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勞 (帛琉) 佩萊利烏島戰役(Battle of Peleliu): 台灣 稱 貝里琉戰役,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工程師們幾個月來一直在重建跑道,清理灌木叢,移除樹木,並確保島上沒有二戰時期戰鬥留下的未爆彈藥。
據美國海軍部歷史與遺產司令部稱,1944年8月至11月間,1500多名美軍和近11000名日軍在佩萊利烏島陣亡,該部門指出,一些日軍藏匿在島上的叢林中,直到二戰結束兩年後才被發現。
在那場戰役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團在島上作戰6天,傷亡率達70%。
近80年後,美國海軍陸戰隊將重建後的着陸跑道命名為“斯萊奇”跑道,以紀念一位參加過佩萊利烏島戰役的老兵一等兵尤金·斯萊奇(Eugene Sledge),他在戰役中擔任迫擊炮手,曾在回憶錄《與老兵在一起:在佩萊利烏島和沖繩》中寫下了這段經歷,HBO的熱門迷你劇《太平洋戰爭》也曾描述過斯萊奇的這段回憶。

一架美國海軍陸戰隊運輸機降落在太平洋佩萊利烏島(Peleliu)二戰時期日軍機場重建的跑道上,這裡曾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的最血腥的戰鬥之一,現在可能成為美國印太戰略中的一個基地選擇。
近年來,地區安全主要集中在對應中國不斷擴大的影響力和軍備身上,五角大樓將其視為“步步緊逼的挑戰”。
為了制衡這一威脅,美國一直在建設部分基礎設施,以便在發生敵對行動時分散飛機等軍事資產,包括在所謂的第二島鏈,這些地方遠離中國,解放軍很難打擊那裡的目標。
美國空軍中校格奧爾格利斯(Grant Georgulis)在五角大樓網站上發布的一篇2022年評論文章中寫道:“由於中國在遠程轟炸機、巡航導彈和戰區彈道導彈方面的軍事能力,第一島鏈,如日本沖繩和美國在菲律賓的基地,既不是一個可生存的,也不是一個可行的作戰地點。
因此,美國應優先考慮中途島、馬里亞納群島、帕勞和馬紹爾群島,以補充已經設防的關島”。
與此同時,在關島和帕勞中間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最西的雅浦島(Yap),美國空軍在其2025財年預算中要求撥款4億美元,用於延長該島的國際機場,也是舊日本軍隊的一個前軍用機場,以便美軍飛機可以使用。
美國已經在第二島鏈的其他地方開展工作,包括恢復北馬里亞納群島天寧島上的北機場,1945年8月,美軍轟炸機從那裡起飛對日本投擲原子彈。
格奧爾格利斯寫道:“美國必須像激光一樣聚焦太平洋地區的空中優勢需求。美國必須重整二戰期間獲得的島嶼,形成由戰略遠征點組成的第二島鏈”。對華盛頓來說,與太平洋島國建立緊密聯繫也被視為阻止北京在該地區擴大影響力的一種方式。
拜登政府已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簽署了雙邊防務協議,並自2023年初起在所羅門群島重新開設了大使館。
美國海軍部長德爾·托羅(Carlos Del Toro)3月份訪問了帕勞首都科羅爾 表示:“我可以向你們保證,美國將繼續致力於帕勞的國家安全”。帕勞總統小惠普斯(Surangel Whipps Jr.)一直批評中方在該地區日益武斷的舉動,包括對台灣。帕勞是少數幾個在外交上承認台北而非北京的國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