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10大壞習慣,原本想問大家犯了幾個,
但有些越看越奇怪,想改問這裡頭可信的有幾個?
http://auto.ltn.com.tw/news/6254/7
1. 習慣把手放在排檔桿上
平常除了換檔之外,手應該要避免放在排檔桿上,若是在沒有換檔的情況下一直把手置於排檔桿上,會增加變速裝置的重量導致內部磨損,平時開車應該把雙手乖乖放在方向盤上,等需要時再將手移至排檔。
2. 忽略手煞車的重要性
當車子停在有坡度的車位,若忽略掉使用手煞車,很可能迫使整車的重量會加諸在停車制動銷(Parking Pawl)上,久了之後容易造成故障,因此建議在停車時打入 P 檔後搭配手煞車,以此減少機械零件的壓力。
3. 裝載過重
過多的重量會直接影響燃油損耗程度以及操駕穩定性,也會造成懸吊、剎車以及引擎零件額外的壓力,因此除非必需品之外,還是別放太多東西在車上,避免讓愛車承受多餘的負擔。
4. 油箱內放太少燃料
若在油箱汽油量過少的情況上路,可能讓燃油泵過熱造成故障,因為現行的燃油泵是利用大量的燃料來進行冷卻,因此過少的油量無法達到有效的冷卻效果,對車體可能造成嚴重損害。
5. 重踩油門或剎車
若是習慣大力踩油門的駕駛朋友得注意,重踩油門的動作容易消耗汽油;重踩剎車也容易讓剎車踏板鬆脫,建議平常還是平穩地踩油門或是剎車踏板為佳,大力踩油門、剎車的動作能免則免。
6. 冷車時馬上加速
冷車時雖有一定的供油穩定性,但仍建議車主在剛開始起步時,先以較低的速度行駛,不要重踩油門拉轉速,讓引擎慢慢達到工作溫度,才能延長引擎壽命。
7. 長時間踩離合器
開手排車時,若是無時無刻都將腳踩在離合器踏板上,容易損害離合器壓板、軸承以及軸臂等裝置損壞,嚴重更可能讓離合器瞬間故障無法排檔,增加行進過程中的危險性。
8. 停妥前就切 R 檔
許多人習慣在停車時,在尚未完全停止前就打入 R 檔要準備倒車,這種有點「半強迫方式」打檔的動作,可能會讓排檔裝置出現問題。
9. 下坡頻踩剎車
開車下坡一直踩剎車是一般駕駛都會有的反應,但這樣的習慣容易讓剎車系統過熱,也可能導致剎車踏板鬆脫,因此建議車主在行駛下坡路段時,可以入較低的檔位,運用引擎剎車的力量控制車體,也比較有效率。
10. 忽視警示燈
儀表板上如果有任何警示燈亮起,或是聽見愛車發出異音或飄散異味等情況,車主可千萬不能輕忽!一旦有發現異狀,車主應盡速下車檢查,並前往修車廠進行各種檢視,確保自己的行車安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