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企業家與台式遊牧小攤商的差別

韓國企業家的氣度,不是台灣這種只光懂得鑽營政商關係,只會像游牧民那樣, 不斷到處尋找低人工成本綠洲而無法累積發展高端文明的經商方式,所能比擬的,
台灣遊牧小攤商跟韓國企業家相比喔, 就像遊牧部落跟高階農業社會文明相比, xx比大腿而已啦!

==============================================================
擊劍-槍-射箭金牌背後的“肥料”

AUGUST 06, 2012 05:59 金勇錫 ( nex@donga.com mint4a@donga.com)

SK集團會長崔太元5日飛往英國倫敦,為韓國手球國家隊加油。他說“我將等到12日決賽結束再回國。”

崔會長計畫看完韓國對瑞典,以及餘下所有女子手球賽事後回國。

顯然,崔會長堅信韓國國家隊將戰到決勝局。

SK集團官員說,“崔會長在國內時,不僅認真觀看每一局比賽,而且給當地打電話助威。他甚至親自為韓國手球國家隊訂晚餐。”


韓國國家隊在射箭,擊劍等“非人氣”的項目中贏得金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績。這使一貫在“幕後”默默支持這些項目的大型企業備受矚目。韓國國內主要集團在幕後默默支持了田徑、射擊、射箭等“非人氣專案”,每年投資近數億韓元,為韓國提供了成為體育強國的“肥料”。

這些被“投資”的選手也不負眾望,韓國射箭代表隊在此次奧運會就將三枚金牌(共4枚)收入囊中。這與一直以來(27年)在幕後默默支援射箭隊的現代汽車集團有無法推脫的關係。1985年至1997年,韓國射箭協會的會長由鄭夢九會長(連任四屆)、其後由其子鄭議軒副會長擔任。至此,現代汽車已為射箭隊投資了約300億韓元。

SK telecom“支援”韓國男子佩劍隊,使後者共獲得六枚獎牌。SK telecom自2003年為佩劍隊投資4億~6億韓元,且其名譽主席孫吉勝擔任協會會長後,將其“支援金”增加至12億韓元。


三星集團擔任田徑、摔跤、陸冰等三個項目的主席(名譽主席),並且支援田徑、乒乓球、摔跤、羽毛球、跆拳道網球、橄欖球等非人氣項目。三星電子李健熙會長和三星工程金在熱社長一同訪問倫敦,為選手助威。

此外,韓華集團支援設計和騎馬近10億~11億韓元,而且努力推進射擊平民化進程。浦項支援體操協會,運營體操選手團隊。

韓進集團會長趙陽浩曾於2008年擔任乒乓球協會會長後,每年為其支援10億韓元。此前有消息稱,韓進集團的“預算不足”等問題,接到趙會長的命令後如期進行。在趙會長的支援下,乒乓球協會開始擁有自己的專用訓練場(5月),而且進入世界前20位的選手飛往他國國際大會時,享受公務艙座位。

現代汽車為使選手快速適應當地情況,於7月初在江源原州軍隊建立了類似於奧運標準射箭場“玫瑰板球場”的體育場,為選手提供更加“實際”的培訓環境。
2012-08-08 11:44 發佈
韓國的大企業主要是政府在扶持,這樣的政商關係還能比台灣少嗎?
新聞中韓國的演藝圈自殺了多少人、醜聞又傳出了多少結果好像都不了了之吧!
這些台灣能容許嗎?

韓國企業有他的長處遠見,我們該學習,
但千萬別老是覺得別人的月亮比較圓.
kevinking wrote:
韓國企業有他的長處遠見,我們該學習,
但千萬別老是覺得別人的月亮比較圓....(恕刪)


韓國跟台灣差別的論述,主要在結果論,也就是相比的是兩邊目前呈現的結果,
而在取得結果前的過程中,台韓的政商結構跟清廉指數其實不相上下,
大大所說韓國大企業家與政府間的黑箱作業, 台灣也所在多有,
這就沒有可比性, 所以"結果"才是每一階段可供比較的參數,
而我下的標題企業 vs 攤商重點也在突顯"結果"
大大所說的其實都沒錯,但韓國企業家的氣度以結果論來看,就硬是比台式攤商強太多了,
差異多大? 現代 vs 裕隆應該是一個堪與比擬的例子吧
投資那個根本沒有用
金牌能吃嗎
投資沒錢吃飯的小孩比較有用吧
金牌能吃嗎?
拿了100面有如何?
kevinking wrote:
千萬別老是覺得別人的月亮比較圓.




