

❌台灣政壇養網軍殺死民主害死台灣

❌台灣政壇養網軍殺死民主害死台灣

❌台灣政壇養網軍殺死民主害死台灣
❌台灣政壇養網軍殺死民主害死台灣
2018-08-25 17:40 發佈

jdme wrote:
陳文茜談台灣政壇養網...(恕刪)


婉君的言論支持度
也要跟後續投票有正相關
或是經得起考驗
否則久了
就是 狗吠火車

jdme wrote:
台灣政壇養網軍殺死...(恕刪)


雞排 板凳 秘滷

坐等中壢人
激化仇恨,製造對立,控制媒體,操弄輿論,騙取政權,掏空台灣........

這就是台灣二十年來的民主進程.......完。
wugoson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2-04-20 19:11
kicat

a70569929很了解民進黨呢,把「民進黨無民意,一直在養網軍」的事扣到國民黨頭上,果然是綠網軍本人

2022-04-21 12:55
政壇上許多人物都是來自網軍訓練營,最早的網軍訓練營可能是謝長廷創辦的“新文化研習營"。




一直有黑手在清理這方面的資料,留個紀錄,方便以後整理。
'
很少人知道春雨,這是歷史悠久最大的網軍訓練中心。現在已經開辦11屆訓練營。

'
怪不得新潮流勢力變得這麼大
'
(來源:《Vista看天下》第278期)
時事2016年4月28日 10:44
新潮流系的“春雨” 民進黨“青年近衛軍”揭秘

從台北出發,沿中山高速公路往南,大概2個小時到苗栗縣。下交流道后,沿着后龍溪、汶山溪,1個小時后就能發現隱藏在峽谷間的龍安橋。那裏溪水湍急、花草濃密,橋的另一頭是依山而建的溫泉會館,門前的旗子寫着:“春雨台灣新青年領袖營”。

  這座青年訓練營,由民進黨新潮流系——該黨內最大派系,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等人都是要角——一手建立,運營多年,卻一向低調行事,頗為神秘。

  目前,訓練營正在籌備2014年的活動,將遴選70名大專以上學歷者入營。多年的客座講師蔡英文,今年亦確定繼續授課,主題可能是“公民路線”。

  新潮流系的“春雨”

  “沒有很神秘吧,我們經常在大學裏面貼海報招生啊。”春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前民進黨籍“立委”邱太三说,他們只是不刻意宣傳而已。

  《時報周刊》報導,1995年民進黨人廖永來敗選“立委”,轉而着眼培育青年。邱太三等人幫他擔保,從銀行借貸600萬元(新台幣)成立基金會。后來廖選上縣長,基金會就全權交給邱處理。在邱太三一手改造下,“春雨”由一開始的夏令營性質,逐漸變為新潮流系(下稱新系)的青年軍搖籃。

  彼時,希望通過民進黨踏入島內政壇的青年,要麼南下“綠營老巢”高雄,要麼去台北參加培訓班,“春雨”是中部第一個“綠色訓練營”,甫一成立就在中部大學校園內引發轟動。第一屆學員、台中市議員陳世凱回憶:“那時候報名的人要寫自傳,寄來參加遴選。”

  由於有新系色彩,“進步”一直是“春雨”課程的核心,不僅有政治思想課,還有媒體傳播、藝文課程。“上過課的學生,未來可能會投入政治,也可能進入電影、媒體界。”

以2013年的“春雨”的團體課程為例,60人分成7個團隊,針對階級差距、性別平等、核電存廢、兩岸經貿等10個議題分組討論,模擬公共政策辯論並提供解決方案。“春雨”還會找各界名人來講課,除了蔡英文,前“財政部長”林全也是常客,偶爾有藍營背景的人也會來客串,比如曾任《中國時報》主任記者的黃哲斌。

  每屆訓練營為期3天,結束后指導員會詢問學員是否有意擔任下屆營隊的幹部。現年37歲的陳世凱就是這樣進入新系的,當年的“春雨”副執行長,如今已是新系要員。

  陳世凱很幸運,因為想加入新系並不容易,必須經過一系列的觀察、考核,並得到2名以上成員推薦,經過地方組織全票通過后,由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協商會”派員考察其政治立場、操守、能力、專長及派系忠誠度等,最后經“政協”表決同意后繳納會費,才能成為新系一員。因為有“春雨”的經歷,他很快獲得了“政協”的認可。

  2013年“立委”補選,陳世凱得到了新系的助力。那時,民進黨“選戰軍團”進駐台中,新系則動員了不少“春雨”學員,包括陳菊辦公室主任李柏毅、高雄市環保局行政專員何權峰等,都投入了40多天的選戰。

