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無人艇登場! 中科院:若測評通過 明年將大量採購






無人艇登場! 中科院:若測評通過 明年將大量採購


中科院今(17)日在蘇澳舉行無人船展示活動,在「快奇專案」無人船於8月解密後,軍方將大量採購無人船,並且納入新的國防特別預算之中;據了解,採購數量約500艘上看近1000艘,全案尚未確定,專家預估,總額度可望達300億到500億元。

中科院辦理的無人載具公開展示,在龍德廠區進行,分由碳基科技、雷虎科技、龍德等3家無人船進行動態展示,以及12家廠商進行靜態展示,包括烏克蘭與美國等國家亦派員觀摩,AIT即有近10位人員在現場,但台船、中信等廠商則未參與。

在態度展示部分,碳基副總經理李康嗣介紹指出,碳險家1號採用匿蹤塗料,可以降低90%雷達偵測面積,碳纖維船體打造,以偵蒐型為主,外型相當迷你,電池驅動靜音效果好,船頭可搭載彈藥,也可做為自殺型無人艇。

中科院指出,未來將依據各家展示數據,開發水面無人載具公版控制系統,建立標準化模組,並可搭配巡邏、搜救、環境監測、物流等不同酬載模組,提升無人艇通用性與應用彈性,以達成軍、民通用與快速量產的目標。

針對無人艇未來角色,中科院強調,將持續深化自主航行、智慧決策與AI功能的整合,提升無人艇在複雜海域的環境感知與路徑規劃能力,滿足國軍建軍備戰需求。

此次參與動態展示的民間廠商無人艇性能各具特色,

碳基科技推出的「碳險家一號」僅2公尺長,採用碳纖複材打造,具輕量高強度特性,搭載EO/IR與光達感測器,通訊距離達60公里,具備自主導航、AI辨識與通訊斷線自動返航等功能,適合近岸與河口偵巡任務;

雷虎科技展示的「SeaShark 800」為鋁製高速艇,最大航速超過50節,最大航程600公里,可耐受7級海象、浪高4至5公尺。具備逆中塗層與防彈設計,最大酬載可達1500公斤,支援衛星與資料鏈遠端操控,並強調「電玩式」操作介面,適合快速訓練部署,也在實際展示時衝出50節以上高速成為「最速王」。

龍德造船的「黑潮」無人艇則強調高速穿浪與匿蹤能力,搭載多模態感測器與AI人機整合介面,並支援射頻與低軌雙通訊鏈路,在複雜海況中仍具穩定操控能力,適合執行ISR(情監偵)與打擊任務。現場展示中,黑潮展示了最高44節的速度,加速度與扭力皆十分出色。

哥倫國際所研製的「食人魚9」匿蹤高速無人船,因與友邦客戶簽署保密協議,因此不能公開部份技術,導致臨時取消本次水上展演;
食人魚9 長約9公尺、寬約2尺,航速50節以上, 航程達460公里,有效載重850公斤,軍用版本可攜帶500公斤的高爆彈藥及 350公斤無人機遊蕩彈藥系統。船身採用地雷達截面設計,具備優異的隱匿功能,可用作巡邏偵蒐、港口防禦、自殺攻擊以及忠誠僚機系統。

中科院表示,將持續依據展示成果與國軍需求,推動模組化量產與控制標準化,提升國防自主能力與整體產業競爭力,並在軍民通用領域發揮研發與整合領航角色,深化台灣在全球無人艇產業的戰略地位。




出處:
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4968 )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77647
2025-06-18 10:14 發佈
不知道是否能夠夜間攻擊/監視?
還有,其蛇來蛇去的機動能力如何?
希望在遭受攻擊的閃避能力也是 UP UP!

航行距離 250km 若再提升至 350km以上,
各離島大量部屬 (含綠島、蘭嶼與龜山島)

看看那些敵國的艦艇還要不要ㄍㄟ肖。
不就上個月匿跡到迷航那台

20萬匯給海巡了沒?


nt24759 wrote:
雷虎科技展示的「SeaShark 800」為鋁製高速艇
台灣海峽還是適合半潛式 無人艇+水面式無人艇



美國陸戰隊正測試的「海洋幽靈」(Sea Specter)無人水面載具。(圖取自Leidos官網)
涂鉅旻/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美國軍聞網站《國防一號》(Defense One)報導,為因應在印太地區與實力對等國家爆發衝突時的後勤挑戰,美國陸戰隊正測試一款受「毒梟半潛艇」啟發、名為「海洋幽靈」(Sea Specter)的低輪廓無人艇,旨在以隱蔽、分散的方式向太平洋前線島嶼運送關鍵補給。

這項計畫源於美軍的戰略轉變,在未來高強度衝突中,大型運輸機或補給艦這類「高價值目標」極易遭敵方摧毀。開發商吉布斯與考克斯(Gibbs & Cox)工程師坦承,其概念靈感來自毒梟運毒的半潛艇,但強調軍用版是經過精密工程設計的安全載具。

這款被納入「自主低輪廓艦艇」(ALPV)計畫的無人艇,航行時僅有極低輪廓浮出水面,能在搭載5噸物資的情況下,航行約4260公里。其作戰概念是採用「蜂群」戰術,同時派遣數十艘無人艇分散前往多個據點,即使部分被毀,仍能完成補給。目前已有3艘原型艇投入測試,其中一艘已在日本由陸戰隊濱海作戰團驗證。

除了核心的運輸任務,這款無人艇更換感測器後,還能執行通信中繼、偵察巡邏等多重任務,其開放式架構也允許客戶自行加裝軟體。

開發商表示,目前原型艇由木材建造,未來將尋求以更耐用的材料進行量產。海軍陸戰隊預計在2027年正式將此類載具列為採購計畫,屆時「海洋幽靈」將有望成為美軍在印太地區實踐「競逐後勤」概念的關鍵裝備
MBUSA wrote:
不知道是否能夠夜間攻...(恕刪)



實際只是用民用級的SIMRAD 雷達及FLIR非致冷的EO..
加上船身離水面低..
在SEA STATE 1-2, 可以監測範圍都只是2-3海浬
在SEA STATE 3-4,可監測範圍縮減至2海浬以下..
SEA STATE 5以上,只可保船隻安全返航,基本上雷達,EO搖罷到難以取得可用資料..

雖然無人艇面積細,但在對方以高性能雷達,及致冷EO的能力下,
在海況不佳下,浪高2-3米根本完全發揮不到性能..
很大機會在發現對方前,自己已經暴露於對方監控中..

數據好像很好,但只能在風平浪靜的環境下才能有效..
所引數字未有列出在高海況下,衰減的程度有多少..
火藥類台灣民廠沒辦法

這像是能讓民廠能參加的短程反艦飛彈
無人艇(機)最關鍵的是通信技術、這領域台灣恐怕只有民用水平。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火藥類台灣民廠沒辦法...(恕刪)


民間參與軍械研發,可在爆炸艙段預留空間,測試時放置等重配重。

若獲訂單採購,交貨後再由軍方安置彈頭!
六月牛車 wrote:
民間參與軍械研發,可...(恕刪)

如果是發展水上+水下無人,我覺得會比那艘海試的潛艇更實用,原因無他,因為台灣海峽太淺了
shuling0909 wrote:
無人艇(機)最關鍵的...(恕刪)


無人艇(機)民廠得標後,軍規跳頻通訊部分得由軍方負責整合。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