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登載, 反泊地, 反舟波, 反灘岸不同階段適合的火力分配

台灣漢光演習時主要科目之一便是反泊地, 反舟波, 反灘岸
不同階段的火炮射擊, 把所有火炮佈署在灘岸一線,
對來犯共軍艦艇及登陸艇攻擊. 這出於演習的需要,
及表現壯觀的場面自無問題, 但實際上應如何安排
不同階段的火力分配, 可以探討.

台灣現有各種火炮 (不含反艦飛彈):

1. 海馬斯
2. 雷霆2000
3. M109 A2, M109 A5
4. M114 155公釐榴彈砲
5. 105榴彈炮

共軍登陸作戰可分:

1. 部隊登載階段:

此時可用海馬斯戰術飛彈系統(ATACMS)飛彈,
射程達300公里, 如佈署在台灣北部及澎湖, 則北
至浙江溫州, 南至廣東汕頭都在攻擊範圍, 即共軍
73集團軍大致佈署區域. 台灣共購買約84枚,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89711?utm_campaign=MOREPAGE&utm_source=DEF&utm_medium=1

足以重創密集聚集的075, 071等登陸艦艇. 若共軍
因此忌憚, 而將登載地選在更北更南處, 則為台灣
爭取到8到10個小時以上時間, 讓台灣能作更有效
的防備.

2. 泊地及舟波階段

共登陸艦至距岸20公里處, 開始施放兩棲戰車時.
過去演習中常看到把M109 A2等自走炮佈署在灘
頭, 及派攻擊直昇機前去攻擊.

但光共艦艦炮射程便有17至23公里, 另外還可能
有施放的自殺無人機, 遠程火箭彈, 艦載火箭炮,
貼海飛行的武裝直昇機. 把自走炮佈署在灘頭,
姑且不論如此遠距離攻擊命中率有多少, 發射
一輪暴露位置後, 甚至連發射都未發射前, 被共
軍無人機察覺, 就可能遭全部摧毀.

而共艦亦配有射程200公里的紅旗九防空飛彈,
射程70公里的紅旗16防空飛彈, 直昇機若飛去
用射程僅8公里的地獄火飛彈攻擊, 還未發動
攻擊可能已遭擊落.

所以反泊地及反舟波階段實不宜以台灣射程
較短的火炮, 及寶貴的攻擊直昇機進行攻擊.

宜以雷霆2000 子母彈進行攻擊
(如有青雲彈油氣彈更適宜) .

雷霆2000MK30火箭彈彈徑為182公釐,彈重186公斤,
彈長3,900公釐,可定時空炸信管,含8公釐18,300顆鋼
珠高爆彈或者267枚M77雙效(人員/軟性)子母彈,
子彈頭可貫穿8-10公分鋼板,

一海灘若有6門雷霆2000支援, 一門裝27發MK30火箭彈,
一輪便可發射 162發MK30火箭彈, 共43254枚M77子母彈,

登陸艇航行20公里至灘岸約1小時, 雷霆2000發射完轉移陣地
再裝填若需20分鐘, 則可射3輪, 共129762枚M77子母彈.
若命中率以萬分之5計算, 約可擊毀65輛兩棲戰車,
佔一個兩棲合成旅400輛兩棲車輛的1/6

https://indsr.org.tw/uploads/indsr/files/202401/cc6fb460-ff03-465c-bdc6-526f33f52468.pdf

故以雷霆2000擔任便已足夠, 不宜再以其他射程短
或易遭攻擊的自走炮及攻擊直昇機攻擊. 演習時
仍可如此演示以振奮民心, 但實戰時不宜納入規劃.

另亦可知, 未來若再增購50門左右雷霆2000,
可望於反泊地及舟波階段擊殺更多共軍登陸
艇, 可以考慮.

2. 反灘岸階段

此時仍可以雷霆2000 的MK30火箭彈攻擊,

若在灘岸至距灘岸1公里處防線間, 設置大量地雷,
反坦克壕, 反坦克樁等阻絕設施, 遲滯每舟波共軍
30輛左右兩棲車輛約10分鐘, 則可於此10分鐘射一輪
共43254枚M77子母彈, 若命中率為萬分之五, 便可
摧毀22輛兩棲車輛, 約每舟波2/3.

另可以海馬斯GMLRS精準火箭彈攻擊. 精準度
據稱可達2米範圍以內, 若發射3發命中一發, 發射
30發可摧毀剩餘10輛.

台灣共購買864枚GMLRS精準火箭彈, 若每灘頭
要摧毀10舟波, 則約需300發, 10個灘頭共需3000發.
故台灣仍可增購2500至3000發GMLRS精準火箭彈,
以滿足需要.

從以上可知, 共軍登陸作戰, 從裝載, 至泊地, 舟波,
灘岸階段, 台灣用以攻擊的武器可以海馬斯及雷霆
2000為主, 達成主要殺傷.

至於台灣M109A2, M109A5, 攻擊直昇機, M114
及105榴彈砲應用範圍, 則為:

1. M109A2, M109A5佈署於距灘岸18至22公里處,
於共軍每舟波登岸時發射一輪彈幕式覆蓋射擊,
以增加額外殺傷. 發射完一輪立刻轉移陣地, 待下
一舟波登岸時再發射一輪.

2. 攻擊直昇機應避免過早出擊, 至少等共軍支援
登陸作戰的戰機皆被擊退, 或於戰況緊急時, 距
目標8公里遠發射完地獄火飛彈後立即降落隱藏,
以免被各種對空及肩射飛彈擊中. 基本作為戰略
預備隊使用, 不輕易動用.

3. M114 155公釐榴彈砲及105榴彈炮

佈署於距灘岸20公里處. 等到共軍艦隊
炮彈用盡撤離, 再前進至距岸11至14公里
處, 對灘岸殘餘共軍攻擊, 支援最後掃蕩
作戰. 避免在戰鬥初期使用, 以免遭共軍
艦炮轟擊, 被大量摧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1. 對共軍反登陸作戰從運載, 泊地, 舟波,
灘岸各階段, 打擊主力應以海馬斯及雷霆2000
為主.

2. 台灣可考慮增購50套雷霆2000, 約150億
台幣, 以增加截殺率. 因為中共若2027攻台,
台灣現在若增購M109A7, M777, 或捷克DITA
自走炮等, 是否能於2027前交貨, 頗有疑慮.
若再增購50套雷霆2000, 應可於2027年交貨,
立即增加反登陸作戰可恃戰力.

3. 台灣可考慮增購2500枚至3000枚海馬斯
GMLRS精準火箭彈, 約100億台幣. 可將
雷霆2000MK30子母彈未摧毀的每舟波共軍
兩棲車輛全數摧毀.

4. M109A2, M109A5自走炮, 居輔助地位,
每舟波登岸時一輪彈幕射擊便立即轉移.

攻擊直昇機須緊急時再出動, 發射完地獄火
立即降落隱蔽, 可預先於灘岸後方建構簡易
掩體供其躲藏.

M114, 105榴彈炮, 則於最後掃蕩殘敵階段
再出動支援, 避免過早出動遭大量反炮兵火力
摧毀.
台灣軍事防禦討論 https://www.reddit.com/r/taiwan_defense/
2024-03-24 10:15 發佈
如果用氣墊快艇以及直升機登陸呢?
economic

跟他幹嘛浪費時間,登陸前中國會不先把對自己可能有威脅的打掉八成以上怎會發動登陸,人家又不是辦不到

2024-03-24 14:09
ck0217tw

明面上没演练的是催毁土共国邻近台海的军渔港 、空港大型集結運輸場地。

2024-03-24 21: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