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弟的工作為醫療業,所以多少知道一些醫師的工作境況。在關於柯
文哲薪水那棟樓中,有版友建議大幅增加醫學系人數,或者壓低醫師薪
資。對此看法,我覺得並不可行。主要理由有二:
1. 其實政府總量管制醫師數額已行之有年,其理由與維持醫師素質及
減少不必要的市場競爭有關(醫療必須高度管制,不能「自由競爭」;
如果醫師數額太多,導致醫療市場過度競爭,受害者將會是民眾)。
2. 台灣醫療也許稱不上頂尖,但在華人世界裡,絕對是相當有競爭力的
。我有段時間常跟著老闆到外國去交流、指導(老闆在國內的聲望與能力
應該只算中間),都受到很大的歡迎。不然為什麼台商大多選擇給台灣醫
師看?如果刻意壓低醫師薪資,我相信一定很多醫師會往大陸、新加坡等
區域流動,最後苦的只是台灣民眾。(現在已經很多外科、婦產科醫師都
到對岸去了。)
結論:這個社會對醫師友善點,是大家都得利!如果我們只為了心理的平
衡或爽度而去打壓醫師,其是受害的是自己,標準的贏了面子(讓醫師跟
自己薪水差不多),卻輸了裡子(醫療崩潰)!
==========================================
補充:雖然有人喜歡把這個世界想成是人人平等、不分貧富智愚的,但我的
經驗告訴我,每個人的智能與能力是差很多的!我遇到的許多醫師真的不論
反應力、記憶力、學習速度、邏輯都明顯比一般人好,如果問我生病時要給
這些人治療,還是給那些怎麼教都學不太好的人治療(我相信大家職場上應
該都遇到不少這種人),我想我會馬上選擇前者!有些東西不是靠熱情或信
念就可以彌補的...而且並沒有能力好的人比較沒有愛這種事。
=========================================
補充:分享給支持廣設醫學系的朋友
這一二十年下來,大學的廣泛設立確實沒有影響到大學生的
素質,只是成功將大學生拉下神壇。不僅提升了全民教育、
智識的水平,還減少了人民之間的文憑差距,這樣的政策果
然獲得企業、民眾的支持,是謂"成功的台灣教改經驗"。
街頭巷尾俯拾即是的大學生為國家提供源源不絕的優質民力
,人民甚為感念當年的教改推手。更是再次證明了人沒有明
顯的智愚之分,只要進了大學,過了幾年,取得文憑,便是
好用的人才!

positivesyndrome wrote:台商大多選擇給台灣醫師看,除了信賴感外,還有態度的問題。大陸的醫師是高高在上的,對待病人跟訓小朋友沒兩樣,除了設備外,各方面還是停留在70年代的台灣。你過去參觀的話,可以到診間看看。
因小弟的工作為醫療業...(恕刪)
之前在台灣的婦產科,親眼看到同一個醫師,前天值夜班,早上接生一胎,下午剖腹一胎,晚上繼續看診,除了覺得他好辛苦外,還為我老婆擔心,因為她是下午剖腹的那個。
幾乎沒多少休息時間,醫師不怕,我怕。
醫師都這麼拼了,底下醫護人員肯定更不要命,不過我是路人甲,不知道醫師及醫護人員增加,真的不能在工時和薪水方面達到一定的平衡?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