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市長好棒啊,把龍燈招來台南蓋新廠。
台南鄉親為什麼要抗議呢 ?
====================================
F-龍燈砸下10億蓋新廠 2年內完成 打造百億產值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2012-09-28 12:35
國內首檔農業生技股龍燈環球科技(F-龍燈)(4141-TW),今(28)日宣布砸下10億元,與經濟部濟部簽下投資大台南研發生產基地的投資意向書,董事長羅昌庚樂觀表示,公司響應政府回台投資,並選定大台南地區,增加當地就業機會,新廠預計2年後完成,未來將持續根留台灣,投入大量資源,佈局全球營運。
羅昌庚表示,台南前任市長蘇煥智曾經親訪龍燈大陸昆山廠,對公司嚴謹、縝密的生廠作業流程及花園般的國際規格的工廠及研發中心印象深刻,而與現任台南市長賴清德更是一見如故,因兩人都俱有醫學西藥背景,龍燈不斷創新研發的經營精神和理念是企業成長的軸心,龍燈的成功更是台南之光,因此多次極力邀請能在大台南投資興建研發中心,讓研發創新人才能根留台南,造福鄉親,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而在賴清德市長努力不懈的招商下,讓龍燈感動,毅然決定投資大台南,回饋鄉親。
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引發恐慌的龍燈化工,老闆羅昌庚其實是道地台南人,近年來在中國做到最大的農藥工廠,規模也是全球前8大。不過2006年,龍燈曾經爆發「農藥門」,租廠房開黑工廠,違法生產劇毒農藥,讓這次的「鮭魚返鄉」引發「鯊魚返鄉」的質疑。
龍燈曾爆"黑工廠" 生產劇毒農藥
村民直言:「死了很多人,癌症、上呼吸道(支氣管)。我們村31戶,28戶人都得癌。」湖南小村莊,居然高達9成居民罹患癌症,4年來就死了54個人,居民因重病喉嚨開刀留下的洞口怵目驚心,禍首就是對面的農藥化工廠。
大陸網友統計,在大陸至少有247個類似這樣的「癌症村」,又以河南、江蘇密度最高。而這次引發恐慌的龍燈公司,在大陸的總部就是位於江蘇,老闆羅昌庚是在地台南人。
龍燈協理金保華表示:「因為羅家在台南,算是很早期就在西藥領域。中國成功之後,才跨足到中南美洲、跨足到歐洲。」
生意跨足全球,羅昌庚有數十億身價,作農藥起家,龍燈是全球前8大農藥公司,2012年回台灣掛牌,一舉成為農藥股王,更是大陸最大的農藥廠。網路瘋傳,2006年,公司高幹檢舉龍燈涉嫌「農藥門」開黑工廠的新聞,違法生產劇毒農藥。
.....略
應該又一個實例.........一些 "職業抗爭者" 有沒有遇到對的顏色就轉彎了...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ryuse wrote:
龍燈/下一個癌症村?...(恕刪)
農藥門事件很可能是假的.
《苏州惊现“农药门”外企开起“黑工厂”》之真相
李 传
日前,记者随意浏览网页,看到了一位名为石川的博主写的《苏州惊现“农药门”外企开起“黑工厂”》一文,深感震惊。出于职业的敏感和责任,以及曾经采访过文中所述企业的经历,记者对此事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静下心来写下此文,以正视听。
引子:一年前的采访见闻
去夏的一天,记者跟随昆山市农业执法大队负责人来到位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检测在执法过程中查处的蔬菜农药残留成份。
记者了解到,江苏龙灯的农药分析检测技术国内领先,拥有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一名,每年还参与农药国家标准审核和修订,至今已参与起草并发布的农药国家标准共计22项。江苏龙灯自2000年落户昆山后,一直致力于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户,并与农林部门合作密切,因此,农业执法大队也经常借助该企业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完成了诸多重要的农药检测分析工作。
记者看到,在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条路叫龙灯路,这条路因为江苏龙灯公司而得名。其实,在昆山有很多以一家企业的名字命名的道路,这体现了昆山对企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以及这座城市亲商、富商、安商的发展理念,尤其对于来昆的外资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江苏龙灯年年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昆山市的纳税大户之一,同时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在资金、政策和服务等方面的大力扶持。
走进江苏龙灯,处处可以感受到这家企业浓郁的文化氛围。记者看到,江苏龙灯拥有标准厂房、漂亮的办公楼,建筑规范、有特色,企业环境优美。走进办公楼及生产厂房,记者看到那里管理规范、严格,多项管理制度张贴在办公楼的显眼处、走道,供员工了解、遵守。厂房里有先进的流水线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忙碌的工作人员个个面带微笑,着装正式规范。无论从大的方面,还是小的细节,江苏龙灯都体现了一家大企业所能够展现的优秀特点。
声音: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
9月16日,苏州火车站,一名男子被警方带走。
“他就是《苏州惊现“农药门”外企开起“黑工厂》一文中提到的所谓“高层”。正是他向博主石川提供了虚假信息,误导人家写出这篇不实的文章。”江苏龙灯某高级主管说。