如果一堆財團已經讓人覺得很難忍受,覺得會有許多不公不義的事出現

那一個超級霹靂大財團真得會比較好嗎?

大部分的報導都是往好的一面去看,很少認真去探討(不過也不能全怪媒體,因為我們國家媒體素質本來就是這樣,主因則是因為國人喜歡把新聞當八點檔看),問題是,除了少數人得到利益以外,一般人幾乎並無雨露均霑的情況..

也就是說,有少數人從"很爽"變成"超級爽"..但是一般人還是死老百姓

然後一堆死老百姓竟然還會幫"超級爽"著想,希望"超級爽"可以變成"宇宙無敵霹靂爽"..

我頓時之間好感動!因為許許多多的死老百姓是非常善解人意的!
就算被賣了,還會替賣他的人著想,擔心自己的賣價不好,希望自己的賣價可以更高,才可以替賣他的人賺更多的錢...

另外,韓國無論如何都很難獨霸亞洲,事實是,雖然韓國有一定的內需市場,但想要頭角崢嶸,必然要有足夠大的內需市場,在國與國的競爭上,有太多國際規則和跨國交易不是韓國能掌握的,能主宰戰場的只有"大國",只要"大國"清理好自己的戰場,任何"非大國"都不過是顆棋子,除非該國光靠賣祖產就得以生存...
否則"非大國"縱然表現再好,那是基於"大國"的容許,只要某天"大國"政策丕變,"非大國"只能被予取予求,理由很簡單,"市場不夠大"....
真正跑跨國交易或做國際契約的一定知道,基本上沒有"國際市場",只有"(大國認許的)國際市場",因為各種國際交易準則都被某些協會或組織把持,其背後都是某些"大國"在撐腰...

講白了,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
沒大國撐腰,總有一天只有靠X的份....

或許韓國目前表面形勢很風光...但...真能長久一直維持下去嗎?
倒是臺灣自己最近實在太瞎了...
我個人認為臺灣根本沒必要一直和韓國比,自己先顧好,時間到了...很多事情自然水到渠成

韓國真得那麼強?臺灣真的那麼弱?
表面數據其實"參考"就好,實質本體才是最重要的

我個人認為就算是遊牧小攤商,如果是德國形態的中小企業體質,整體而言並不會劣於"韓式大企業"..
更何況"韓式大企業"一倒,就是"韓國準備要倒",就一個國家而言,"韓式大企業"這種模式其實很危險...


請問一下 , 閣下是 朝鮮人 嗎??
如果真的那麼心怡 朝鮮文化 的話 , 可以考慮去移民啊~
不過 , 南朝鮮 和 北朝鮮 , 您不要跑錯地方了. 呵呵.



南朝鮮 這個國家 , 我個人是看不太起的啦~
一個以做弊聞名的國家 , 台灣的中小企業經營模式 雖然有不完善的地方 ,
也比不過 朝鮮的以政領商 模式 , 但是也用不著這樣評論吧~


我之前在國外 , 我個人的經驗就是 , 南朝鮮是一個比較愛取巧的民族 ,
動不動就是 反其他國家優點
要不就是把別人好的東西說成自己的
最後, 又怕人家笑 , 把漢城改名首爾
還有到處愛 COPY 別人 (早期)
要不就是當 爪扒子
對了, 更不用說 朝鮮國的演藝圈的黑暗了~

這樣的國家 , 再富強 , 我也不會覺得有何令人羨慕的地方~


以上為個人見解 ~
張安 wrote:
韓國企業家的氣度,不...(恕刪)

我居然會認真了
自刪
這是上個月在維也納看到的一景
整修中的教堂古蹟,外面就掛了一個特大號的S3廣告
想必砸了不少資本贊助....


台灣小本經營雜貨鋪,早晚會被企業化的便利店給吃光市場吧
就剩點湯水了..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