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資歷,是不是比參加國家考試、考公務員再挨年資容易多了?
台北畜產公司總經理姚量議,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蔡培慧(大埔抗爭)
現任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文林苑、大埔...)、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在入閣之前,也都曾擔任過農陣理事,
社運入朝 農陣熄火

昔日剽悍拆政府,如今前瞻、農地違章合法化卻沒聲音
這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屬最近民間團體討論最為熱烈的「8800億元前瞻計畫」。
蔡政府最近因為8800億元前瞻基礎建設再度與過去友好的社運、民間團體槓上,6月12、13日接連兩天,包括前國策顧問郝明義、政大教授徐世榮以及經濟民主連合、地球公民、惜根台灣、台灣教授協會等14個民間團體才召開記者會,要求改正蔡政府提出的前瞻計畫其中的亂象。
其實在更早之前,4月下旬當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在立法院以1分鐘的時間迅速通過時, 曾經擔任過農陣理事長的徐世榮就已經會同及林口A7自救會、反南鐵東移全線自救聯合會、經濟民主連合、惜根台灣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團體前往民進黨中央黨部靜坐抗議,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前瞻條例退回行政院重提。
綠營上台,農陣熄火
包括徐世榮在內的民間團體憂心的是前瞻計畫是繼續維持威權時代的計畫行政程序,不但繼續獨尊經濟效率,還完全排除其他重要價值,也排除人民參與。他們也質疑此計畫不尊重基本人權,若進行浮濫徵收及強制迫遷,許多人民將流離失所,因此要求退回行政院重提。
不管是這一波的前瞻或是最近最火熱的「反亞泥」事件,甚至去年的南鐵或是日本核食進口事件,細心的民眾可能會發現,從去年1月民進黨總統大選勝選以來,幾次的民團抗議活動或是行動中,過去在社運場合十分剽悍、行動力超強的農陣幾乎「沒有聲音」。
過去社運界一提起台灣農村陣線,許多人腦海裡浮現的就是「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這幾個字,確實2008年之後到2016年年初這一段時間裡,幾次號召農民上街佔領凱道、包圍內政部,拆政府的行動,農陣不僅動員力強,訴求明確,手段也相當剽悍,在社運團體中表現特別的搶眼。
不過2016年總統大選結束後,除了幾位重要幹部進入到政府體系,幾位年輕的原本在農陣的年輕人也進入到國會當助理,農陣不再活躍於社運界,農陣官網最近一次發佈新聞稿是在2016年的1月,如果說,2016年至今,幾次的社會議題因為跟農業關係不深,所以沒看到農陣的蹤跡,所以情有可原,那最近有關農地的重要議題,農陣還是沒有出聲,就有點說不過去。
最近經濟部打算讓「農地違規蓋工廠的業者合法化」,這個與農業農地關係重大的議題,過去要是發生在馬政府時代,農陣可能會發起「包圍經濟部」的活動,但是這次這個影響農地的重大議題,不僅沒看到幾位入朝的前農陣重要人士發聲,農陣本身在官網上也只寫了一篇「 農地工廠就地合法,環境成本誰承擔?」的文章,並沒有看見農陣有正式發出任何的抗議聲明或是新聞稿,這樣的行動力與過去動輒發動「拆政府」慓悍農陣幾乎判若兩人,讓很多關心社運的人很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