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我女兒死得太冤枉」 醫療人員有話要說

我女兒死得太冤枉」 醫療人員有話要說


李珮筠的舅舅與母親在加護病房外接受媒體訪問。
分享在八仙樂園粉塵爆炸中痛失愛女李珮筠的母親質疑醫療體系轉送機制混亂,但醫勞盟臉書回應,不會有醫護人員坐視生命流逝,但是燒燙傷的傷患,在事件發生的那一秒鐘,幾乎就決定最後結局。
在八仙樂園粉塵爆炸中,轉送至中山大學附設醫院救治的20歲李珮筠,今天下午在家屬同意下拔管,成為這起意外事件的第一位罹難者。

「我女兒死得太冤枉」,李母今天接受採訪時泣不成聲,她說,女兒在27日晚上9時多發生意外後,還曾撥打電話說,都是旁邊的路人在照顧她,當時的她意識還很清醒,就因為一直送錯醫院,要轉院卻又被拒收,直到隔天凌晨5時才轉送中山大學附設醫院。

對於李珮筠母親的質疑,醫師王士豪在臉書上為台灣醫療人員的處境感到悲哀。他計算嚴重燒燙傷的死亡率(%):燒傷面積(%)+ 年齡 + 17*(插管1、無插管0)。他估算,李珮筠的死亡率為:90+20+17=127%。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臉書上也有留言,「妳的女兒死掉,可以體會妳真的很心痛,但是這個傷害,是第一線醫護人員所造成的嗎?」;「妳有看見政府放任醫療系統的崩壞,醫護人員的大量流失,而無法負荷這樣的災難醫療照護。」

========================================
唉發生這種重大意外,混亂是一定的.就不要再怪機制了,畢竟這國家機制在任何部份都是失靈的也不是一二天的事了.
這時再打擊醫護體系,真的未來不會更好
2015-06-30 8:52 發佈

chudwu wrote:
唉發生這種重大意外,混亂是一定的.就不要再怪機制了,畢竟這國家機制在任何部份都是失靈的也不是一二天的事了.
這時再打擊醫護體系,真的未來不會更好


平時就已經把醫護人力壓榨到極限,

出了事再來怪醫護人力?
其實失去親人的
當下發洩情緒是必須的
身為醫療人員
你的辛苦大家絕對看的到
但有必要跟人家那麼計較這一兩句話嗎
就算真的要追究是否有疏失
也是由第三單位來做鑑定
不是你也不是家屬來裁決,擔心甚麼?

也許過幾天等心情平靜後
那些說過的家屬也會自己感到愧疚

每次有這種意外
就有家屬會責怪救護人員
然後又會有救護人員跳出來喊冤
這樣類似事件不斷發生

我最後還是要說
失去親人的痛
才是最痛的
人家壓力總需要管道抒發出來
身為醫療救護人員
有時候也兼當心靈管理師其實也是一種行善


真的很棒棒
台灣近年社會風氣偏向出事以後就是社會要負責
政府要負責,國家要負責,
誰去碰誰就要負責,第一線救護最慘,再來醫療
然後一層一層往外擴,社會成本就這樣被耗光
專業醫護人員會知道幾%得燒傷面積可能難以救回

至於痛失至親,悲慟難平又突然被媒體訪問...

情急之下說了一些話...在所難免.....

外傷的gold principle:受傷當時的嚴重度決定其prognosis.

醫師是人不是神,只能盡力而為.

阿姆豆好棒棒 wrote:
其實失去親人的當下...(恕刪)


那就等著看吧 打擊的醫療人員士氣是已經造成了
chudwu wrote:
我女兒死得太冤枉」...(恕刪)


我是同情她

只是發生這樣的事情
鏡頭前怎麼不怪主辦單位?怎麼不怪八仙樂園? 怎麼只怪醫療單位?
還說一直送錯醫院??那第一時間救治她女兒的醫院就該被貶成這樣嗎?
家屬有情緒? 那醫護人員面對突然大量傷患都沒有壓力? 醫護人員活該當垃圾桶?
又來了
不管發生啥事,怎麼發生的
最後一定是扯到救援單位的疏失
總之就是東扯西扯看能不能多拿一些賠償金

是該同情,但冤有頭債有主,要找對人啊

阿姆豆好棒棒 wrote:
我最後還是要說
失去親人的痛
才是最痛的
人家壓力總需要管道抒發出來
身為醫療救護人員
有時候也兼當心靈管理師其實也是一種行善(恕刪)


工作都忙不過來了

還被硬戴上行善的大帽子

難怪醫護死的死逃的逃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