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今(17)日在蘇澳舉行無人船展示活動,在「快奇專案」無人船於8月解密後,軍方將大量採購無人船,並且納入新的國防特別預算之中;據了解,採購數量約500艘上看近1000艘,全案尚未確定,專家預估,總額度可望達300億到500億元。
中科院辦理的無人載具公開展示,在龍德廠區進行,分由碳基科技、雷虎科技、龍德等3家無人船進行動態展示,以及12家廠商進行靜態展示,包括烏克蘭與美國等國家亦派員觀摩,AIT即有近10位人員在現場,但台船、中信等廠商則未參與。
在態度展示部分,碳基副總經理李康嗣介紹指出,碳險家1號採用匿蹤塗料,可以降低90%雷達偵測面積,碳纖維船體打造,以偵蒐型為主,外型相當迷你,電池驅動靜音效果好,船頭可搭載彈藥,也可做為自殺型無人艇。
中科院指出,未來將依據各家展示數據,開發水面無人載具公版控制系統,建立標準化模組,並可搭配巡邏、搜救、環境監測、物流等不同酬載模組,提升無人艇通用性與應用彈性,以達成軍、民通用與快速量產的目標。
針對無人艇未來角色,中科院強調,將持續深化自主航行、智慧決策與AI功能的整合,提升無人艇在複雜海域的環境感知與路徑規劃能力,滿足國軍建軍備戰需求。
此次參與動態展示的民間廠商無人艇性能各具特色,
碳基科技推出的「碳險家一號」僅2公尺長,採用碳纖複材打造,具輕量高強度特性,搭載EO/IR與光達感測器,通訊距離達60公里,具備自主導航、AI辨識與通訊斷線自動返航等功能,適合近岸與河口偵巡任務;
雷虎科技展示的「SeaShark 800」為鋁製高速艇,最大航速超過50節,最大航程600公里,可耐受7級海象、浪高4至5公尺。具備逆中塗層與防彈設計,最大酬載可達1500公斤,支援衛星與資料鏈遠端操控,並強調「電玩式」操作介面,適合快速訓練部署,也在實際展示時衝出50節以上高速成為「最速王」。
龍德造船的「黑潮」無人艇則強調高速穿浪與匿蹤能力,搭載多模態感測器與AI人機整合介面,並支援射頻與低軌雙通訊鏈路,在複雜海況中仍具穩定操控能力,適合執行ISR(情監偵)與打擊任務。現場展示中,黑潮展示了最高44節的速度,加速度與扭力皆十分出色。
哥倫國際所研製的「食人魚9」匿蹤高速無人船,因與友邦客戶簽署保密協議,因此不能公開部份技術,導致臨時取消本次水上展演;
食人魚9 長約9公尺、寬約2尺,航速50節以上, 航程達460公里,有效載重850公斤,軍用版本可攜帶500公斤的高爆彈藥及 350公斤無人機遊蕩彈藥系統。船身採用地雷達截面設計,具備優異的隱匿功能,可用作巡邏偵蒐、港口防禦、自殺攻擊以及忠誠僚機系統。
中科院表示,將持續依據展示成果與國軍需求,推動模組化量產與控制標準化,提升國防自主能力與整體產業競爭力,並在軍民通用領域發揮研發與整合領航角色,深化台灣在全球無人艇產業的戰略地位。
出處:
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4968 )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77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