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現在科技發達武器的殺傷力與精度都大大增加,要完成大規模的登陸,攻方傷亡勢必非常慘重~
但台灣人民不要被老共溫水煮青蛙了~ 老共其實一直沒忘掉要使用武力犯台~老共設計了多款的登陸戰車,其中最有名的ZBD-05兩棲裝甲突擊車簡稱05式突擊戰車,其可以選配105線膛炮,是專門設計來登陸台灣的,運兵時應該會使用配置30mm炮的ZBD-05運兵裝甲車,乘員加載員共可搭載11人,其戰鬥全重:26噸 ; 最大速度:40公里/小時,炮塔兩邊各可外掛有一枚紅箭-73A反坦克飛彈,經統計兩棲裝甲突擊車系列車型約 1500 輛,將為台灣防衛作戰產生一定程度威脅。其主要特點在於其使用了大型前滑行板和水翼型尾滑行板,在水中,05式兩棲步兵戰車可以通過首尾滑行板製造的升力將車身逐步抬離水面,減少航行阻力,達到極高的水上速度。這項性能的提升,有利於海軍陸戰隊在登陸時減少處於敵人火力下的時間。該車使用了兩台噴水推進器,可以在水中輕鬆轉向甚至在水中倒車。
當登陸戰時,台灣於30~50公里的距離規劃的反登陸武器,一定離不開火箭彈與M109 A2/A5自走砲,最近交貨的海馬斯,原本不在台灣想採購的清單內,後來俄烏戰爭排擠到台灣原想採購的40海馬斯門M109A6自走砲,M109A6和M109A5雖然只差一代但其自動化等級差很大,至於說海馬斯更不用說,在俄烏戰場大大出風頭摧毀大量的俄羅斯地面武器,加上其高機動性,大大的規避掉無人機的偵搜,當然台灣這次採購的重點是射程可達300公里的戰術火箭彈~共軍使用登陸船艦於距離岸邊40~50公里時使用ZBD-05兩棲裝甲突擊車登陸的時間點最為可能,此距離ZBD-05兩棲裝甲突擊車約需滑行2個小時可以登陸,此時台灣首先使用的是雷霆2000的MK30、MK45與近年才開發出的K66,最遠射程分別為30公里、45公里與70公里,世界各國對於30~70公里的火箭彈都是趨之若鶩,主要是看上其面的火力輸出,台灣MK30以上等級的火箭彈絕對可以對ZBD-05頂部裝甲形成重大的破壞力,在20~30公里的距離M109 A2/A5也可形成攻擊,但侷限於點的攻擊,只能作為輔助攻擊,台灣將M109A6改為購買海馬斯,就戰術層面而言這個決定是對的,火箭彈的破壞力更優於M109A6尤其是登陸時的海岸戰,而M109A6更好的使用場景是共軍已經登陸後的平原戰或城市戰,因此時的ZBD-05已經分散成更廣大的面,使用M109A6較能針對各個ZBD-05進行更精確的點攻擊。
台灣的M1A2的數量只有百輛,對付這類登岸的突擊戰車其實是使用小型無人機,在20~50公里的海岸距離除了使用榴彈砲和火箭彈外,在近一點距離時(10公里)使用無人機其實是可以對登陸突擊戰車形成很好的獵殺(還是點的獵殺),直到在5公里內時進入拖式或標槍射程也還可以使用自殺無人機來進行空中輔助偵查或攻擊,而M1A2戰車則要進到2公里才有攻擊力,且戰車會因為海浪關係影響炮彈直射的精度,除非海岸有制高點~
M1A2戰車對於已上岸的突擊戰車或在陸地的巷戰及平原戰的近戰是較有火力優勢的~
當距離在5公里內時,是使用拖式飛彈與標槍飛彈的時機,台灣現有約1700枚的TOW 2B Aero RF增程型無線導引拖式飛彈,及約1100枚的標槍飛彈,但有約360枚是2001年採購的老彈了,再加上紅隼(約5000枚)及66火箭彈~由於此類兩棲裝甲突擊車防護較薄弱(正面約只有180~200mm),其實使用紅隼飛彈還是可以擊穿其裝甲,紅隼在400公尺的可擊穿400mm鋼板的防護戰車,但就是射擊有效距離較近只有400公尺,而標槍可以到2500公尺,拖式2B甚至可到3~4公里的射程,而拖式二型B飛彈單價為台幣620萬元,國產紅隼火箭彈,單價僅為10萬元,可以想像因為標槍與拖式的價格昂貴不可能大量購買改採自製的紅隼火箭彈補足數量。而ZBD-05兩棲裝甲突擊車上也可配置二枚的紅箭-73A反坦克飛彈,台灣自製的紅隼火箭彈雖然數量上較多但射程明顯較短,基本上使用到紅隼時應該是已經在打肉搏戰了~
照片分享~
ZBD-05兩棲裝甲突擊車
標槍反坦克飛彈
拖式2B反坦克飛彈
紅隼火箭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