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審會今天召開第三次「課程審議會學生代表遴選會議」,教育部上午公布課綱審議委員會遴選辦法,71名委員參與會議,36名候選人陸續自我介紹闡述參選理念,下午3點開始投票,總計68人領票,歷經半個多小時,再由6名非候選人學生擔任監票委員,開票結束後卻發生特殊教育分組與藝術才能票數兜不攏,又因國中組廢票達4票,學生要求重新驗票,順利產出22名委員。
學生劉千萍、蕭竹均、廖浩翔與林芳如4名當選人各當選兩組,彰化高中畢業生蕭竹均選擇審議大會委員,他表示,課綱先由小組裡確定後,再到各分組討論,經由政府代表、專家學者及學生代表投票通過後送到審議大會,今天選出的學生代表職權只有審議,學生代表依照教育理念給予建議,但樂見這是去年反課綱後改變的第一步。
他希望台灣能走向柔性課綱,尤其公民和歷史能由教師帶頂學生思辨,沒有一定答案,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
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千萍是新住民二代,她參選國民小學與審議大會兩組,她希望學生的世界觀應健全廣泛,從小學時紮根,劉千萍最後選擇審議大會委員,將同為新住民二代的周守信也能遞補當選。
這些人憑什麼代表全國高中生?民意基礎何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