法律是公正的,该高层主管的伏法,向社会和关心江苏龙灯的人传递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同时,也从侧面揭露了《苏州惊现“农药门”外企开起“黑工厂”》一文中诸多不实的内容,还事件一个明白、一个真相。
“实际上,他并非江苏龙灯的高层,而是前龙灯集团投资的一家公司的高层主管,这是两个概念。” 江苏龙灯这位高级主管告诉记者,多年来,龙灯集团以其雄厚的实力,一直以来在全球农药界非专利产品企业中位居前10名。该集团被国内多个省市所看重,招商引资至当地投资发展。当天在苏州火车站被警方带走的男子其实是龙灯集团在天津投资的一家公司的一名高层。
江苏龙灯这位高级主管随后还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由天津经侦处三支队传来的名为“在逃人员登记信息表”的传真,“表上登记的在逃人员就是刚刚被抓获的这个人。” 江苏龙灯这位高级主管说。表上信息显示,“在逃人员”曾作为天津龙灯公司的高层,在2005年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贷款用于购买个人商品房,而且是房产的所有人。正是因为此事,龙灯集团立即作出决定:辞退这位高层主管。“任何一家制度健全、管理严格、正规经营、敢于责任的企业都无法容留这样的员工。”江苏龙灯这位高级主管表示。后来,天津龙灯公司这位高层因职务犯罪于2010年9月10日被警方通缉。立案单位和主办单位都是天津经侦处三支队。
一个国内外农药界的佼佼者。
【公司简介】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份获政府批准成立,2000年9月正式运作投产,是加拿大龙灯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作物保护产品制造,包括除草剂、杀菌剂、杀虫杀螨剂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占地面积54448平方米,总投资达1188万美元。
江苏龙灯进驻昆山10年来,产品远销国内外,已成为国内外农药界的佼佼者。采访中,江苏龙灯相关人士向记者列举一些数据:江苏龙灯员工人数从投产时的100多人,增加至现有的643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67人,本科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78人。通过这些简单的数据,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科技水平日益提升、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竭力谋求转型升级的形象出现在记者眼前。
“我们公司10年来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靠实力打造出来的。”江苏龙灯这位高级主管说。公司成立以来,致力于用科学的生产技术,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生产行业内技术领先产品和剂型。在自行研发生产的160多个农药产品中农药杀菌剂占30%,有四个杀菌剂产品已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其中,30%多菌灵.戊唑醇悬浮剂和60%多菌灵.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二个杀菌剂产品已获名为<具有杀菌活性的组合物>的国家发明专利。从2004年至今公司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共计七项。近年来,公司70%的农药杀菌剂产品畅销至美国、英国、西班牙、希腊、日本等50多个国家,从刚公布的全球农化非专利制造企业中,龙灯集团已列入世界前十强。
江苏龙灯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同类企业前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最近三四年时间里,江苏龙灯就多次获得各类名誉。2007年,公司两个产品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被评为“先进企业”和昆山市“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公司研发中心还被评为“江苏省科技研发中心”及“国家级公共行业服务检测中心”。2008年,江苏龙灯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所得税优惠政策、登记部刘智忠被评为专利优秀发明人、龙灯杀菌剂产品被评为“苏州市名牌产品”。2009年,江苏龙灯获得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先进企业,得到政府奖励、龙灯杀菌剂产品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公司14位科技人员入围昆山市人民政府人才津贴,连续三年可享受每年22.8万元的津贴、公司郭怡秀女士被授予为2008年度昆山市质量协会“先进个人”称号。今年3月,公司获得2009年度昆山市质量协会先进会员单位称号;6月份,公司40%毒死蜱可湿性粉剂产品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成绩是我们公司一直努力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现,但它只能代表过去,江苏龙灯的未来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公司这位高级主管说。
反驳:还事件一个真相
