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昨天使用RS-26 Rubezh洲際彈道飛彈(ICBM)攻擊烏克蘭中部的城市Dnipro,據報導多發RS-26子彈頭擊中多數目標,但並沒有重要戰略地點被擊中,反而有民宅等民間建築物被波及。
根據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對媒體的發言,俄羅斯聲稱這些飛彈是「基於RS-26的實驗型彈道飛彈」,故美國政府堅持這些飛彈不是ICBM,而是"IRBM"、也就是中程彈道飛彈。但有鑑於多方拍攝到的影片,這些飛彈來襲時是以多個MIRV*以分散的方式擊中目標,在這次攻擊前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中程彈道飛彈上搭載多個MIRV彈頭的設計,北約給這種「新飛彈」的代號為Oreshnik,但很有可能就只是RS-26飛彈但沒飛那麼遠。
[註] MIRV的全稱為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也就是多重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也就是一般認知核子飛彈頭部裝載的多顆小型彈頭
本次飛彈攻擊的意義
俄羅斯在本次攻擊前先透過「核戰風險規避管道」聯絡了美國,以防美國及北約因為朝向歐洲方向的彈道飛彈發射而直接展開核戰反擊。也就是說,這只是一次針對歐美開放使用ATACMS等援烏武裝攻擊俄羅斯本土的反擊,而且只是一次象徵性的攻擊。畢竟沒攜帶核彈頭的ICBM/IRBM威力可能比攻擊機掛載的鐵炸彈威力還低。俄羅斯在使用IRBM攻擊之餘,實際上也相當擔心北約國家會誤解這次攻擊而展開全面戰爭。
大家也可以看到圖片中的民房連門窗都沒被震碎,代表這些MIRV擊中地面的時候雖然速度極快、但每發爆炸當量相當低,才會引發了火災但根本沒傷到脆弱的窗戶玻璃。
而如果考量RS-26每發飛彈的成本就要4千萬美元,這次對Dnipro的攻擊從影片中可以確認的部分就有六次重返,這次攻擊光是飛彈的成本就是2.4億美元、每發MIRV的成本就是一千萬美元。
如果你要發射這種超級昂貴的煙火炮仗,結果戰果只是讓某些倒楣的烏克蘭人的房屋受損? 就算是家大業大的俄羅斯也只能做做樣子罷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