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05山砲

我發現台灣還很多105山砲在使用。演習時要拖出去。
陣地轉移時很慢啊!

雲豹難道不能有105改良版山砲嗎?電腦化設計。
2025-07-14 18:19 發佈
只有外島還有少量使用75山砲,其他都是榴砲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只有外島還有少量使用75...(恕刪)

老實說,我也不懂山砲跟榴砲怎麼分。
只知道都要卡車拖。
兩者口徑不同,射程不同,但都強調能同一門砲打出多枚砲彈3-5秒內同時落地的功能,所以電腦射控這些控制和精度是同一等級的

同一級代表差不多要一樣的貴

但M109自走砲射程比120迫擊炮遠多了










john0002 wrote:
Escent...(恕刪)
傳統120 迫砲也很老了。傳統...


一般步兵單位都會有,以前放在兵器連。現在不知道。

缺點,畢竟是精準度不如機械的。光學瞄準/人工


希望台灣不要老是都在屏東 打,也能拉到北部,中部,南部。

可車載/人力搬運。


裝在車上打 會比較好嗎 不過我還是支持給人力搬。畢竟車 不是什麼路都能開上去。

如果要機器化自動....還是跟國外買,不要自己搞了。


傳統是傳統,但是美軍還不是自己有在使用。

我猜國軍不願意給教召的軍人機會啦打實彈。


不是都精實過了嗎,不用這打共匪。只靠M1A2T。

不拉出來打,以後可能裝填都不會。(砲彈 底火,推進火藥)
Xantia_L wrote:
傳統120 迫砲也很...(恕刪)


動員庫有很多臨戰時會拿出來的武器。

這些裝備很多後備軍人以前都玩過,只要花很短的時間,當年的操作技術就回來了。

如果拿太新的裝備,反而要重新學習。
單從口徑上看,山砲和普通榴砲一樣,但山砲在設計時已經考慮到地形使用條件,可以較快的分解為若干個元件,可由騾馬馱運或由人力運送,且砲身緊緻及重量輕,很適合在山地作戰時使用。
中華民國陸軍只有配備過M116式75mm榴砲(部隊都稱75山砲)應已退役,目前國軍所配備的105mm沒有山砲,是拖曳式榴砲。
台灣是防守方,火砲可以預先進入陣地。
國軍自殺無人機是第一線攻擊主力,無人機用完,再進入陣地操作火砲射擊。射完一輪就要丟下火砲人員撤退,不然敵人無人機就殺過來了。


火砲,庫存砲彈在台海戰役還是有角色在。


至於拖曳式火砲當成主要火力,針對敵情機動部署,射完轉移陣地再戰。在無人機滿天飛的台海戰爭,是自殺行為。
砲太大或直昇是垃圾貨這就沒辦法了





105口徑牽引式榴彈砲,目前在台灣應還是主要裝備,而骨董級的75山砲的數量已不多了。以前砲兵部隊下基地訓練時,因75山砲的砲彈庫存太多,無法消化,砲訓中心就要求砲兵部隊到基地時都要換裝訓練,也就是不論原部隊使用任何火炮,都要換成75山砲訓練,藉由訓練時實彈射擊,把庫存過多的彈藥消耗掉。75山砲因砲體較輕,發射砲彈時後座力大,整個砲身都會彈起來,因此在射擊前,都會用沙包壓在砲身上,以免砲彈的彈著失準!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