《苏州惊现“农药门”外企开起“黑工厂”》一文曾经轩然大波,文中诸多带有明显个人攻击色彩的言语更是令人难以理解,甚至极为怀疑作者别有用心。可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笔者采访了江苏龙灯某位高级主管。
1、《苏州惊现“农药门”外企开起“黑工厂”》一文于2009年12月份出现在石川的博客上,而至今网络点击量只有1000多个,其中多数为江苏龙灯内部职工点击浏览的,而且几乎没有人进行评论。这是为什么?一是网民并不关心这个话题,二是文章内容不可信。什么样的内容可信,什么样的内容不可信,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江苏龙灯至今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我们相信在事实面前,这一切会“不攻自破”,网络有言论的自由,况且此文内容自相矛盾,漏洞百出。”江苏龙灯这位高级主管说。
2、文中“黑工厂”一词着实能吸引人眼球,指的是太仓制药厂龙灯医药化工研究所。
记者调查发现,太仓制药厂龙灯医药化工研究所其实并不是“黑工厂”,而是有名有姓的企业机构。据了解,太仓制药厂龙灯医药化工研究所设立于2009年,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成立注册成立的研究所,是太仓制药厂下属的分支机构,太仓制药厂是独立法人。需要注意的一点:该研究所并不是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当年,江苏龙灯因设备调试,生产能力不足,利用该研究所包装小部分产品,“研究所依法应该是进行研发和实验的研究,没有包装生产产品的资格。”江苏龙灯高级主管表示,研究所由于对法律法规的规定细节学习不到位,接受了江苏龙灯的委托进行包装生产,违反了相关法规。事情发生后,该研究所接受了执法部门的处罚,缴纳了罚款,进行了整改,“这就是事件的真相。” 太仓制药厂龙灯医药化工研究所某高级主管说。
3、在石川的文中,“甲磺隆”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并对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查阅相关农药书籍获悉,甲磺隆通称:metsulfuron-methyl,分子式:C14H15N5O6S 毒性:低毒。化学名称: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基-2-基 )脲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甲磺隆农药是低毒除草剂,并不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剧毒”。2006年国家农业部发布671号公告,对甲磺隆等长残效农药在中国的使用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但并没有禁止该产品生产、出口。在中国,土地的使用率高,一般每年都会种2季作物,甲磺隆长残效,如果过度使用会造成对下茬作物的药害(会使农作物停止生长)。所以,农业部对该农药在中国使用做出严格的规定。而在西方国家,一年内土地只种植一季作物,不会存在对下茬作物的危害性,该产品在西方国家不在禁止或限制使用之列。况且龙灯农药为国际著名公司对污染的处理也皆为先进国家水平。
4、据了解,龙灯集团在美国取得了甲磺隆等产品的农药登记,有心人士可以在美国官方EPA网站查询到。美国是世界上农药管理最严格的国家之一,龙灯的制剂能取得美国的登记,是经过反复田间试验和严格审查的,事实证明龙灯制剂研发、技术实力、质量控制不仅能达到美国EPA要求,更能领先同行角逐全球市场。同时龙灯在中国也有合法的登记,从而使龙灯的产品能够在美国以中国产品的形象最终流转到美国用户手中,提升了中国产品的形象。业内人士深知,在国外取得自己公司名下的农药登记证是需要具备足够实力才能做到的,并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所以中国很多公司出口只是代贴标生产或供应原料销售到国外的经销商,再由国外的经销商控制终端市场。
5、江苏龙灯作为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出口和销售相关产品,多年来经营农药全球性的生产销售,具备相关磺隆制剂产品的合法登记和外销资格。江苏龙灯在2007年至2009年3年间,已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各种税高达5000余万元人民币。
6、在中国和美国取得农药登记都是2—3年的事情,并要投入大量资金,基于此特定期限约束,没有人可以趁一时价格的涨跌赚三年后的机会钱。再者,由于甲磺隆在中国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使用量极小,但在生产制造上并无受到限制,故产能释放只能通过产品出口已减少供过于求,过多的产品出口只可能引起产品价格下跌,而不可能产生大涨。“龙灯集团在该产品上做了近10年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以实现为此产品制定的长期战略部署,才能如期于近几年取得世界多国的农药登记;在此基础上,龙灯集团积极寻求稳定的国内货源,并通过其优化的技术力量,与国内合法生产企业联手完成原药加工制剂工作,以保证产品顺利出口销售到国际高端市场。通过有效系统化管理才取得了今天的全球市场骄人的占有率。”江苏龙灯这位高级主管说。“产品的涨跌本与此事无关,但作者制造如此具煽动性的荒谬故事动机何在呢?” 采访中,这位高级主管禁不住问。他表示,一个不足60人的小小的研究所根本没有能力去生产龙灯化学全球性出口这么大吨位的产品。事实上,这与向石川先生提供虚假信息的人虚构的情节差之千里,“又怎能和我们全球出口销售去画上等号?这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们公司的声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