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牽扯到的技術層面太廣, 除了砷化鎵, 氮化鎵還有訊號放大器,軟體等, 中科院基本還是要靠美國技術轉移, 再慢慢自製國產化~以降低成本, 但重要零部件自己其實還摸不透, 或是自製成本太高(因為良率,生產數量少成本高.....), 包括韓國其實軍武主要也是組裝, 大部份如發動機, 引擎, 光學或軟體等也是跟歐美購買, 台灣製造組裝其實也有優勢, 但是當台灣要購買一些軍事上的關鍵零組件時對面的就會靠么~那些軍火廠商就縮了~這也是造成台灣的軍武基本上養不大, 包括IDF自製率也只有48%, 所以像雷達這種技術層次高的軍武, 晶片只算是其中一項關鍵零件吧~
Brian 168 wrote:問一下 EMP炸彈,...(恕刪) 這個太籠統了。EMP炸彈有兩種一種是核爆產生EMP,一種是電磁脈衝,用的是炸彈壓縮磁通量。核爆EMP不用説了,看當量。非核現在老共的號稱35公里直徑。當然,越靠近中心的毀壞程度越高。
bulldog2005 wrote:這個太籠統了。EMP...(恕刪) 戰爭中,破壞永遠比建設容易攻擊永遠比防禦自由換言之,無需針對雷達性能如何?只要剪斷聯絡網,癱瘓通信遮蔽雷達功能短時間。便能夠達到進攻方目的。
bulldog2005 wrote:這個太籠統了。EMP...(恕刪) 你電影看太多嗎?等一下會不會跑出液態金屬人?每次都這樣又是央視又吹牛了吧要抬槓誰不會?中國的電磁脈衝炸彈遙遙領先技術已經可以操控太陽黑子製造電磁風暴脈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