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步槍的子彈穿透力在現行戰場上威力不足、國產內紅點瞄準鏡的問題

關於台灣步槍採用的5.56×45mm子彈,其穿透力在現行戰場上威力不足的問題,
我認為可以參考日本"豐和20式突擊步槍"的改進法。
豐和20式突擊步槍採用5.56mm強化彈,在火藥、彈頭上均做了改變,同時也讓20式突擊步槍擁有3種長度的槍管做選擇,
以應對不同的交戰距離,並提升子彈穿透力。
日本透過這種方式大約提升了50%的子彈穿透力,也延長了有效射程。

火藥的能量密度提升, 若槍管不做適度的延長,子彈的槍口初速達不到最佳化,白白浪費火藥的性能。
這也讓子彈的『穿透力、有效射程』的提升範圍嚴重受限,
你們若是行家,便不需要我多做解釋。

若我國目前的火藥技術不足,是否可向日本或美國求助?



為何一流大廠的內紅點瞄準鏡、全息影像瞄準鏡在鏡片形狀上多採用左右拉寬的矩形?
用意是加寬左右索敵的視野、提升轉換射擊目標的速度。

為何是左右? 而非上下?
因為2大原因,
[1]基於人類眼睛的排列方式,對左右方的環境變化較敏感。
[2] 交戰區域的敵人多數在同一個高度平面上。

關於「XTS112式反射式內紅點瞄準鏡」採用圓形鏡片,且鏡片略小的問題,
我認為是有3大原因,
1. 沒有實際戰爭的使用經驗反饋。
2.人因工程方面的知識不足。
3. 沒錢

若"類矩型"的鏡片的製作成本較高,組裝時容易讓鏡片產生應力集中,
或者維修時鏡片的拆卸不易,
那建議加寬現在圓形鏡片的半徑,大約增加30%足矣。

※ 鏡片的應力集中情況若過於嚴重,或鏡片些微變形的情況下,
皆會讓光線偏折,在不同角度下看鏡片,便會發現準心的位置不同。
2024-03-22 12:27 發佈
20式,t91都和美軍m4一樣用16吋長的槍管

m16和台灣65式是20吋長槍管就沒這問題

美軍改善m4方式是採用新的 m855a1子彈

台灣沒聽說有研發新子彈,所以換裝新一代步槍既然射程有加大那應該是採用和65式一樣,20吋長的長槍管
活龍金魔體

戰場上換槍管快還是折疊槍托快?笑死[笑到噴淚]

2024-03-22 15:31
eanck
eanck 樓主

怎麼可能是臨陣換槍管?你覺得我是外行人嗎? 出任務前就要先決定用啥槍管, 或是分配小隊中誰用啥槍管的槍。

2024-03-22 16:51
在美國以類似M16外型,使用其它規格彈藥的槍很多!國軍的防彈衣抗彈性不足,槍還在使用5.56的彈藥,將來不知道能不能打穿共軍的抗彈板。國軍爛到幾乎沒有戰鬥力!這就是國防決策者的擺爛與失職!!

個人覺得國軍往後還是採用美軍的6.8mm槍彈比較靠譜 ,因為新的推進藥提高了膛壓,增加了出速提高穿透力,但子彈沒有比傳統的7.62mm子彈大,可說是保留了小口徑槍彈攜帶量高的優點及消去了射程短、穿透力不足的缺點。
該瞄具系列則主要分有:「XTS112式反射式內紅點瞄準鏡」、「XTS112式近戰瞄準鏡」及「XTS112式步槍雷指器」,問題是不管哪種瞄具何時讓現役與備役槍枝都有一副,每次演習新聞圖片裡,我們槍上描具似乎都沒有,國防主政者到底有無用心在這上面,平常就沒有,當然無法訓練, 也無法作戰。
3c5168 wrote:
該瞄具系列則主要分有...(恕刪)

沒錯, 過去對步兵的較不重視是一問題.
從俄烏戰場可知步兵的重要,
因現在反坦武器太多,
步兵重要性大幅提昇.
要作到所有步兵含備役均
有夜視鏡,光學瞄準鏡.
步兵旅均有足夠50機槍,
40榴彈機槍,火箭彈,迫炮,
成為守備主力.
裝甲部隊在後方作預備隊
及最後掃蕩時用.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