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首都海防 4道程序把關現破口

陸籍小艇突破北部海防駛抵淡水河口,令外界憂心首都防衛出現破口。據了解,海巡部署於各海岸的雷達站都屬無人雷達站,各站雷達操作手集中於各巡防區作業,發現海上有異常不明目標須向管制官反映,由巡防區啟動目標確認機制,已有標準作業程序,至少有二層查證,並須與海軍交互鑑定,雷操手及管制官的反應是關鍵。

海巡基隆第二巡防區曾演練對海上不明目標處置過程,共有四道程序。

海巡岸際商規雷達於十二浬海域發現無法辨識目標後,雷操手須向管制官報告;管制官隨即下令致電海軍和平島近程雷達交互鑑定目標;若仍無法辨識,由最近目標的海巡雷操手啟動「遠端監視系統」確認目標;若再無法確認,管制官就要下令出動線上巡邏艇前往查察,或動員巡邏站出動巡邏車,趕赴不明目標可能登陸的岸際預先防堵。

面對無法確認的目標,則需要啟動「遠端監視系統」再確認,這是因為海巡署在鼻頭角與宜蘭部署長距離軍規級紅外線熱影像系統,可以辨識六海浬以上的目標。

海巡署於二○一八年陸續在台灣七處、金門三處部署長距離軍規級紅外線熱影像系統,具備雷達與紅外線影像及雷射測距功能,北部目前部署在鼻頭角及宜蘭,淡水河口兩岸或北部桃竹海岸並未部署這項裝備,須聯繫沿岸守望哨以望遠鏡協助確認目標。

海巡署正在新竹、苗栗海岸接裝「環島監控系統」,同樣具備紅外線熱影像功能,但監偵距離為三公里;而因應此次事件,海巡署也將爭取在淡水河口岸際哨點加裝此一能日夜自動偵追辨識海上目標的裝備。

不過,此事件是漁民打一一八專線報案,雷操手才在距岸六浬處發現目標光點,顯示船隻先前疾航在台灣海峽、甚至進入十二浬領海都未被主動偵知;第三巡防區面對這艘陸籍快艇進入十二浬領海的應處是否符合標準程序,必須詳查檢討。



雷操手應該比較關鍵,他是判定是不是A類的首要人員,像這艘快艇,不知道有沒有給他船編判定他A類或D類無害的
2024-06-12 13: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首都海防 程序
小船能用雷達看得見才怪。
問題是雷達性能限制,不是操作手。
台灣漁船本身沒有強制安裝AIS,一堆小影出現,操作員哪裡看得出來它是台灣船/大陸船。
正解是大型無人機滯空偵查。
alanchentw wrote:
小船能用雷達看得見才怪。
問題是雷達性能限制,不是操作手。
台灣漁船本身沒有強制安裝AIS,一堆小影出現,操作員哪裡看得出來它是台灣船/大陸船。
正解是大型無人機滯空偵查。




可以,比這個小的舢舨都(沒有遮陽的)可以,你不要說那種大風大浪的情況下,的確會影響.現在夏季,風浪比較小,要偵測沒有問題....海巡有大小雷達,我沒當過雷操手,只有在教育訓練用過那套系統....
ura0414 wrote:
我沒當過雷操手,只有在教育訓練

代表你沒有實務經驗啊!小船實務上幾海浬內才能掃出來?
台灣漁船絕大多數都沒有裝AIS,甚至連國旗都不插, 你告訴我,如何從雷達上判斷它的國籍?

針對每一個無AIS 船隻做肉眼識別,海巡哪裡有這種人力?
以前在外島,有遇過距岸兩百,船上操閩南語口音的A類...兩個人舢舨,就不大,雷達就是掃出來
還有距岸1K的,明明雷哨回答有,但守望大倍率望遠鏡搭配夜視鏡就是看不太清楚,真的要很有經驗才判斷那艘是船...才能完成監控..所以雷達要掃到是沒有問題,差在判斷他是哪一類,這次出事就是因為不知道是哪一類,如果馬上判定A類,怎麼可能讓它進來
ura0414 wrote:
我的確沒有實務經驗,...(恕刪)

在台灣本島看見小船還會判別是大陸船,那應該是腦筋有問題。
應該是金馬才有大陸小艇入侵問題。你當岸巡在碼頭肉眼看見這隻艇,你會懷疑它是大陸船嗎?
alanchentw wrote:
在台灣本島看見小船還...(恕刪)
所以,我也不否認,這個真的很難判斷他是A類,跟我在外島不同..所以雷操手這部分算他有過錯嗎?我也說不清,但也只能是他了,到場的安檢所機巡算是第二,我想如果當初判斷A類,洋巡應該會開進去淡水河去追
所以船就是有掃到,只是沒辦法判斷...這才是關鍵
alanchentw wrote:
在台灣本島看見小船還...(恕刪)
所以這個海防真的是嚴重空洞....因為沒辦法判斷是否為他的類別..
民間撞船報警,海巡最後才知道。


海巡公然說謊,觸犯刑法214條,鐵飯碗砸破。
要戰術核打擊 用艘快艇就搞定了
真的是太丟臉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