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您覺得這位學者了解核電及綠能嗎

看下面文章
覺得他對再生能源及電力電網
並不瞭解, 甚至很多誤解

2016新能源政策, 2025非核家園
可能是影響國家財政最大的政策
若有不當
每年的代價很可能高達三千多億
,比年金的影響還大的多,
還削弱了台灣未來的競爭力,並大幅提高電價

而這筆代價完全是可避免的
也不需大幅提高電價,或提供長達20年,每年高達千億的高額補貼

-------------------------
先前他曾與太太一起參加反核運動,對於核電他持反對的立場,主持人問到他,目前台灣有缺電的問題,若反核要如何解決這問題?他對此做出回應。
陳指出,其實台灣沒有核電的基礎,核廢料處理是個頭痛的問題,若加入處理核廢料等問題,其實成本會較高。
陳強調,台灣適合綠能,他有許多南部的朋友已開始使用太陽能、沼氣發電等,都可以使用。
陳指出,政府在綠能方面的推動處於較為被動的狀態,節能減碳也沒有推廣完全,若好好做節能減碳,可以省下許多電。
陳強調,目前經濟部或台電對綠能沒有相對的政策,也沒有去研議或規劃,但民進黨有在綠能發電的產業發展計畫當中,有在這部分有做很好的規劃,若搭配全民節能減碳,相信就不用使用核電廠。
2015-11-28 6:03 發佈
2025就有新能源了.............

還有難道人家要告訴你他有底牌用愛發電嗎

九九歸一 wrote:
2025就有新能源...(恕刪)


請就事論事,大家討論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看下面文章覺得他對...(恕刪)

很簡單啊,關閉一年試試看,一個夏天就打回原形了。

撐得過,就此全面關閉。
撐不過,從此別再多嘴有的沒的。
我砲故我在
現在最夯的不是PM2.5嗎.....

正在發生的不先處理....

卻一直想廢掉可能發生的.....

反核反火反風反水....還剩下什麼.............

靠太陽能???別鬧了
引述一句某醫生在醫療上的感覺:無知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也適用在核能上,有一種人是習慣性的對新科技感到恐懼,這種人跟他講理性分析是沒用的。

現在co2和pm2.5浮上臺面,把地球搞成不能住人及慢性自殺要和承擔輻射風險開始拔河了。

co2讓氣溫升高,這導致極端氣候,很好的比喻就是冷水跟熱水,熱水即使不加熱,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到水是很劇烈的在對流,冷水則是很平靜,現在升高0.8度就有感了,這幾天北海道不是又創62年來最大暴風雪嗎?

有件事情可以先想想看

啥是核廢料?

是用過的燃料棒嗎?

其實不是!

用過的燃料棒,每個國家都嚴密的收藏著!

鐵桶裡面裝的只是穿過的衣服,用過的衛生紙!

為啥要蓋個反應爐,生產這種可怕的燃料棒?

難道沒有那種可以燒光光的燃料棒可以用嗎?

當然有!

這是世界每個國家不願告訴你的真相

因為

只有用過的燃料棒,才能製造核子武器!

真正有心於環保與能源的人

請網路搜尋"釷反應爐"

larry-han wrote:
有件事情可以先想想...(恕刪)

請網路搜尋"釷反應爐"



這還只是理論階段,每一種技術都有其困難點,你說的這個還不到可以實際應用的階段。

如果要說好用,那核融合不是更好,但目前就是做不到,讓他爆炸可以,但可以穩定用來發電還不行。

討論核能是跟現實息息相關的,甚麼燃料棒的太天馬行空了,人類社會說到底都是經濟利益,我可以用少少的錢用能源才是王道,再來才是考慮其他問題,例如颱風是不是會把我家掀了或大雨是不是會把我家淹了!
不管啥學者,沾上了政治習氣就腦殘了
就事論事?

那學者我知道是誰 完全避重就輕的說法 廢料放哪裡 總之不會放自己家 有人會收

那種發電量 早點洗睡睡

綠源其實沒不好 只是效益太差了 可能要技術突破好幾次 才可能有點份量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請就事論事,大家討論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