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對hTC並沒有多少的感受,雖然他曾是智慧型手機一時的霸主,雖然它的股價曾經破千,但我還是沒有買過他的手機,不是我不挺,而是當時候我用不到。
台灣長久以來的政治對立,藍綠鬥爭,造成很多事件,尤其新聞或是政論節目的名嘴,只要是對方陣營提出來的事,就反對到底,完全的反對。
雖然有這種現象也不意外,電視台各有各的政治立場,名嘴要搶各陣營的粉絲,這樣收視率才會提升,但是卻苦了社會大眾,長期的生活在政治惡性鬥爭的環境中,只要關係到政治,即刻分邊。
這次從官員口中講出來挺hTC,果然造成了社會的波動,新聞界的連載,是好是壞個人不曉得,但卻把一個商業品牌帶入了政治鬥爭的領域當中
王雪紅:hTC是中國人的品牌
看似沒錯的話,卻也挑起了台灣人政治敏感的神經,不管王雪紅是否無意或是故意講這句話,在新聞媒體裡,一樣造就了不小的海浪,名嘴成了推波助瀾的幫手,把這句話改變成了hTC=中國的品牌
“中國人”的迷思
我的歷史不好,但在我小學的時候稱自己是中國人,長大後唱過軍歌,當兵也都有唱過我是中國人的詞,當時中華民國的英文為ROC,可是後來大陸施壓打壓,雖然我們沒有改變自己的國號,還是中華民國,但是英文被強迫改變成了Taiwan,國際社會上,我們只能稱我們是台灣,不再可以說ROC或中華民國了,剛結束的奧運就是一個非常明眼的例子,我們只能稱自己中華台北,只能使用中華奧會旗幟不可使用國旗。
社會的演變,當初稱自己是中國人也慢慢地改變,恐共派的人更是把中國人與中國大陸畫上了等號,或許台灣人以後連說自己是中華民族、出國在國外的同胞稱為華人都不行了。
三星的巨大
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韓國五千萬人口,論市場,韓國市場扎扎實實大了台灣一倍多,論國情,韓國人允許自己的政府重點扶植私人公司外加其他法律配套,而反觀台灣,政府無法仿效韓國,三星就是在這個環境下吸著韓國市場的營養長大,韓國人韓國政府撐著三星,造就了三星的巨大。
或許台灣不了解,三星在韓國的重要性,但如果你生活在韓國,每天並定會接觸與三星有關的產品,不管食衣住行育樂,都有相關的子公司孫公司,聽起來很恐怖,但確實是如此。
三星吸著韓國市場的營養長大,但三星的產品是否在韓國內就賣的比國外便宜?是否像日本一樣,把最好的貨品留在韓國賣?這個答案是不一定,畢竟三星是商業公司,一切以營利為重。反觀台灣,民族性的不同,國家政策的不同,市場大小不同,造成了hTC與三星此消彼長的狀況。
台灣人一向自由,早期買電視,有錢的人買SONY,想要便宜的買大同,對於國際大品牌的接受度高,購買力也強,但這也對自家國產品造成了一些影響,不管國產品品質是不是比國際品牌好,重要的一點就要有本事賣的便宜,這也造成了後來工廠外移cost down成本的原因之一,甚至於有很多優秀的工廠只接國外訂單,或為國外品牌代工,為自己公司、工廠找生路,尤其手機市場,變化萬千,自從易利信易主後,手機市場更是加速變化,這幾年Nokia從龍頭變從頭,也可以應證,手機市場變化迅速。
hTC是否值得扶植,政府是否要出手,這對我來說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別讓愛台灣這句話淪為口號,也別讓這句話成為台商保護傘,錯的確實要改,但沒必要向打落水狗一樣,批到一文不值,你不爽可以不買,更不用勉強支持,把單一事件擴大解讀實在沒必要,但對的請盡量支持。
台灣品牌的能見度提高,更可以加速國際社會對台灣的了解與支持,也相對打擊大陸中共,一邊一國是現在的現實即使大陸不承認,而一個中國可以承認的是中華民國,絕對不會是共產的人名共和國,即使中共不承認那也是他們自己認定的問題。對自己人有信心,出國和友人和夥伴介紹自己是台灣人,是中華民國的國民。
台灣的品牌之路艱辛,內銷市場小,外銷又要逢迎拍馬,迎合當地人口味,能經營到全球前五排名更不容易,更況且是MIT的產地,更是少之又少,能的話,掌聲多點,支持多點,建議多點,少些批評,我想台灣品牌因該可以更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