  雖然最終陳世凱敗選,但“春雨”學員們卻獲益頗多:“我們這群‘小朋友’,第一次有了操作大型選戰的經驗。未來我們會有更多資源、位置讓新人來歷練。”

  從助理開始“打工”

  民進黨一直有培育新人的傳統。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創辦的“凱達格蘭學校青年營”,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創辦的“新文化研習營”,前主席林義雄創辦的“慈林青年營”等,盡管各有派系背景,然而都為民進黨初步遴選了一批新鮮血液。

  不過,參加訓練營只是進入民進黨的第一步。青年人要想成為“青年軍”,進而成長為政治人物,還需要其他歷練,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方式,便是成為政客的助理。

  在台灣,各級民選公職人員都有數額不等的助理名額,“五都”市長有權任命政務官,地方縣市長則有機要名額,每名“立委”可聘用8名助理,市議員也有4至6名助理名額,費用由公家承擔。有些名氣大的“立委”,由於業務繁忙,自費聘請的助理更多。

助理的工作十分多樣,有秘書、政策研究、文宣助理等“文職”,也有媒體公關、競選組織等“武職”,一段時間下來能積累相當多的經驗。比起國民黨,民進黨的政治人物更注重對助理的培養,令許多青年能夠青雲直上。

  例如新系總召集人段宜康1988年大學畢業后,先做了《民進報》總主筆、民進黨元老林濁水的助理,1991年出任同派系“立委”盧修一、洪奇昌、葉菊蘭聯合辦公室助理,3年后在派系安排下參選台北市議員並當選。2001年他當選“立委”,隨后出任新系總召集人。

  有些助理,還能直接被培養成“老闆”的接班人。謝長廷的大弟子卓榮泰,28歲時擔任“老闆”的市議會助理,等謝轉戰“立委”后,市議員由卓接棒參選;謝轉戰高雄市長,卓又接棒“立委”。2004年,他還先后出任“行政院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等公職。

  偶爾,助理們也會隨着“老闆”之間的爭鬥而站上對立面。2007年,蘇貞昌、謝長廷爭奪“總統”選舉提名,由於兩人同為福利國系成員,不少“新文化研習營”學員也為蘇所用,結果兩位“老闆”打起對台戲,助理們也只好選邊站,偶爾還會有幾句“嗆聲”。

互聯網時代,民進黨把網絡文宣當做重中之重,在培養“網絡青年軍”上也是不遺餘力。2009年,時任黨主席蔡英文一聲令下,該黨成立了網絡部,專職拓展“綠色網絡能見度”,同時培養新人。

  當時,一批謝長廷麾下的“青年軍”受徵召投入“網軍”培養,充當骨幹成員。他們整合過往零散的網絡游擊戰,在Facebook、YouTube、PTT論壇及電子媒體中充當“輿論主攻手”,往往是有系統地一哄而上,被網民稱為“綠林軍”。

  比如,只要有不利於執政黨的新聞出現,他們便會發表有激烈政黨傾向的評論,同時在各個平台間快速轉載,還要轉發民進黨政治人物的評論,把本黨的人氣“刷”上去。此外,他們還要利用青年人不滿現狀的特性,以激烈言論吸引青年人加入陣營。有些人還會同時使用多個賬號交替操作,與同伙在短時間內相互轉載,以最大限度擴大影響力。

  4年前的高雄市長選舉,陳菊和國民黨籍候選人黃俊英廝殺激烈。在投票前夕,網絡上突然充斥着黃俊英“請臨時工刷票”的消息,雖然后來司法審判還黃俊英清白,但他已因1000多票的微小差距落敗。

  “綠林軍”的炮口也可對內。同樣是高雄市長選舉期間,陳菊因颱風天官邸休息、未第一時間視察災情的“睡覺風波”而飽受批判,民進黨中央為了搶救陳菊聲望,派出“綠林軍”製造謡言,说陳菊同門對手、前高雄縣長楊秋興當天也沒有勘災,反而“污衊陳菊市長”。

  很快,一則名為“楊秋興说謊,抓到了!”的抹黑帖在各大平台傳開。但有支持楊的網友發動人肉搜索,發現抹黑帖的來源是陳菊競選總部青年軍、“一日秘書”陳紹元。

  “年輕人大好前途,為什麼要充當別人的打手?”曾為民進黨員的楊秋興當時感嘆。









aopen168

a70569929多久沒看眼科了>

2022-03-19 7:55
kicat

a70569929看自己網軍被赤裸裸抓包了,馬上扣到國民黨頭上,手段低劣

2022-04-21 12:57
不仅是台湾,自媒体,网络媒体,全世界民主都完蛋...

因为人民都是笨蛋,不会思考...报纸时代,电视时代,媒体还能自律....因为企业大.爆丑闻,风险高.

