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北大台生自愿加入共产党:看清台湾“民主”的真面目



依照中國共產黨黨章第一條,當前所有臺灣同胞都具有中國公民的身份的,自然有權利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2013年我來北京學習,此後從2014年到2016年年年都交入黨申請書,積極參與黨課培訓、進行思想匯報。我周圍很多認同中國共產黨的臺灣青年也都自覺貫徹落實黨的綱領、章程、決定和紀律。

在大家看來,臺灣同胞認同和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一件很樸素的事情,包括前段時間我們自覺學習“兩學一做”和增強“四個意識”,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思考國家未來,眼下又在為學習十九大精神忙碌著。雖然我們生長在臺灣,但也能像大陸年輕黨員幹部那樣,一起學習共產黨的精神,一起思考國家民族的未來,一起到農村調研扶貧,一起參與祖國建設和發展,一起見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理論和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說起我為什麽這麽積極地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還要從我在臺灣的生活經歷談起。

看清了臺灣“民主”的真面目

早在2007年我在臺南讀書時,就自發組織了一個馬克思主義讀書會,至今正好10個年頭了。當時我和幾個朋友分別在臺北、臺中、臺南成立這樣的學生社團,學習和重新認識中國近代歷史。有意思的是,讀書會成員以工程類科的學生為主,也有在臺灣打工從事勞動工作的經驗,我自己本人也從事過修車,從學徒一直做到技師。這些經歷,讓我們對科技工廠剝削勞工的現實有深刻認識。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臺灣資本企業主剝削裁員的情況非常嚴重,工人經常是用身體健康來換薪資,尤其是在無塵室裏面作業的人員,身體損害很嚴重。這樣的情況也使得我們當時有一批青年工人思想左轉,開始學習認同馬克思主義。

但是很可惜,那時候由於兩岸交流仍然處於上層階段,讀書會最後只能維持在爭取工人權益的部分,還未上升到愛國民族主義的部分。後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這樣的情況在現在臺灣愛國青年組織的讀書會中已經出現變化,除了認同更加公平的社會主義理念外,也通過各種社交媒體渠道了解到了大陸這些年的變化。我認識一位在臺南自發讀書會的年輕朋友,學的是醫護專業,他告訴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士,成為軍醫為保衛祖國做貢獻。這樣土生土長甚至沒到過大陸,卻有這樣愛國熱忱的案例在臺灣其實並不少。

回憶我高中時自發學習寫簡體字,上大學時在臺灣看大陸書籍或是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有關的材料,經常被人“舉報”或刻意在行動和言語上排擠甚至攻擊,所以我很早就感覺到臺灣的言論是有局限不自由,思想是被壟斷的,政治是不包容排除異己的,民主只是少數特定人士在把持操縱的工具。

反觀我來大陸後認識的朋友,有一位學生會主席是共產黨員,大學畢業後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去西部最貧困的地方扶貧支教,共產黨是努力把最優秀的人才放到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建設的工作上去。而臺灣的所謂“民粹民主”,就是放任學生去破壞合法的人民代表程序,再由政治團體收割,這樣用暴力推翻議會有利於我言論自由嗎?執政黨通過選舉上臺後就獨斷專行,這就是所謂的“民主”嗎?這樣破壞兩岸關系有利於人民群眾的利益嗎?

而每次我談到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事情,這時就會有人說要“臺灣政府”會取消我在臺灣的戶籍,還要罰我錢,我們也一直被這樣的言論脅迫著,動不動就有人恐嚇我們要是敢回臺灣就要把我們“抓去關”,我實在是深刻感受到了臺灣自詡的所謂“民主”和“自由”到底是什麽。難道是暴力的民主和恐嚇的自由?從這點來看臺灣整體仍然沒有走出“恐共”和“反共”的心理,才導致臺灣集體對中國共產黨的恐慌。

這和當前的中國共產黨很不同,習近平講“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開放和包容已經成了主旋律,對臺政策談“融合發展”就是一種自信的表現,我們能看到大陸歡迎臺灣青年融入祖國大陸,共同參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

共產黨員總是沖在最前面

很多臺灣人其實並不了解大陸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通過這幾年的觀察,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是怎麽照顧人民群眾、少數民族、弱勢團體及各行各界,怎麽為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怎麽建設和發展國家使得人民生活幸福。

我在大陸見到中國共產黨的基層幹部,他們紮根地方努力發展建設,地方一年比一年更好,以我在內蒙古參與扶貧支教的工作經驗來看,我和當地的老師以及支教團的同學們一起在支教崗位上,通常一個人要幹好幾個人的工作,從學校領導到基層教師都一視同仁,沒有說領導就有特權,校長就不用值班。在內蒙古,看臉就知道誰是幹部,越是領導臉就曬的越黑,越是代表幹的活越多,除了要把學校的教育工作幹好,幹部還要下到牧區和行政村為老百姓服務。當時內蒙古搞“十個全覆蓋”,就是要把現代化的水、電、網、教育、醫療和社會福利等覆蓋到農村,給牧民修路蓋房子打掃衛生,這些義務貢獻共產黨的幹部都是沖在前面。我在支教的時候學校也將我作為幹部參與了一些扶貧的工作,這些共產黨人的事跡很令人敬佩感動,當時我就想,如果能加入中國共產黨,能為西部人民做貢獻,能讓他們過的更好,環境更好生病更少,臺灣戶籍又算什麽?

