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程核飛彈條約名存實亡, 美考量協防台灣2019年已退出

中程核飛彈條約名存實亡, 美考量協防台灣2019年已退出

《紐約時報》4日報導,美國當年宣布退出條約時認為,基本上一直是華府片面遵守該條約,
此外,五角大廈當時已對此條約的限制漸感不安,因為相關限制,意味著美國無法在亞洲部署中程飛彈,在中國持續擴張長程武器軍力之際,部署這類飛彈攸關保衛台灣。

紐時去年一份報導指出,美國政府退出該條約,或許反而有益台灣,
因為五角大廈認為,應仰賴輕型、高機動性的武器,而非使用155毫米榴彈砲和坦克等重型武器,
部署更小型飛彈打擊中國護衛艦、驅逐艦和兩棲登陸艦,已足以嚇阻中國,防衛台灣。

包括現已部署在菲律賓的「泰風」(Typhon)系統,便是在美方退出該條約後,才得以部署。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33341
2025-08-05 20:35 發佈
這損敵一百傷己三千吧
各國援助大量155砲彈和坦克給烏克蘭是給心酸的??
重新开始中导军备竞赛的问题在于。

美国确实还有比较丰厚的技术积累。
现在的美国缺的不是技术积累而是工程落实能力。
深层原因是整个美国配套这些武器装备开发制造的中前端产业链大部分成为了消失性商源。
在如今这个金融立国的老美,制造业的空心化是不可逆的。

PS:Typhon那种只能打战斧这类射程算中导但已被俄乌战场证明在现代化防控体系下突防率极低的亚音速巡航导弹的东西。在此处只是个秀存在的……





不要说长期停止开发的中导,就只看持续开发制造的各种项目:


海军方面:
——核动力航母交付一再延宕,福特级2号舰肯尼迪号的计划交付时间再次被推迟到2027年,整个预计工期长达16年,全球只有印度“维克兰特”号可以与之相比。
——两栖攻击舰交付也在持续延宕
——成熟型号伯克III的交付同样反复延期
——连应该最稳妥,受民船业影响最小的SSN建造交付都在推迟
——星座级这种本来基于意大利成熟型号的护卫舰居然也能持续延宕到现在
——至于未来主力舰DDGX则是2028年才完成设计开始建造,至少2032年才开始服役,到时候是否再延宕只有鬼知道。


空军方面:
——F-15EX这款对标J-16的成熟型号迭代战机,9年来的交付速度都从没有超过对手的驱逐舰交付速度,以至于堂堂波音要宣称争取尽快达到2架每个月的交付速度,这和以前的波音/麦道比,仍是龟速……
——F-35在今年将会迎来交付高峰期,但却包含了之前的积压交付数,并且原计划早应该完成测试交付的TR3以及整个Block4升级到现在也是处于延宕并且交付期难以保证的阶段。
——E-7项目生生死死,在当年真正的未来大型预警机项目E-10被取消后,作为唯一的中大型AEW项目,如今需要被空军退将联名上书国会才争取到2025年的继续拨款。
(海军的FA-XX也经历了E-7的惊险沉浮,未来命运还很难说)
——而隶属于空军,用于替代老旧的民兵III的哨兵洲际导弹也是一再延宕,最新的延宕理由居然是新发射井的挖掘建造出现严重困难……这甚至不是纯粹军事技术的问题,而是工程基建能力的问题……
——用于替代AGM-88的AARGM-ER居然在最近被冻结了生产,原因是发射实验失败,此类战术弹的测试数量一般都不会小,因为测试问题就直接冻结生产,只能说明测试暴露的问题大到让军方无法信任当下状态量产的弹是可靠的。
——AGM183A ARRW高超声速项目下马,最近又传出要复活的消息(就是那个用数百万美元把一个22公斤装药的弹头送到1000km以外的入门滑翔体高超)……
——HALO高超声速项目确定下马……


至于说陆军,这年代APS不好好开发测试也不研究坦装加蓬的大国陆军,也就只有美国三等人了……










所以老美退出中导条约,对这方面的格局肯定有影响。

但政治影响很可能大于实力平衡的影响……不是不做,是头脑依然发达但四肢持续萎缩的美国军工复合体很难做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