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年“劍龍級”潛艇,應一次買夠六艘或八艘。
當時計劃買六艘,但是預算不夠只能先買二艘,後來因為對岸施加壓力,不能再買後面的四艘了,這就是當時政府的一個失誤,應該說服陸空軍,在經費上妥協下,一次六艘買夠,這樣才能形成戰鬥力,二艘二戰潛艦也能早點退役。六艘潛艦即便是到了現在也能形成震懾力的。

劍龍級潛艦
2、勇虎坦克性能太差,外購韓國K1坦克最好。
勇虎坦克是M48坦克的改進版,1990年在台灣生產,當時不知道軍方怎麼預想的,會選擇這款戰車,各方面除了射控係統都太落後了,還不如大量購入二手的美國M60坦克,真應該追責勇虎坦克項目的主導人。太不專業了,買二手的M60都比勇虎坦克強。陸軍預算本來都有限,還弄個勇虎坦克這種不倫不類的,實在是太不負責了。1980年代,台灣最合適的選擇就是外購幾百輛韓國K1坦克,當時K1售價只比勇虎貴了100萬美元,完全划算的。然後購買大量美軍退役的M60坦克,並且和以色列談判,讓以色列轉讓 MG253 120毫米滑膛炮技術,那個坦克炮是120毫米口徑,但是大小卻和105毫米坦克炮一樣,很適合M60坦克的改裝,土耳其後來改裝的M60T坦克,效果就很不錯,適合台灣陸軍軍費有限的狀況。

韓國K1坦克,1987年服役,當時韓台還有外交關係。

土耳其用以色列坦克炮改裝的M60坦克,改裝後性能很不錯的,當年在台以斷交前,能搞到以色列的這個坦克炮,那對台灣的國防太有幫助了。
3、2001年,美國批准售台八艘潛艦,國親聯盟竟多次阻擋軍購潛艦,導致8艘潛艦無法來台。
2001年,美國批准售台八艘潛艦。國親聯盟在立法院連續多次杯葛軍購案,導致潛艦一直擱淺,台灣只有二艘潛艦,遠達不成防務要求。不知道為什麼當時國親聯盟那麼做,給台灣國防帶來那麼大的災難,如果當時就通過,那現在那8艘潛艦都已經形成戰斗力了,再加上二艘劍龍級,有很強的戰鬥力。何必等到現在國造第一艘才剛剛海試。
以上就是個人總結的,台灣1980年以來對外軍購的三大失誤,也可以說是三大錯誤,國民黨要付很大責任,希望這樣的失誤不要再發生,否則會對台灣的安全造成重大影響。或者可以這樣說,這三大失誤,尤其是國親聯盟在立法院阻擋潛艦案,已經對台灣安全產生了重大影響。希望國造潛艦盡快服役形成戰鬥力。
喜歡軍備的朋友可以來討論下,看我說的正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