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想法,台灣普遍街道峽小,不利機動
在空礦處又容易成為空中目標,
感覺這種大型坦克在世界各地現代戰爭中好像慢慢處於很尷尬的角色
既然FPV只有10公里內
那我戰車不能放在第一線後的第二線擋預備隊嗎????
泥戰車是防禦還是攻擊,那個爲重
既然是防禦,那就好辦了
你看倒的被大量擊毀的戰車
是攻擊要地,在10km裏面被擊毀的
那你就不要這麼幹
要這麼幹,就叫炮兵配合無線電定位壓制FPV數量
這麼簡單,沒人會。吐血(薑再多都是對牛彈琴)
這組製圖泥看不懂,對啦喊一句無人機多簡單

若FPV無法壓制,就等敵軍戰車比較深入,在第二個步兵防線等他
敵人的步坦合作可以皆有炮擊分離,且步兵速度慢,很難突入很深
收拾完敵人戰車,就改由步炮合擊反擊奪回失地
(好歹這時前線,雙方都無戰車了)

上面就是要 步,坦,炮,合作...........什麼哦都交給無人機,你是窮鬼,還是恐怖組織嗎,我還沒看過先進國家不是如此組織
難怪無腦的呆灣陸軍可以到處拐騙

只要稍微變化一堆人就,什麼,哈.......不懂,無人機,無人機

呆灣,沒救了.............資質低落,史書不看
這麼簡單的常識不知道
跟小粉紅有得拼

其實也是個變體
下面是西方都早已只道的其中之一的鐵律
裝甲預備隊
這圖是取自阿登作戰,盟軍如何反擊德軍同樣的閃電作戰
不是個人杜撰(不想再去找其他圖,拿手邊的書)

---------------------
早期在巴巴洛撒之前
德國的閃擊戰
是靠對手沒有將裝甲單位集中起來當預備隊的問題
來突破
所以一旦單點突破後就能一瀉千里
後來西方都知道如何應對
就是
在廣大的地域用數量衆多的步兵當防線
然後在個防線後面部署裝甲預備隊
這圖,可以看到左邊的盟軍用裝甲部隊擋住德軍
然後下方的盟軍裝甲部隊切斷包圍德軍
因爲只有裝甲部隊可以快速到達攔截點
------------------------
這種戰略在庫斯克也上演過
當時德國聚集精英裝甲部隊(豹式,虎式,象式)進攻
俄國避免裝甲部隊直接硬幹這些新式坦克
就用層層的步兵防線作前線
裝甲部隊在後面當預備隊
德國在進攻這些防線時,對方的步兵壕溝,和炮擊
造成了德軍的步兵被擊退,只能靠戰車繼續
但這些戰車受到步兵的騷擾,損失一些
其中以沒有搭載防禦步兵機槍的象式損失最重
還來還是有不少德國裝甲部隊靠厚重裝甲突破
但俄軍就調來裝甲部隊來反擊這些突破者
------------------------
上面的例子
也可以用在臺灣
就是當你的前線不適合戰車時,就把他往後調
以步兵連以各個村莊爲中心
往外建立自己的防禦線
步兵連彼此間個不要超過3公里以上
而這些據點部署要縱深要數公里
當這些步兵守不住時
敵人會逐步推進
但你必須要用炮兵將敵人的步,坦分離
猛烈的短暫炮擊,會造成步兵在一般地形上傷亡大增
若敵人還執意強攻,就必須捨棄步兵,減少了他們集羣的攻擊保衛i能力
坦克可以
1.在後面截擊敵方坦克
擋住坦克就可以收復失土
2.或者如隆美爾,調上部分坦克支援步兵據點
但你要坦克參與接下來的反攻
並不值得,畢竟還有敵方反坦克飛彈
不如留在往後的防禦
所以反擊
用慢速 步兵前進,炮擊,加上便宜的
步兵戰鬥車(可以運兵,可以攻擊,比那105單一功能好太多)
比較合適
其他就不用多說了是把
若你還能建立前線短程防空體系
那更好不是,反正我坦克就在這範圍裏等你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