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砲陣地講求快速移動, 為什麼國軍的教召在迫擊砲演練時, 會建立環狀沙包(三層高度)陣地??實務上迫砲班應該是挑選合適地點快速建立陣地發射後立刻轉移, 不會搞那個沙包, 更不可能搞了環狀沙包陣地後, 駐守在這個點位啊~~
可是迫砲有分小砲、大砲以野戰部隊來說小砲大概就是60或81砲大砲一般都是102砲(聽說還有42砲)60、81可以打了就跑,屬於單兵攜帶武器102比較長比較重,屬於重砲火力支援任務一般需要建構砲陣地,沙包就是自衛措施還有…… 營造“戰地氣息”也很重要以演習來說啦
中華民國陸軍只會石敢當呀,作戰認知還在北伐水準。你看那位210%能當上將軍,那是要多少更高職位的將軍推薦!還能期待什麼?這種堆沙包傳統陣地,只能對付像阿富汗游擊隊這類的散兵游勇。隨便一架無人機就可以把石敢當踹掉單兵榴彈槍一顆空爆榴彈,也可以整鍋端。整個演習,我看最大收穫,展示國軍多麽的思想幼稚,訓練空洞。
Snoopy wrote:你看那位210%能當上將軍,那是要多少更高職位的將軍推薦! 那要怎麼解釋爲什麼美軍要用兩枚以上愛國者飛彈攔擊一枚彈道飛彈人家就數學跟你一樣不好啊很多人還是過的好好不然你認爲怎麼該解釋,這種數學問題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在戰事前延短兵交接要...(恕刪) 根據鄉民說的,要堆沙包。這車怎麼沒有堆。另外,砲彈掉出來.....那車載的人員,不是必死無疑。堆沙包的陣地,逃生不及。真的要堆,應該是堆很大。至少腰部以上。(守方) 不適合移動。如金門看來迫擊砲跟一般火炮。大家還是搞不清。教召那些人。真的實彈打過120迫砲。你們服役的單位。都沒這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