我到內蒙古支教後,也仍然和北大的老師同學聯系,他們通過我的社交媒體看到了我在內蒙古生活和當地經濟環境的具體情況,北大國際關系學院黨組織為此特別支持我在支教地開展的教育工作,通過學院黨組織一些研究生開展對貧困縣經濟教育的調研,了解當地的具體情況,也和當地黨員幹部共同開展“兩學一做”的學習和交流工作,學習地方一線扶貧的工作經驗,以及交流與服務教育事業相關的黨建工作。同時也在北大學校號召募捐,將物資引進我的支教地,通過黨組織和各界的支持,給支教地學校設立圖書館打下了基礎,一部分甚至實現了圖書數位化。後來我也了解到,其實我們學院在雲南也已經有對口幫扶點,而這些對貧困地區的幫助,都是學院黨組織號召黨員自發支持的。我這一級的支部書記,為了捐助圖書的事情和爭取上級領導的支持而積極奔走,在運輸捐助物資的過程把腰都閃到了,他們為了進到內蒙古,半夜坐17個小時的火車到草原。這些全是出於自願關懷祖國西部的發展建設,這些黨員幹部恪盡職守又心懷國家天下,每次想起都很令人感動。

這些年我們能看到現在國家和黨中央非常重視解決貧困問題,幫助人民群眾脫離貧困,中央有大量人才和資源在支持地方發展,甚至對於少數民族遷移安置,解決文化傳承和解決就業等都有非常完善的政策。說實話,臺灣很多縣市的現代化成都還不如大陸脫貧的貧困縣。我作為臺灣土生土長的客家人,不止我所出生的豐源,客家和原住民聚集的客莊、部落和大陸的地方發展作比較,早已經遠遠落後於許多“貧困縣”了。

臺灣需要的也是為老百姓創造價值的政府和政治制度,正是因為共產黨的體制能創造價值和發展生產力,才能讓不少臺灣同胞從認同到肯定和決心加入中國共產黨。因為中國共產黨幹實事,真真實實做得比臺灣島內政治團體贊多了,試問既然這樣,臺灣青年為什麽還要被迫在兩個爛蘋果中間去選擇呢?

從去年520起兩岸關系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我個人認為這一變化不僅僅是由於民進黨上臺和蔡英文政府對“九二共識”做出答復與否,更是在於臺灣有越來越多人看清臺灣當局綁架人民群眾利益的本質,許多臺灣中下階層人民痛苦無處發泄,逐漸開始在全島內外自發地產生認同中國共產黨的聲音,無論是否在島內媒體上公開認同中國共產黨或是開展各樣自發的學習和認識,這一聲音是跳脫臺灣過去所有統派團體論述的,也是跳脫臺灣藍綠政治的,這一聲音更是跳脫兩岸當前局限指向未來的。臺灣同胞提出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為了愛故鄉、愛臺灣,尋找臺灣人民未來幸福的出路,也是為了愛民族、愛祖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實際的貢獻。

相對比起臺灣島內的政治,我必須明確地說,在為基層人民群眾的利益著想方面,中國共產黨比臺灣島內任何組織團體都做的更好。引用習總書記的話“百聞不如一見”,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朋友真的要多來看看,多多比較比較。

http://news.ifeng.com/a/20171101/52899401_0.shtml


多么发自肺腑的感言?
这样的台湾人才是真正有眼光,有格局,有理想的聪明的台湾人
如果台湾多一些这类人,少一些太阳花青年
台湾现在又会多么美好!
2018-02-13 14:13 發佈
台灣民主政治的真相:

金主利益>政黨利益>人民利益>>國家利益
五毛回一次 wrote:
依照中國共產黨黨章第...(恕刪)


哥!你講話實在~

加入共產黨,人生是美好的
這篇文章雖然赤裸裸滴在宣傳,但是有些論點是正確的。
共產黨確實在扶貧這一項上超越全世界所有國家和政府。
不明白的,看看幹部下鄉,定點扶貧,精準扶貧。扶貧是政治正確,扶貧就是正義。
共黨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黨,只要上面有命令扶貧,下面簡直忙碌得如同螞蟻一樣。
我一直都相信中國人的劣根性, 台灣是人扛著制度瞎搞; 中國是人佔制度來瞎搞
mobile 01 刪台灣人的文章刪的很爽
大陸五毛統戰文章都不用刪除嗎?
言論自由這麼搞的嗎?

薪水要按比例上繳的。

中組部


𪚥𪚥𪚥𪚥𪚥𪚥𪚥𪚥𪚥𪚥𪚥𪚥𪚥𪚥𪚥
個人無意筆戰。
版主說得都對。
加入哪個黨派都是個人見解或喜好不同罷了。
服務百姓,造福人群。這個點我非常支持。畢竟這世上苦難的人事太多。
只是,要造福人群不一定要加入黨黨,才能進行。
例如,泰瑞莎修女的義行,不正是讓人津津樂道。
也祝福版主,善心善行遍佈天下。
也希望世上有更多像版主這樣善心的人,一起為各地的苦難人們盡一份心力。
看這篇

我第一個聯想到 台灣也有類似的組織 他們是 慈濟志工


kelune wrote:
我一直都相信中國人的...(恕刪)


只要是人都有劣根性,其本質是環境與教育,請問您,美國人的劣根性是什麼?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