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台中彰化未來會合併嗎?


最近常聽到大家在說 台中彰化會合併 是真的嗎?

由於彰化離台中太近,因此就被稱作台中彰化都會區

而台中彰化若合併,人口將達到近400萬人

近年來六都的財劃法問題浮上檯面

常常聽到大家呼喊變回三都(台北 高雄 台中),進而變成全島重新國土重劃

謝長廷先生認為要向新加坡看齊,因此提出《六星計畫》,將臺灣分成六區+離島,共七區
李東昇提出《五市五縣》
呂秀蓮女士提出《四省》
馬英九先生提出《三都十五縣》,但現在卻變成六都?
周錫瑋認為臺灣最多劃分六區

新北市也積極跟宜蘭接洽 希望可以將宜蘭納入新北市區 但目前破局

林懷民先生在建國百年當天提到對臺灣最痛心是臺灣沒有國土規劃政策,今日的《國土計畫法》還不知要多久,才會從立法院催生,而現有的《區域計畫法》也因多年未修訂而處處不合時宜

而胡市長希望可以中彰投共榮,採取中部三縣市的特色,打造中部生活圈

捷運BRT也在計畫延伸到彰化市,

張瑞濱說,彰化至台中市的火車通勤人口密集,每日約21萬人次;未來捷運完工後,彰化的都會生活圈將納入大台中都會區,「未來彰化市發展模式將類似台北縣的土城、三峽地區,交通更完善,可吸引更多工商業發展與經濟活動往彰化市靠攏,自然能增加更多就業機會。」(yahoo新聞)

其實之前就有立委和民代在喊說是否要刪減合併縣市,和廢除鄉鎮市

如台北基隆新北 為北區 也有人說桃園也納入

台中彰化 為中區 也有人說 台中彰化南投

高雄屏東台南 為南區

然後三大都找到自己的特色

如 北區 經濟重心 ; 中區 政治重心 ; 南區 產業重心

也有人希望恢復日治時期的規劃

不知道會不會實現?^^

補充:
其實臺灣的人事費用真的很高,美國調查發現臺灣的人事費用近五成,相較於日本、美國的26、24%,實在是比例偏高,而且年年還在徵公務員,真的該考慮廢除或合併一些區或是鄉鎮市之類的






2013-01-13 0:29 發佈

lin12340000 wrote:
如台北基隆新北 為北區 也有人說桃園也納入

台中彰化 為中區 也有人說 台中彰化南投

高雄屏東台南 為南區

然後三大都找到自己的特色

如 北區 經濟重心 ; 中區 政治重心 ; 南區 產業重心...(恕刪)


好耶
新竹、苗栗、雲林、嘉義、花東一起邊緣化

lin12340000 wrote:
最近常聽到大家在說 ...(恕刪)


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這樣?
應該先照地形重新畫..

北 新北 宜蘭 一區
桃 竹 苗 一區
中 彰 投 一區
雲 嘉 南 一區
高 屏 一區
花 東 一區

在加個 離島區 澎 金 馬(該拿掉的東西該拿掉了..)

看起來整潔多了

不過要改 可能性太低了...

光縣長就要先弄鋽1x個
lin12340000 wrote:
最近常聽到大家在說 ...(恕刪)


台中之前一直推合併的電台老板
現在後悔了!
在連遷都中台灣也不敢吭聲了
以前一天到晚打電話逼政治人物表態
打電話到政府機關查勤照主管問問題!
打中央部會要找部長,院長
自己態度差還說人家傲慢
真是丟臉!

要合併就將台灣切四塊就好!
但想想這些市長以後會聽中央的話嗎?
看看現在這五都!

我比較喜歡改成
台北洲
台中洲
台南府
花東洲
簡化不必要的繁複而不便的公務程序
像當初凍省這樣
愈簡單愈好
poorman6977 wrote:
應該先照地形重新畫....(恕刪)

你的看法與日本時代的台灣總督府幾乎相同,
經過多次行政區劃調整,
變來變去差很大,
最後就變成跟你說的幾乎一樣,
最後這一次的規劃是實行時間最長與最穩定的區劃,
直到日本戰敗離開台灣


也跟現在內政部長李鴻源說的幾乎一致:
內政部部長李鴻源認為臺灣的縣和市劃分得太小,地方政府人力、能力普遍不足,導致縣市政府根本沒有能力解決該解決的問題。他指出目前地方制度設計的思維很怪,以為臺灣是個大國,所以才會分那麼多縣市,讓地方資源、人力都分散了,而中央和地方的人力、資源又重疊,他主張應該以五都為核心,合併周邊縣市,提升地方政府的規模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步規劃,將現有的五都直轄市,再和周邊縣市整併成六個直轄市,劃分成北基宜市、桃竹苗市、中彰投市、雲嘉南市、高屏澎湖市、花東市

也類似於謝長廷所規劃的六星計畫,
每一區弄成相當於新加坡的土地大小與人口規模,(六星)
其實都是很類似的構想,
讓規劃的每一區都有差不太多的人口與土地,
各區有個核心均衡發展,
避免少數都市太壅擠,
花太多金錢在解決交通問題,城市服務機能追不上人口成長速度的問題...
也避免鄉村人口流失老化造成的嚴重問題

各區都比較有足夠財力與人力解決問題,
現在人力財力都太小,
有的區域有錢沒地,
有的區域有地沒錢,
如果可以在同一區調配一下就可以比較方便辦到,
不然像現在光北北基戶籍人口就幾乎快七百萬人,
還沒算入其他地方到台北工作卻沒有入籍的遊子,
都快要佔台灣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了,
但人口過度集中台北是不好的,
資源也過度集中,
有錢的拼命亂花,(人行道地磚新蓋好兩年又挖掉換新的,錢太多)
沒錢的卻苦哈哈,

如果只分北中南東四區,
光台北到苗栗人口總和就超過1050萬人,(北區)
嘉義到屏東約630萬,(南區)
台中到雲林約520萬,(中區,暫時把雲林算中區好了,雖然都只說中彰投)
彼此之間的差距應該還是太大了,(如果雲林歸南部差距更大)
光南區的總人口就快比中區多出將近一個彰化縣的人口,
雲林若歸南部,南部有700萬,中部有450萬,
南區就比中區多出將近一整個台中市,
更不要說跟北區比的差距更大,
財政分配變得很不好弄啊,
三都的配置還是會有很大的問題,
如果只算小區域的三都,
其他少人口縣市形同被放棄,(現在的六都就是形同放棄其他縣市,這些縣市是次等人嗎)
這在政治上效應很不好,
給人的感覺形同除了台北市之外的縣市都被放棄的那種不好感受.

poorman6977 wrote:
北 新北 宜蘭 一區
桃 竹 苗 一區
中 彰 投 一區
雲 嘉 南 一區
高 屏 一區
花 東 一區

在加個 離島區 澎 金 馬(該拿掉的東西該拿掉了..)


基隆市哭了
沒有推不倒的女人,只有推不倒的價錢
所以呢??
彰化併入後胡小強又要在硬坳參選第一屆的中彰市市長嗎???
非人民之福
受夠了現在的市府團隊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氣象報導,是這樣分的
北部-北北基和桃竹苗
中部-中彰投和雲嘉
南部-南高屏
然後就是離島和東部

這樣分很奇怪,但是氣象報導都是這樣報
如果行政區也這樣分那更怪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