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中國讀書就業好棒棒?

近年來不少台灣學生選擇「西進」中國唸書,期盼能在其廣大的就業市場上先行卡位,同時也突顯出台灣「高教崩壞」以及「人才外流」的隱憂。然而,中國真的有那麼好嗎?一名在中國讀了3年大學的台灣學生,就在批踢踢「SENIORHIGH」版撰寫長文,試圖以親身經歷、分享其他台灣學生的經驗,說明實際上中國的教育與就業,似乎並非如外人所言般那麼理想。



這名網友表示,在台灣時,聽說中國學生聰明又努力,所以抵達北京後前幾個月,都抱持著兢兢業業的態度在過日子,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台灣都太過渲染了」,並以數個生活實例一一解釋。

網友指出,在教育唸書方面,室友天天11時上床睡覺,「即使作業沒寫完也要睡覺,隔天早上起床抄我的」;上課與高中「差不多」,「基本上沒什麼人聽講,大家滑手機、翹課、睡覺樣樣都來;跟在台灣流傳的人人舉手搶著發言,真的差很多」。

網友也提到,再者是「教授素質參差不齊」,雖以全英文授課,但「老師的英語口音,我真的不敢恭維;還有很多專業知識方面,常常老師不是很懂,我們都去問助教或學長姐」;且各省教育水平「真的差很多」。

該名網友提及,最近申請時發覺,台灣人在中國讀書,不論成績多好,「是不能保研的」。不過,他也說,「申請出國倒是可以」,但中國競爭十分激烈,「在北京非常非常努力GPA才可能有3」,恐影響到申請歐美學校,建議「如果目標是去歐美讀研究所的人,請絕對不要來中國求學」。

至於薪資就業的部分,網友表示,聽其他台灣學生轉述,「很多人批評台灣22k,但其實中國更慘是沒有基本工資的」,且「北京消費這麼高」,實習1天「公定價格只有100rmb,如果不依賴父母,根本沒辦法生活」,即使去打工,「一小時也只有15-20rmb」。

網友直言,「因為中國稅法的緣故,公司聘請台灣員工要另外報稅,所以很多HR不願意錄用台灣人,即使你能力再好,直接就把你的簡歷抽掉」;若是選擇直接投簡歷、不求助HR,可能也會有問題,「因為聘請台灣員工是需要繳外國員工的稅率,所以一般陸企是不願意錄用台灣人的,就連台企如果沒有特殊需求也不願意聘用台灣人」。

如果是在外企,網友透露,「領薪水的問題也很大」,若遇到疑似想「逃漏稅」的「外企」,其「通常是不願意申報有台灣員工,所以很常只能打黑工,到月底交幾千RMB的發票換工資,湊不到發票工資就會被拖欠」,讓他覺得很扯。

網友坦言,「台灣學生的陣亡率在本校大約為1/2」,自稱也是非常認真打拼,寫該篇心得重點在於「中國沒有想像中那麼有差距,在台灣排名靠前的人願意努力」,還是有機會的,且未來工作、升學,恐因政策關係受影響,「如果沒有有能力幫你解決這些問題的背景的話,不要輕易嘗試中國夢」;希望這篇文「能敲醒一些擁有過度熱情中國夢的學生」,把機會留給那些「真的有非來不可理由」者去追夢。







創夏,你怎麼看
2018-05-27 15:17 發佈
gn00448694 wrote:
近年來不少台灣學生...(恕刪)


某網友,連學校不敢提




姓網名友嗎?
好歹也把人事時地物寫清楚一點。
不去檢討台灣自己為何讓他們出去讀書?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第一次看这文章,大概也有3年前了。。
gn00448694 wrote:
近年來不少台灣學生...(恕刪)
聽說「百萬小學堂」的小西瓜 選擇登陸上大學不知是真的還是假的?申請歸申請?唉!現在18歲就很有主見要出去怎麼說就是留不住...
这篇源自ptt上转载都不转全 怀疑作者只是去211普通学校 不是985重点学校 台湾媒体只会报道清华 北大 没其他学校
gn00448694 wrote:
近年來不少台灣學生選...(恕刪)
看看他們大學多麼難考 ,就知道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台灣卻是100%
市場大競爭當然大,自己絕對要有本事, 才能就業

父母如果沒有評估過會讓他過去嗎?

台灣只能自己提升,防堵無效

键盘飞行大虾 wrote:
这篇源自ptt上转载都不转全 怀疑作者只是去211普通学校 不是985重点学校 台湾媒体只会报道清华 北大 没其他学校...(恕刪)


211已經是最靠前的一百多所大學了,985層級再高一點而已。中國大陸有兩千多所高等院校,211和985在裡面都算是最頂尖的。

實際上即使不是出身211或者985這類學校的普通學生,只要課業OK,出社會肯吃苦肯打拼,找工作也蠻容易的。
同样北大清华的大学生,北京的和外地的,招人单位一般会偏向外地的。为什么?因为外地的学子考进北大清华比北京本地的要难得多,难到什么程度,三四线城市考入北大清华的学子有的地方会奖励二,三十万人民币。而台湾学子上北大清华又比北京当地的要容易的多!那你既然享受了入学的优待,那么就业就要经受市场的考验了,这个非常公平。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