现在时代,民主会逐渐死亡.只有民粹,.....
網軍有一定的手法

行為模式與一般網路使用者不同,透過有組織性和特定手法,來達到醜化對方、影響中間選民往自己靠攏、剝奪別人發聲權(檢舉)等諸多目的採取包括
>檢舉別人帳號意圖使人被封鎖
>反串、醜化對方陣營的支持者
>編煽情故事
>策反
>散播攻擊敵方的謠言
以上這些手段,當然手段有數不盡種,無法盡列通常是有人指導,至於可能有領錢也可能沒有

我來說明一下什麼是策反
同政治立場的人比較容易影響同政治立場的人
策反的例子有:
"我以前是深藍,現在我覺醒了"
"我那深藍的爸媽後悔投給XXX了"
"我爸是公務員、我媽是老師、我爺爺是外省榮民、我叔叔是軍人,我們家藍到爆炸,...........現在我覺醒了"
文章結構、SOP都很相似(每個深綠以前都是深藍,都有個深藍家庭、深藍朋友)
月經前緊張

同感 然後每個都會說無黨無派我中立[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2-04-20 18:19
wugoson

[100分][100分]

2022-04-20 19:12
看一個案例
'
https://www.ptt.cc/man/NTU/D5F9/D543/D2BF/M.1289982747.A.090.html
袒護菊網軍 Ptt兩站長辭職

「Ptt實業坊」BBS網站捲進五都選戰爭議。遭踢爆為陳菊網軍的網友「bennon」在發表「楊秋興說謊抓到了」文章後,帳號無端消失;網友追查後,站方才承認是應「bennon」要求刪除,網友認為站方處理違反站規,痛批「政治黑手伸進台大校園」。

由於楊秋興曾揚言對bennon提告,刪除帳號資料可能使楊秋興難以進行後續司法訴追作為,電信警察也可能難以查到被告資料,網友質疑Ptt管理人員為陳菊陣營護航。

「睡菊」風暴後,楊秋興表示,九月十九日凡那比颱風當天除證婚外,他都在應變中心坐鎮;「bennon」於九月二十九日在Ptt八卦版撰文,第一句話就是「楊秋興說謊,抓到了」,指控楊秋興當天上午在跑選舉行程。

這篇文章後來被引用放在網路上,楊秋興氣得說要提告;但十月一日有網友在Ptt上發現,bennon的帳號已不存在,「查無此ID」。

網友在Ptt提出質疑,站方四日回應,表示因發現bennon重複註冊多個帳號,才刪除;不過網友進一步質疑,違反站規刪除的帳號,都會公告,刪除bennon帳號卻無聲無息,不合情理。

昨天凌晨案情急轉直下,站方發表聲明,承認是「法務站長」Saxon濫用站長職權,應bennon請求後,越權刪除帳號;站方因此將Saxon解除站長職務,另外一名法務也「引咎辭職」。

但整起事件並未打住,網友在網路人肉搜索bennon的真實身分,發現他可能是台大前學生會長、並掛名「陳菊競選辦公室秘書」,幫陳菊青年軍上課的高閔琳。

消息一出,有網友痛批「政治黑手伸進台大校園」、「陳菊競選辦公室秘書致電,站務越權砍帳號」、「黨工這招很難看」。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可能是站方單純受人情拜託才刪帳號,未必是政治因素。
再看個例子:

侯漢廷說,他從消息來源得知,綠營的外圍組織真的是有領錢的作戰人員
緊盯著維基百科,只要有哪個條目被修改了,他們馬上就會收到通知
比如民進黨的定義被修改了,陳水扁的條目被加了XXX,他們馬上就會修改回去
從前年大埔案,他曾查過"公民不服從"的定義,
其中有提到甘地說的"公民不服從"要符合十個條件,
當中包括不能以任何暴力形式攻佔政府機關,不能辱罵政府官員
就算受到政府官員毆打也要乖乖被他打,甚至你要阻止你的群眾去毆打、辱罵官員

到太陽花發生前,維基百科上的公民不服從和甘地本人的條目,那十點都不見了
變成了清大教授所說的公民不服從就是要去抗爭、去佔領
到太陽花發生時,"公民不服從"一詞又再次被炒作出來,
侯漢廷便把甘地那十點補回去,但沒到兩天,又不見了
過兩天,再把它補回去,結果又不見了


jdme wrote:
台灣政壇養網軍殺死民...(恕刪)

再舉個01的例子
摳腳大漢假扮小蘿莉
'
剛來發的4貼,裝嫩,洗風向

最近4貼,現出原形。原來是摳腳大漢。


'
常駐01的網軍,上班第一天

繼續裝嫩

忘了換帳號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