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夜射!意外拍到金屬射流!2024天馬操演


國軍2024「天馬操演」8/26-8/27連2日於屏東枋山靶場實施,除日間操演外
首度實施夜間拖式飛彈射擊演練。
新式拖2B載台(M1167型悍馬車)與M41A7 ITAS發射系統,實彈射擊舊式拖2A飛彈。
搭載新型拖2B飛彈「M41A7 ITAS拖式發射系統」的M1167悍馬車,發射既有的拖式2A飛彈,該系統除可射擊現有各型拖式飛彈外,並整合與改進系統結構,包括手柄式操控模組、雷射紅外線測量距離、系統輔助瞄準目標及自動檢測功能等特性,大幅提升反裝甲部隊接戰及快速反應能力。

相較於舊款,新款發射系統整合日夜間瞄準系統並具備主動雷射,在能見度良好情況下觀測距離可達到10公里,射手可藉由輔助追瞄閘門(track gate)鎖定目標,提高射手穩定度、增加命中率。

舊式裝備在飛彈發射後,射手必須抓緊控制盤穩定飛彈飛行軌跡,新裝備除仍須抓緊,還新增藉由閘門追瞄功能提升命中率,因此訓練時均要求射手一定要開啟輔助追瞄閘門功能。

射手操縱的新式發射器旁也新增防護鋼板,可抵禦7.62公厘以下口徑武器的攻擊,同時強化M1167型悍馬車的車身裝甲,具有良好的防護力。至於訓練時間,張友譯透露,新舊裝備均為1個月,但舊式裝備未來將逐漸汰除。
此次「天馬操演」的「夜間射擊」環節,驗證新式「改進型目標獲得系統(ITAS)」熱顯像及追描能力。
國軍拖式飛彈舊型號為拖2A,採直射方式攻擊,最大射程為3750公尺、初速每秒67公尺、最大速度每秒311公尺、穿甲厚度102.5公分,採半自動導引射擊模式。
國軍新購拖2B新型號,拖2B具「頂攻」能力,採用更先進無線導引,不再受限拖2A的銅線導引,射程可達到4500公尺以上,主要用於攻擊裝甲車輛或碉堡以及反登陸作戰擊毀進犯的登陸艦艇,可強化反登陸、反裝甲本土防禦能力

此次納編陸軍及海軍陸戰隊反裝甲部隊,進行拖式飛彈實彈射擊鑑測,採「以測代訓」方式,磨練官兵立即應處能力及熟練射擊程序,達「戰、訓、測」合一目標。射手遴選部分,舊式裝備以無實彈射擊經驗人員為主,新式裝備則以有實彈經驗者優先。
2024-08-27 20:29 發佈
看影片 , 提前落海時滴一滴冷汗 , 空爆時再滴一滴冷汗 ....

這個距離 , 用 無人機視訊+噴流彈頭 , 成本低很多 , 應可 大量 實彈 操練 .

烏俄之戰 , 很多成功的例子 ; 感覺像槍口抵在目標上射擊 .
eric5825 wrote:
國軍2024「天馬操...(恕刪)
兩光的拖式飛彈射擊部份,是否也報一下
六月牛車

屆壽限飛彈本身就有不確定性,打掉也好,就當銷庫存。

2024-08-28 8:30
LIKE-SEIKO

台灣的武器是兩光,兩光到自己號稱世界第三的軍事強國還不敢動手,哦 奸20,奸35好威風,威風到 我家巷口的小黑都知道老共軍武屬於垃圾級別。

2024-08-29 17:47
leeluke168 wrote:
兩光的拖式飛彈射擊部...(恕刪)


用托式飛彈打海面上目標,這一直以來是國軍將領思維沒有跟上時代潮流的問題,其實從最早操演就問題浮現,托式飛彈不是射後不理飛彈,舊型需要靠飛彈發射後,彈體後的電線跟發射器連結,由射手透過瞄準器持續操作透過電線傳遞控制訊號給飛彈直到命中目標,如果應用在對海上目標,這有兩個缺點,第一,海面環境惡劣,海風及海浪都會讓連接彈體的電線糾纏或短線,造成飛彈失去控制而吃地瓜,這在多次演訓已證實是飛彈失效的問題根源。第二,飛彈飛行速度慢,飛行距離短,海灘上隱蔽不足,飛彈發射後到命中目標時間足夠敵人發現射手位置做反制。所以才有新型托式飛彈改成無線電控制,可是在登陸戰的戰場環境,敵人會用高強度電磁干擾來保護船團,這些飛彈也會失效。所以不同的戰場環境得用不同的武器,對近海反登陸可以研議發展類似或採購以色列的長釘反坦克飛彈,有不同射程,光學自導可射後不理,一台發射車可裝多具發射箱,連續射完就可脫離戰場,這可作為長程反艦飛彈的輔助,攻擊漏網的船團跟水陸兩棲登陸坦克,希望國軍主導建軍的長官們能與時俱進,如果再不堪,也可學烏克蘭改裝無人機炸彈來打登陸艇,前提是運氣好電磁干擾失效這樣作戰構想才能成效。韓國有引進長釘飛彈做為海岸防衛,優點是車載機動力強,迅速趕赴戰場,射擊完立即脫離戰場,由後續守備部隊接收後續戰場。
shuling0909

顧部長定調是人員訓練不足的問題、所以繼續吃你的地瓜吧。[笑到噴淚]

2024-08-29 6:38
shuling0909

吃飽地瓜再賠命、部長妙計安鬼島。[笑到噴淚]

2024-08-29 6:40
有看過網友從側面拍攝的影片..

開版影片中拍攝角度,感覺發射台與海上標靶很近。其實側面拍的影片看的出來,兩邊距離超過一千米以上。

有一枚發射後就墜海..
側拍影片慢動作看,那枚本來平飛的飛彈,就忽然間彈頭朝海面插下去..
我個人從影片預估,那枚墜海飛彈飛彈離發射台約有400米的距離。

我想,如果擔心導引銅線遇水干擾飛彈訊號,是不是發射時,彈道稍微拉高一點,中途再導引下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