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座熔鹽式太陽能電廠,晚上照樣發電
意大利西西里剛剛宣布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集中太陽能發電 (CSP)的設施, 採用熔鹽作為集熱介質。 由於熔鹽能夠達到非常高的溫度(華氏 1000度以上),可以容納更多的熱量比合成機油用在其他的CSP廠,該廠能夠繼續生產的電力,即使太陽已經下降了。 雖然光伏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從陽光直接發電,CSP的工廠利用鏡子集中陽光,產生高溫,以驅動渦輪機發電。 CSP的植物已經存在多年,但阿基米德廠是第一個實例的設施,利用熔鹽在收集中。
從熔鹽熱是用來燒開水和驅動渦輪機,就像其他化石燃料發電廠。 使用相同的CSP廠蒸汽渦輪機作為一種典型的化石燃料發電廠。 這使得它可以補充現有的CSP發電廠與改造植物或什至改用清潔能源生產技術。 一些現有的CSP廠利用熔鹽儲存,以擴大其運作,但收藏者對石油的依賴作為集熱介質。 這兩個必要傳熱系統(1石油對熔融鹽,以及其他對熔融鹽對蒸汽),其中增加了複雜性並降低了系統的效率。 該系統中使用的鹽,也對環境無害,不像合成油用在其他的CSP系統。
由於熔鹽鞏固在425攝氏度左右時,系統需要保持足夠的熱量,以防止扣押期間時期減少陽光。 該接收器管的阿基米德設施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和減少排放的收集與真空外殼,使系統工作在非常高的溫度要求與熔融鹽。 通過使用較高的溫度下熔融鹽,而不是石油,其中已用於其他CSP的植物,直到此時,該工廠是能夠維持的能力以及在太陽下山後,允許它繼續通過夜間發電。
該阿基米德工廠有能力為5MW的場30000平方米的鏡子和超過3英里的集熱管的熔融鹽。 這項初步的工廠成本約為 6000萬歐元。



YouTube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RkucHl4GgN8
===========================================
簡單說,大家都知道太陽能板的製造過程不環保
製造太陽能板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去提煉出純矽晶片,而提煉純矽晶片消耗的電能
已經超過太陽能板(成品)持續運作20年所能供應的電量
所以太陽能板這種東西根本不實用
這種太陽能電廠的設計,不使用半導體發電,而是直接儲存熱能
再以類似火力發電的技術,高效率的轉換熱能為電能
如果未來太陽能電廠的趨勢是這樣,那台灣的太陽能板廠商是倒定了,根本不用太陽能板
而根據WIKI的資料:http://en.wikipedia.org/wiki/Archimede_solar_power_plant
意大利西西里的阿基米德電廠
佔地3平方英哩,發電量5MW,建造金費6000萬歐元(18億台幣)
台電公司目前有3座核能電廠,共6部機組運轉中,總裝置容量為5,144MW
如果全換成太陽能
要3000平方英哩(台灣面積3.6萬平方公里約等於1.4萬平方英哩)
花費1.8兆台幣
嗯... 稍微算了一下,其實還是有待加強,但至少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不用太陽能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