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V墜海/事故出現2可疑現象 成空軍未來調查重點
空軍正在調查這次事發原因,出現兩項可疑現象:首先是飛行員持續開啟機上的無線電麥克風,另外也有航空迷拍到飛機的減速板是開啟狀態,加上飛行員資歷尚淺,都是失事調查未來重點。不過就在搜救行動持續時,共機依舊擾台,今天兩度被記錄下廣播驅離聲音。
搶在黃金救援時期,陸海空持續搜索,另外空軍也蒐集資料進行事故調查。當時這架失事的F-16V戰機正準備進行大角度對地炸射演練,飛行員卻長按無線電麥克風不放,加上現場航空迷拍到飛機的減速板開啟,前F-16種子教官認為這不是正常情形。
前F-16種子教官黃維德指出,「這個無線電通話鈕在(操縱桿)最上面,然後另外底下有一個東西叫減速板,看起來它(減速板)是整個全開的,然後又無線電。除非他這個人手是這樣抓著,為什麼手會去這樣抓著?我所接觸的人包含我自己在內,都不可能有做這個動作,因為我不需要去動它。」
另外這次對地炸射科目雖然屬於基礎科目,但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分析這次的飛行員陳奕上尉還算資淺,多種失事原因都有可能性。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說:「又是海天一色,又是大角度投彈。高度不斷的變化,空間不斷的變化當中,造成他很多的負擔。他在單位時間一秒鐘之內,要顧慮到十幾項事情,對一個資淺飛行員來講是嚴苛了,所以我認為要從複合因素來看它,這不是單一的因素。」
雖然我國發生軍機失事意外,不過中國12日還是派出軍機侵擾我西南空域。張延廷表示,陳奕22個月前上線飛F-16以來,飛行時數為62.2小時,平均一個月不到3小時,反映出因應中國軍機侵擾,我國戰機起飛戒備狀況增加,已經擠壓到空軍訓練能量。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說:「陳上尉他是一個資淺的飛行員,這些飛行教官去到西南空域執行任務了,飛機也到西南空域飛行了。那他就在地面上,所以他那麼長的時間,就飛61個小時(62.2小時)。」
另外這次軍機失事再度引發各界關注,如果F-16V加裝Auto GCAS自動地面防撞系統,是否就能避免這起憾事。空軍表示已向美國採購,預計明年11月起開始安裝。
對於外界關注「空軍應檢討飛行訓練時數」、「飛行員人力不足」及「召回後備飛行員」等情,空軍司令部今(21)日表示,「捍衛領空,舍我其誰」,向為我空軍官兵的基本信念,面對國家嚴峻的區域情勢,本軍以嚴肅的態度,積極應對,從未敢懈怠。對於日前肇生F-16 型機飛安事件,感謝近日各方提供的建言及指正,本部對此虛心接受並深刻檢討,惟部分錯誤訊息恐致外界誤解,特說明如後:
一、陳奕烈士係109年3月18日部訓隊完訓,因應本軍換裝新機,部訓完訓學官進入F-16V 換裝前,須完備語文等前置訓練,陳員完成上述訓練後,實際進入F-16飛行訓練是110年3月,迄今10個月已執行模擬機39架次、飛行術科45架次,F-16V 飛行時數62小時,時程、進度均正常。
二、本軍自民國98年起,參考美軍飛行員換訓F-15、F-16、F-22等主力戰機門檻為220-230 小時,經驗證評估後,逐步修調為250小時,後續將依新機換裝情況,隨時驗證,檢討修訂。
三、有關飛行後備戰士及飛行聘雇教官等建議,本軍現行作法均已採行;另針對F-16型戰機新機隊人力需求,目前已完成各項人力補充規劃,刻正積極採取增加招生員額、調高F-16機隊分發比例及提高人員留營意願等措施,可滿足未來飛行人力需求。 空軍司令部進一步表示,失事原因尚在調查,本部已參酌先進國家訓練模式,秉持務實態度深究歷年飛安事件肇因,就各面向先進行檢討,將持續在戰備執行與飛行安全兼顧原則下,戮力達成各項任務,尚祈國人持續支持本軍建軍備戰,全力捍衛我領空安全。
