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vs.風險…身分證一卡通 丟了全都露?
2015-05-11 02:54:51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內政部計畫將身分證、駕照、健保卡等證件都整合在一張卡上並以晶片存取、管理個人資料,看似方便好用,但卻也有身分容易遭冒用,或個資容易「全都露」等潛在問題。台大科技與社會學程計畫主持人高涌泉認為,這是「效率」和「風險」間的拉扯與說服。
身分晶片一卡通,意味著過去寫在證件上的姓名、生日、證件號碼等資料,甚至指紋、虹膜,都能進存入電腦系統和卡片晶片中。在台灣看病要健保卡、開車要駕照,辦手機則要雙證件,若未來這些「合體」為一卡,若忘了帶身分證出門,是否什麼事都辦不了?
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莊庭瑞則擔心「雞蛋全放一籃子」的問題,萬一身分證遭人撿走,身分恐更容易遭人冒用。他也好奇,未來是否所有行政機關,都可掌握、存取民眾的所有資料。例如健保署不再只有民眾病歷資料,也有所得稅資料等,並做其主管業務外使用,「根據現有個資法,政府不能將民眾資料作為特定目的外使用,若這方面沒善加規範,恐有個資問題。」
在行政院服務的資深網路工程師王景弘則認為,只要將證件的「服務識別」和「身分識別」功能分開,就不致有太大問題。他解釋,服務識別是證件主要的功能,例如駕照是證明民眾有資格可以開車;但有貼照片的證件,是為身分識別用,例如辦手機門號要出示「雙證件」,才夠保險。
王景弘說,若不同的證件在「身分識別」目的上,都只有「確認是你本人」的單一目的,那多發幾張「一卡通身分證」給民眾備用就行了,不用怕忘記帶造成的問題;且沒帶身分證也可用別的方式識別,如LINE或email認證時,用手機簡訊、回答安全問題來確認身分。
至於擔心一卡通身分證遺失容易遭冒用,王景弘說,只要做到讓一卡通是「不帶資料的鑰匙」即可,意即卡片本身不保存民眾身家資料,只能識別身分,如雖有健保卡的證明功能,但晶片內不存病歷資料,則一卡通就像一張空白的門禁卡,掉了被人撿到,對方也不知道可以開哪家、哪扇門。
高涌泉說,未來的晶片身分證若可用來線上投票,好處是可能十分鐘就能得出開票結果,但系統要怎麼設計,才能確保選民投票給甲,但開票出來的結果不會遭有心人士從系統端控制、竄改變成乙,政府必須說有足夠的技術與說服力。
晶片身分證「智慧一卡通」 106年上路
駕照+健保卡+悠遊卡 將是全球最無敵
------------------------------------
要不要順便內建金融卡, 信用卡.
不止是全國統一, 還全世界的銀行, 全世界的信用卡.都統一內建在我們的身分證內.
只要破解晶片, 什麼都拿得到
只要破解晶片, 什麼都拿得到
只要破解晶片, 什麼都拿得到
晶片身分證 = 駕照+健保卡+悠遊卡 將是全球最無敵 , 你同意嗎?
戶政或政治還是在同一張
跟錢有關就不要加入
每搭一次捷運那起來用就增加遺失機率
自由時報
2015-05-11 10:17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媒體報導,內政部規劃106年誕生首張「晶片身分證」,未來身分證將是「智慧一卡通」,整合報稅、駕行照、健保卡看病、搭捷運、電子投票等功能。內政部次長陳純敬今受訪表示,這篇報導「報得太快了」,目前僅是初步想法,因牽涉資安等問題,還沒成熟前不會 貿然執行。內政部戶政司長張琬宜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4年內不可能上路。
陳純敬表示,初步會朝身分證和駕照、健保卡整合來溝通協調,不過,身分證和駕照、健保卡即使整合也不是晶片卡插進讀卡機所有資訊都會被看見,不同機關能接觸的是不同資料,且為維護資安,整個系統資料庫仍會採封閉性系統。他說,將派同仁去愛沙尼亞考察,該國已有蠻完整的身分證晶片卡系統使用。至於相關預算、建置時程,陳純敬都表示還無法說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