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鼎ASCO報告 張念慈:翁啟惠將出席

浩鼎今天宣布獲得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通知,接受OBI-822在大會中口頭報告,浩鼎董事長張念慈表示,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將出席年會,但不代表口頭報告。

張念慈強調,從來沒有說過:「解盲失敗」,之前三期臨床試驗數據沒有顯著意義,只是代表不能提前申請藥證,只能算是途中的一個挫折,外界認為「臨床失敗」是誤解。

浩鼎總經理黃秀美則指出,OBI-822的免疫療法與過去不同,不是藥打下去就會立即見效,而是可能出現遞延效應,但對於病人的長期存活有顯著效果;由於歷史上從來沒人看過「醣分子」可以產生抗體,且產生的抗體可以給病人帶來好處,這也是ASCO認為這是醫學上重大突破的原因。

張念慈表示,OBI-822未來可能再度進行全球的三期臨床試驗,因為藥效很強,每個月打一針,每克可以供給3萬個病人使用,未來沒有量產產能不足的問題。

至於內線交易及高層賣股問題,張念慈解釋,去年上櫃後員工認購浩鼎股票,很多人都是借錢買股,今年初面臨償還利息的壓力,加上年初浩鼎還有一次員工認股,為了籌資員工才會「賣老股」,並不是對公司沒有信心。
張念慈強調,相對台灣對「內線交易」的規定,浩鼎這次解盲採取美國最高標準,規定內部員工30天前不能交易,當臨時公布員工「不准賣股」時,還引發員工不滿。


不是身體不堪負荷?
怎麼這麼多種標準~~
2016-03-31 12:02 發佈
請問散戶賠了幾億?散戶買的基金又賠了幾億?國內基金操盤手素質低落不是一兩天的事,收入根本不是來自於本業。

Bravo4freedom wrote:
浩鼎這幾天的發展對照...(恕刪)
Bravo4freedom wrote:
浩鼎這幾天的發展
對照之前宇昌的結果
浩鼎未來應該還是ok的

2014 年 4 月 21 日,美國 FDA 正式核准中裕(宇昌)愛滋病新藥 TMB-355,年底有機會取得藥證,最遲可在明年 4 月前在美上市。
當初追打宇昌案的官員及民代,用每股淨值來衡量當時宇昌的價值,甚至說國發基金在這個案子的投資,因宇昌每股淨值低於 10 元而認列虧損。
然而,2014 年 6 月中裕的收盤價 175.39 元,國發基金持有 4 萬張,帳上就狂賺了約 70 億元。

1.當初特定媒體和名嘴說宇昌案重創生技業,以後沒人敢投資,看來都是屁話。
2.同樣的媒體和名嘴,在新流感流行時,不斷危言聳聽、造謠抹黑說疫苗有問題,不也是打壓生技產業。
浩鼎 ASCO 報告...............為什麼翁院長要出席?

又不是臨床試驗主持人,也不是浩鼎員工




andy0711 wrote:
又不是臨床試驗主持人,也不是浩鼎員工


股東關心公司..也應該說的通
浩鼎新要得雙盲測試是否還在持續進行? 然後在 ASCO 會議上公佈新的結果?

如果不是,這新藥還是無法取得藥證,如果是,為何不是另外找一組測試對象安排第二次雙盲測試?

若藥物本身沒有做任何修改,持續做雙盲測試有何意義?

新藥開發的生技產業若大家都急功近利,所託非人的話,就會變成打假球的職棒,多來幾次,就不會有投資人上當。多少學者,科學家抵擋不住誘惑,捲入這樣的金錢遊戲,身敗名裂。

我們的社會對這些學者們實在太過寬容了。政客需要學者背書,掌控了大部分的國家資源,這還不夠,還要欺騙投資民眾。若翁啟惠以後得到諾貝爾獎,台灣人還會引以為榮嗎?
Bravo4freedom wrote:
浩鼎這幾天的發展
對照之前宇昌的結果
浩鼎未來應該還是ok的

2014 年 4 月 21 日,美國 FDA 正式核准中裕(宇昌)愛滋病新藥 TMB-355,年底有機會取得藥證,最遲可在明年 4 月前在美上市。
當初追打宇昌案的官員及民代,用每股淨值來衡量當時宇昌的價值,甚至說國發基金在這個案子的投資,因宇昌每股淨值低於 10 元而認列虧損。
然而,2014 年 6 月中裕的收盤價 175.39 元,國發基金持有 4 萬張,帳上就狂賺了約 70 億元。



照這樣發展下去,國安各大基金更該買進浩鼎。

說不定真的會上 1600塊

然後全民分紅!
不是說生病有掛的可能嗎?怎還有精神參加研討會呢?
要他到立法院報告

就像個通緝犯一樣龜縮隱匿起來

一講到浩鼎

他就衝出來了....
牠不是重病住院嗎?怎好的那麼快 可以下床走路了 還參加研討會 這不是證實以前都是說謊嗎?堂堂中研院長竟然也會說謊 真是台灣之光!!!!!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