嘉義空軍基地一架F-16V戰機在訓練炸射課目時墜海,自2016年至今,空軍累計發生9件墜機事件,造成17人死亡、1失蹤。過去2年美國軍機失事8次,7人死亡,台灣空軍規模不能與美軍相提並論,卻發生5次意外,造成12死、1失蹤,事故率明顯偏高,有必要深入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並對症下藥。
年輕飛官訓練時數不足
飛行訓練時數多寡與飛行經驗累積正相關,因此有規定第一線飛行員每個月必須飛行一定的基本時數,以保持手感及操作純熟度,才能發揮一流的戰力,訓練要持之以恆,不可「一天打魚五天曬網」。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陳上尉到隊1年10個月,F-16V戰機總飛行時數竟然只有62小時,平均1個月僅飛行3小時,實在少得可憐。
更嚴重的是,過去新進的年輕飛官在空軍官校及台東志航基地接受訓隊,要累積達到400小時飛行時數,飛行技巧達到一定水準,有相當程度的心理素質及飛行信心後,才能換裝F-16、幻象2000、經國號等主力戰機。但陳上尉僅飛行260小時就換裝F-16V,訓練不夠充分就駕駛先進戰機,獨自面對不可知的高風險,空軍為何「揠苗助長」,立法院應調查並追究政治責任。
近年空軍發生多起墜機事故,造成年輕寶貴生命的折損,飛行菁英的損失對士氣打擊甚大,更影響國軍戰力,事故背後必有原因,國人不可被隆重的祭典而淡化或轉移了問題的焦點,要督促政府找出問題的關鍵,才是釜底抽薪之道。
少子化加上手機普遍長期使用,青年學子視力大受傷害,使合乎飛行體位的年輕人有如鳳毛麟角,而且近年空軍飛安事故頻傳,家長對子女報考空軍官校望之卻步,益發使飛行生招募困難,僅20.5分就可以錄取空軍飛行預備生,空軍官校是三軍官校入學成績最差的,這種幾乎存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將來要去開一流的戰機、要發揮空防戰力,這是不負責任又難以想像的冒險。
另一不難理解的原因是,兩岸關係緊繃已成常態,F-16等主力戰機幾乎每天都要執行攔截任務,自然影響新進人員的訓練進度,使新進飛官的飛行訓練時間大幅縮水。未來當這批年輕飛官成為部隊主力時,卻因訓練時數不夠而技能不足,亦會形成日後的飛安隱憂,不可不察。
空域安全陷入惡性循環
空軍長期缺飛行員亦使「座艙比」偏低,「機比人多」並不是好現象,再加上空軍即將接裝66架自美採購的F-16V新戰機,未來勢必對新進飛行員需才孔急,但飛官招生困難,新進培訓又耗日費時,實在緩不濟急,一定要有周延的替代方案,才能解決目前的燃眉之急。
曾有空軍退役將領建議成立後備飛行大隊,納編體檢及格、曾經通過9個G的離心機嚴格訓練、戰機飛行時數到達1000小時的退役飛官。空軍可從中擇優聘為雇員教官,專責訓練新進人員,以減輕主力機部隊現役飛行員的教學壓力;其餘可給與若干待遇,要求其保持良好健康狀況,並且每個月飛行1至2次模擬機,以保持飛行能力,戰時可形成「即戰力」投入戰場,彌補飛行人力不足,確保空防安全。
兩岸關係不睦,空軍一方面要換裝勇鷹教練機及F-16V戰機,又要應對共機侵擾空域,空勤人員壓力倍增。1995年台海危機時,空軍也同時在換裝三型主力戰機,當時空軍戰力青黃不接更嚴重,但仍能保持一定的應變與反擊能力,國防部應通盤檢討空軍相關制度,找出癥結並認真解決。
與1995年相較,現在大陸海空軍實力更強,對我空域安全的威脅更大,台灣需要強大的空軍方足以自我防衛。但戰機高事故率不但削弱空軍戰力,造成空防漏洞與國安威脅,長期而言,家長將更不樂見子弟投考飛官,飛行員來源不足與素質低落問題將更嚴重,陷入空域安全的惡性循環。
可以預期,今年大陸軍機擾台的頻率與規模都會增加,空軍戰備壓力只會更大,不會減少,空軍戰機高事故率的問題必須正視並解決,絕不容出現空域安全漏洞。國防部應組織專案小組徹底調查,是否有制度殺人的問題,要誠實面對問題,問題才能解決。
很常看到有人在嘴張延廷將軍
可以看看上面的維基百科
看你夠不夠格嘴他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