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來是否需要中程防空飛彈? 自製中程防空飛彈的方向 ?

台灣未來是否需要中程防空飛彈? 自製中程防空飛彈的方向 ?

台灣的中程防空一直沒有彈種及系統負責,雖然由弓二、弓三及標三也可以攔截50公里內的飛型目標,最近關注了一下老共的中長程巡航導彈(長劍10及長劍20,亞音速,射程1500~2000公里),對台灣的大型艦艇與機場或陣地等貴重目標的威脅很大,類似戰斧的貼海飛行與匿蹤能力,台灣的陸基雷達發現時的距離可能都少於30公里了……。
空軍近年採購的三套NASAMS防空系統和123枚的AMRAAM-ER型飛彈,這類彈款主要用於攔截中程的載人飛機、中大型無人機或巡航飛彈,採購訂單中並無揭露台灣購買多少輛的發射車? 以每台可搭載6枚飛彈,估計至少也要採購12台發射車,均分於三個陣地則每個陣地配制4台飛彈發射車,單批次可搭載96枚飛彈。 台灣購買這三套NASAMS防空系統主要還有另一用途即當台灣飛機無法起飛應戰時,剩下的AIM-9與AIM-120還可以給NASAMS的發射車使用,增加台灣空空飛彈的使用率。不知大家對於此類巡航導彈的防空攔截,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由於美國的飛彈都貴三三,估計台灣未來中程防空飛彈的空缺還是會用自製的,未來開發的天劍三增程型是有可能陸射版的射程可達到50公里左右,個人覺得未來中程防空飛彈的發射車可以參考鐵穹系統或愛三系統,這類型瘦短的飛彈每台車至少要能裝到12~20枚,現在單次巡航導彈攻擊估計都會有數百枚,第一次射完還需花半小時以上的備彈吊裝有點緩不濟急了~



台灣未來是否需要中程防空飛彈? 自製中程防空飛彈的方向 ?

台灣未來是否需要中程防空飛彈? 自製中程防空飛彈的方向 ?

台灣未來是否需要中程防空飛彈? 自製中程防空飛彈的方向 ?
2024-11-18 17:33 發佈
以台灣的火箭實力,
台灣造不出中程導彈,
所以不用想了,
而老美因爲中導條約,
中程導彈技術也不怎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