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u27 J11 都30年要退了

時間過的真快

Su27 都快退光了

大陸將再也沒有 俄國進口戰鬥機了

想不到這些su27 延伸機種 數量達到300架之多

2025-01-15 16: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u27 J11 30
oxxx wrote:
時間過的真快Su27...(恕刪)


純進口的老J11和組裝J11A應該很快會退光,少部分可能會轉給空軍飛行學院之類的。
早期批次的J11B如果不做改裝也可能流入飛行學院。

老裝備轉到軍隊院校繼續發光發熱最近是一個潮流。

前幾天看軍事報道,空軍的院校(應該是工程大學防空反導學院)已經在讓學員打早期版本的紅旗9實彈。
oxxx wrote:
時間過的真快
Su27 都快退光了

從米格19,21
一下子跳躍到 SU 27
美國原本協助改進殲八,因六四,又中斷,
反倒來了 SU27,
美國還曾經向中共推銷過 F-16J79
台灣idf,日本15j都還在飛,機體和引擎壽命就是長,俄式引擎壽命就是短那也沒辦法的事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台灣idf,日本15j...(恕刪)


你真是這麽理解的?
F-16都還在呢⋯⋯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台灣idf,...(恕刪)
中國武器不耐用,已經換到99坦克,我不像我們在用m41A3,耐用
hjfrank

M60A3

2025-01-16 1:44
ura0414

幾年前在小金門火燒車M41A3,後來才汰換

2025-01-18 11:37
習維尼70年據說也要退了。
shaupenhauer456

你美爹家的“老登”還有幾天就滾蛋了!你不去送一送嗎?[笑到噴淚]

2025-01-16 13:59
俄羅斯與美國戰機發動機的耐用度差異是由於兩國在設計理念、技術路線、材料科學和生產工藝上的不同所造成的。以下是一些關鍵比較點:

1. 設計理念
俄羅斯:俄羅斯戰機發動機設計通常強調簡單可靠,適應惡劣環境(如寒冷或低維護條件)。這使得它們在耐用性上能承受較高的操作容差,但平均壽命相對較短。
平均大修間隔(TBO,Time Between Overhaul):約1,000-1,500飛行小時。
美國:美國的發動機強調高性能和長壽命,並採用更先進的材料和技術來延長耐用性。
平均大修間隔:3,000-6,000飛行小時,有些甚至更高。
2. 材料科學
俄羅斯:俄羅斯發動機使用較為傳統的材料,這些材料成本相對低廉,但耐用性和高溫性能略遜。
美國:美國採用先進的合金和複合材料,如單晶渦輪葉片(single-crystal turbine blades),能在極高溫度下穩定運行。
3. 生產工藝與技術
俄羅斯:工藝偏向批量化生產和容許一定公差,這樣可以降低成本並加速生產,但精細度和一致性可能不如美國製造。
美國:強調高精度製造和質量控制,發動機的各部件性能更加均衡和穩定。
4. 維修與後勤
俄羅斯:發動機設計便於快速更換和維修,特別適合在前線或資源有限的地區使用,但壽命可能因頻繁維修而受影響。
美國:維修需求較低,但維護成本高,需依賴專業後勤支持。
5. 性能與壽命權衡
俄羅斯發動機通常追求更高的推力重量比(thrust-to-weight ratio),例如AL-31或AL-41系列。這些發動機的極端性能表現非常優秀,但可能會以發動機壽命為代價。而美國發動機(如F110、F135)則在性能與耐久性之間達到更佳平衡。

結論
耐用度:美國戰機發動機的平均壽命和大修間隔明顯優於俄羅斯發動機。
適應性:俄羅斯發動機在嚴苛條件下的實用性更高,維修更簡單。
性能壽命權衡:美國發動機在高性能和長壽命之間找到了更好的平衡。
不同的設計理念反映了兩國在軍事策略和操作環境上的差異。如果重視長期耐用性和高性能,美國發動機是更好的選擇;如果考慮實用性和低成本,俄羅斯發動機則更具吸引力。
JAYOK

我是覺得耐用度上,僅四分之一壽命,卻跟歐美戰機開一樣價錢,東西賣太貴。不如F16便宜耐用,延壽升級後可以用兩個30年,一個甲子。

2025-01-15 19:27
kenyeh99

姦20造價比f35還貴,耐用度更差,外銷乏人問津

2025-01-17 14:16
mangchaocs wrote:
純進口的老J11和組...(恕刪)


目前知道J11B會全數升級到四代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